人性化辅食喂养微手册:辅食添加小百科

新浪育儿
喂得聪明,吃得健康
人性化辅食喂养微手册
指导专家/上海市儿童医院营养研究室主任医师、教授 蒋一方
宝宝要开始加辅食了!
这绝对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从“纯奶”到开始“吃饭”,是宝宝迈向成人饮食的重要过渡阶段,对宝宝和妈妈的考验都不小。什么时候开始添加,要加些什么食物,怎样制作比较好,都需要正确的方法和技巧。这门功课要想得高分,还真不那么容易呢,要用功学习才行!妈妈心中明白,喂得聪明,宝宝才能吃得健康。本期专题就请儿童营养专家给妈妈们制作一个简单易行的操作手册。
这里要强调的是,辅食喂养绝不仅仅只是一件充满麻烦和挑战的事情,实际上,它是母乳喂养之外,开启的另一个更高阶段的亲子温情之旅。因为这时宝宝更大了,交流和回馈更多了。就像蒋教授说的,喂养的过程就是爱的传递、交流过程。成功的喂养,不仅能使宝宝获得全面均衡的营养,而且能满足宝宝心理上的需求。
PART1:辅食添加小百科
* 辅食:奶以外的食物和液体
婴儿4~6个月之后,母乳或配方奶的热能或营养素就不能满足宝宝的生长发育需要了,所以必须补充食物。但需要明确的是,1岁以内的宝宝,要以奶类为主,其他食物为辅,这就是我们把1岁内为宝宝添加的食物叫做辅食的原因。
* 开始添加的时间:看喂养方式+宝宝实际需要
什么时候开始给宝宝添加辅食?很多家庭是听老人的,认为越早添加宝宝长得越结实;也有不少妈妈跟着感觉走,大约估摸着加;还有的妈妈特别纠结,生怕早了一天或晚了一天。
宝宝添加辅食的开始时间与喂养方式直接有关。一般来说,纯母乳喂养的婴儿,要满6个月即180天后才开始添加辅食,因为母乳营养好,易为宝宝吸收,且营养能满足宝宝6个月内生长发育的需求。人工喂养或混合喂养的宝宝,满4个月即120天可以开始添加辅食。
过时观点:过去认为纯母乳喂养的婴儿也应该满4个月就添加辅食,理由是4个月大的婴儿已能分泌一定量淀粉酶,可以消化吸收淀粉,但现在主张满6个月添加为宜。
至于确定婴儿开始添加辅食的具体时间,关键点是要从婴儿的实际需要,而不是仅仅根据月龄,一般出现以下情况,就可考虑添加辅食:
看体重 体重已达到出生时体重的2倍,通常为6千克。如出生时体重3.5千克,则要到7千克。早产儿或出生体重2.5千克以下的低体重儿,添加辅助食品时,体重也应达到6千克。
看动作发育 宝宝能扶着坐好,俯卧时抬头挺胸,能用双肘支持重量。
看对吃有兴趣 当小匙触及口唇时,宝宝表现有兴趣,表示出笑容并张口,或有口水流出。相反,如试喂食时,婴儿头或躯体转向另侧,或闭口拒食,则提示可能添加辅食为时过早。
早产儿该何时添加辅食?
早产儿添加辅食的时间点也是4~6个月,但必须以矫正后的月龄来算,而不是从出生后算起。
* 辅食添加“七字”原则
1. 少:少量的加,刚开始只提供半匙,逐渐增加到1~2匙含铁的米粉,像浓的肉汤那样稀薄。因为4月龄宝宝唾液腺和胰腺中的淀粉酶活性并不高,所以一次大量提供就可能导致宝宝食欲减低,甚至影响到喝奶。
2. 一:必须一种一种地加,每尝试一种新的食物需有3~7天的观察,宝宝接受后再换新的食物。如出现过敏现象,比如吐出来(呕吐)、发出来(出疹子)或泻出来(腹泻),就不要再喂了。对怀疑引起过敏的食物要验证,即停服7~10天后再提供少量此种食物,如再发出来就颗验证为此种食物过敏原食物了,就不能再吃了;如没发出来或未出现其它过敏症状,还可吃。
3. 健:宝宝健康时或精神好时可添加新的辅食。有病或精神不佳时勿加。打了防疫针后也不宜加新的食物。一般来说, 宝宝睡眠好、眼睛明亮、活泼好动、食欲良好就意味着宝宝较为健康。
4. 匙:辅食要用勺子喂,不可放入奶瓶喂。用勺子喂,不仅可以锻炼宝宝的搅拌、吞咽能力,也可锻炼宝宝的咀嚼功能,对语言的发育以及下颌关节的运动都有好处。
5. 常:对于宝宝已经学会吃的食物如米粉、蛋黄、蔬菜泥等,还要经常喂。可以巧妙地混合在一起,自制美味可口的混合米粉,如胡萝卜米粉、胡萝卜土豆米粉、土豆蛋黄米粉、胡萝卜鱼肉米粉、青菜鸡肉米粉、豌豆猪肉泥米粉等。这些混合食物,不仅让宝宝从小享受美味,而且对他的大脑发育,以及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有重要意义。
6. 淡:宝宝的辅食要清淡,在6个月之前一般不要加盐或调味品,到6月底或7月初宝宝练习吃高质量菜粥或烂面条时,可以加少量的食盐,可从每天半克开始。味精、鸡精等调味品至2岁后方可少量使用。但宝宝饮食中油脂的用量相对于成人需要高很多。宝宝的蔬菜泥可用适量植物油急火煸炒,高质量菜粥或烂面条要加植物油,以提高辅食的能量密度。
注意:给宝宝要用烹调油,如玉米油、大豆油、葵花籽油、菜籽油、核桃油或亚麻油等,它们都含有多不饱和脂肪酸,在体内可转化为DHA,具有促进大脑发育、保护视力的功效。不要用橄榄油,因为它是单不饱和脂肪酸,不能转化为DHA。
7. 心:给宝宝添加辅食妈妈必须要有三心:耐心、细心与爱心。宝宝接受一个新的食物常常需要6~8次的尝试,所以喂养人需要有超过10次的耐心。妈妈也要细心,观察宝宝的口味特点,如宝宝不爱吃胡萝卜泥,但爱吃土豆泥时,可以将两者混合喂。不爱吃青菜的宝宝,可以包饺子、包馄饨,但要注意其中的菜量要逐步增加,并不断鼓励、表扬宝宝。
* 步步为营,辅食添加有章法
给宝宝添加辅食要注意章法,掌握不同月龄辅食添加的正确顺序。不是妈妈做什么辅食,就可以让宝宝吃什么。倘若顺序弄错了,可能对宝宝健康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哦。
4~6个月 是宝宝从“喝”到“吃”的过渡阶段。为了方便妈妈掌握正确的添加顺序,可以记住这个顺口溜:4月米粉蔬果泥,5月蛋黄6月鱼,强调宝宝要先吃铁强化米粉,而不含铁的米粉,或其它混合米粉、麦粉一般就不需要添加了。含铁米粉可用母乳、配方奶来调配,等学会喝苹果汁后可用它来调配,因苹果汁中含有维生素C,可帮助铁的吸收。接着加蔬菜泥,然后是水果泥。宝宝满5个月可加鸡蛋黄,应在学会吃蔬菜和水果之后开始加,从1/4个开始,渐渐增加到1/3个、1/2个,最后到一个。在此阶段可以尝试的食物品种有:含铁营养米粉、胡萝卜、土豆、青菜泥、南瓜、蛋黄、苹果、香蕉等。从流质、半流质过渡到泥糊状食品。并可尝试简单混合食品,如胡萝卜土豆泥、土豆蛋黄泥等,来不及尝试的食物可以延到下一个月再试。此阶段每天添加辅食1~2次。
注意:
先蔬菜后水果的顺序不能颠倒。因为若先吃了甜的果汁,宝宝会从小就不爱吃蔬菜。
蛋黄外面颜色发深的部分易引起过敏,不宜给宝宝吃。
6~8个月 是宝宝学习咀嚼和吞咽的关键时期。宝宝开始出牙,意味着可尝试动物性食物了,但不要过早提供蛋白质丰富的动物性食物。根据中国人传统习惯,将鱼蒸熟后制作成鱼泥是宝宝最早的荤菜,以河鱼为主。然后尝试鸡茸、鸭茸、猪肉泥。只要把这些荤菜煮熟煮烂,再剁成泥便可添加在宝宝的粥或烂面条里。食用量每次5~10克。此阶段每天添加辅食3次。
到6个月底或7个月初时,宝宝可以开始尝试吃高质量的菜粥或烂面条了。具体制作方法见后面辅食制作的介绍。注意要把吃粥或面条的时间安排在正餐的时间点上,即午餐与晚餐。等宝宝习惯吃一顿正餐后,慢慢形成两顿正餐都吃辅食的习惯,这为宝宝逐步建立起“一日三餐三点”的饮食模式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到8个月时,多数宝宝就能够吃手指食物(可以让宝宝单独用手拿着吃的食品)了,如饼干、烤面包片、煮熟的胡萝卜条等,可以锻炼宝宝自己摄取食物的能力,还可以让宝宝尝试磨牙饼干,有助于出牙。
注意:
* 肝泥(以鸡肝为主,因为比较嫩)须到满7个月开始吃,不要过早,因为宝宝自身的肝脏还在发育之中。
* 这时的辅食并不是越碎、越细越好!有些妈妈把宝宝的辅食用粉碎机粉碎后给宝宝吃,会让宝宝缺乏咀嚼锻炼,造成语言发育迟缓以及下颌关节发育不良,而且给宝宝的肠胃道加重负担,因为食物没有经过唾液腺分泌的消化酶混合,需要花更多的时间被消化,长此以往会导致宝宝消化不良,甚至得胃病。
8~12个月 在此阶段除了上述多样化的食谱外,可吃的食物有:虾末菜花、蒸肉豆腐、豆制品、鱼、肉末、面条、软饭、饺子、馄饨、小蛋糕、燕麦片粥等。
注意:
* 瘦牛肉、羊肉因其脂肪溶点高,也不容易消化,宜待年龄稍长后再加。
* 全蛋不宜早吃,满10个月时方可考虑吃整个鸡蛋,如蒸蛋羹。对于有奶癣或经常对食物过敏或父母有过敏性疾病如哮喘的宝宝,吃全蛋应延迟到1岁以后。即使对全蛋不过敏,在临床上也已经发现,早吃全蛋的宝宝可能会对其它一些食物发生过敏(如海鲜),甚至对一些药物也产生过敏。因此,什么时候吃全蛋,妈妈要细心观察宝宝的表现。
* 如何选购市售辅食?
市售的米粉种类很多,有蔬菜米粉、荤素米粉等。凡是宝宝没有尝试过的食物品种混合在米粉之中的,一概不可让宝宝尝试。
用面粉(小麦粉)或其他用黑麦、大麦制作的混合辅食,4~6个月宝宝要避免食用,因为容易引起过敏。
一种含有鸡蛋黄的米粉,应在宝宝满5个月后提供。
* 喂食方法和技巧
1. 用汤匙喂。由于宝宝也须学习成人的饮食模式,所以从一开始就应该用汤匙喂宝宝。可使用一把长柄的、外面有橡胶覆盖的小勺,用勺子的前端来喂。很多家里的老人为了省力,将谷物与配方奶混合后放在奶瓶里,用大孔的奶嘴来喂宝宝,这是一种老旧和错误的方法,一来是因为无法让宝宝练习咀嚼,二来也无法让宝宝在一段时间后戒除吸吮的饮食习惯。
2. 刚开始喂辅食的技巧:面带笑容,一边与宝宝说话,一边慢慢喂。最初的喂食应该在宝宝已经喝了一点但不要喝足母乳或配方乳时进行,这样,喂固体食物对他来说将是愉快的事情。不要在时间紧迫时喂。如果孩子把食物从嘴里推出来,不要担心,放轻松一点。多数婴儿最初都会本能地做出这一动作,当他习惯后,这种舌头的反射就会消失。
不要强迫宝宝进食!
大人常犯的一个错误是,总是担心宝宝吃得不够,能多喂一勺是一勺。实际上,宝宝的胃容量有限,如果他看上去不感兴趣,就把食物拿开,过一天或几天再试。你不要强迫他吃,因为这对孩子来说是一种伤害,而且会使事情更糟。父母不要太担心宝宝是否会缺营养,在这一阶段,配方奶或母乳可以满足他所有的营养需求。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