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银行

大学生互联网金融产品认知及使用情况调查

《金融博览财富》

关注

文/ 数字100 市场研究公司 薛 强

随着互联网金融市场不断向大学生群体渗透,身处象牙塔的学子们对互联网金融产品的需求也愈加强烈,大学生群体亦成为互联网金融服务的重要对象。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对互联网金融产品的认知及使用情况,《金融博览·财富》杂志联合数字100 市场研究公司展开了一系列的在线调查。

调查数据显示,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互联网金融产品是目前大学生使用最多的类型,而近8 成的大学生会把节省下来的钱和兼职打工的钱投入到互联网理财产品中。另外,半数以上的人参与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时间在1 年以内,但近半数的受访大学生使用互联网金融产品的频率非常高。同时,对于互联网金融产品的主要优势,75.3% 的人认为方便快捷是其最大的优势。有7 成多的受访大学生看好未来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市场,认为其发展空间较大。

本次调研样本覆盖一二三线城市,借助数字100在线调研社区MROC,共回收有效样本1000 份。其中男大学生占48.5%,女大学生占51.5%,而受访大学生的专业类别涵盖了文科、理科、工科、商科等。本次调研真实反映了当前大学生对互联网金融产品的理解,展现了大学生对互联网金融市场的新看法、新视点、新需求。受访者所有有效问卷经过在线调查系统逻辑自动检查功能查错,误差率在5%以内。

近9成大学生青睐第三方支付平台

随着移动智能应用设备的兴起,互联网金融得到快速发展,“90后”大学生也顺势成为了互联网金融市场的主力军,而互联网金融的理财方式也更能迎合“90后”对新鲜事物尝试的兴趣。

那么,大学生最常用的互联网金融产品有哪些呢?

数字100 调查数据显示,89% 的受访大学生使用过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购物理财等,然后是网银,占比75.3%,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市场份额差距并不大。另外,互联网理财产品占比58.9%,同时互联网保险也占12.3% 的比例。

作为具有创新性的新兴金融机构,第三方支付平台因其结算模式的优势,可谓赚足了市场份额,也正由于“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普惠金融也得以实现。与“80后”大学生不同的是,传统的金融产品已无法再吸引“90后”的目光,相对于股市的风险莫测,“90 后”大学生更愿意选择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不仅获得了理财收益,还提高了自己的理财意识和能力。调查数据显示,近8 成的大学生会把节省下来的钱和兼职的工资用来购买互联网理财产品,而5 成的人则会用自己的生活费去购买,近1/3 的受访大学生会把积攒的压岁钱拿出来做互联网理财投资。

在问及受访大学生目前投入的理财金额时,8成以上的人理财金额在1500 元以下,其中500 元以内的比例最高,占比57.7%,501-1500 元的占比26.2%,而1501-3000 元的占比也达到10.3%。此外,互联网理财资金在3000 元以上的试水大学生仅占5.8%。(如图1)

由于大学生没有独立、稳定的经济收入,除了日常必需开支外,很少有结余,但很多大学生也看准了互联网金融理财的大趋势,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让人民币增值,毕竟是大家的心愿。

互联网金融产品使用频率较高

调查发现,互联网金融产品在受到大学生们关注的同时,其使用频率也较高。调查数据显示,46.5%的人使用非常频繁,每周都会有几次,41.5% 的人经常会使用,仅12% 的人一年偶尔使用几次。(如图2)

另外,在使用年限上,调查数据显示,半数以上的大学生使用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时间在1 年以内,37.3% 的人则使用了1-3 年,另有10% 的大学生使用年限在3 年以上。

显然,互联网金融已经延伸到大学生市场,这个曾被“遗忘”的市场如今已成为各路“豪强”争抢的香饽饽,以便占得先机。

不可否认,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市场正处于高速增长时期,那么大学生对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收益预期是怎样的呢?

调查数据显示,42.3% 的大学生认为只要和储蓄差不多就好,22% 的人期望收益要略好于通胀,14.1%的人认为和股票的收益率差不多就好,11.6% 的人则认为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收益要能抵抗通胀,另有10% 的人对其收益期望颇高,要好于股票的平均收益。(如图3)

其实,现在互联网金融产品丰富多样,对于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大学生来说,学生时代受限于可用资金以及理财技巧,目前应选择一些低风险、固定收益的互联网理财,然后逐渐过渡尝试更多种类的金融产品。

方便快捷成最主要优势

从大学生对互联网金融产品信息的认知渠道上看,超过半数的受访大学生主要是通过互联网网站或者微信等渠道来获取金融产品信息,排名第二位的是父母、亲友及同学的介绍,占35.4%,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则排名第三,占18.8%。另外,专业人士和书籍推荐的分别占6.7% 和5.8%。(如图4)

显然,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金融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在校大学生的理财意识,大学生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比较娴熟,因此他们掌握互联网金融理财等也更加容易,互联网也为他们增加了更多的理财投资渠道选择。

互联网金融一直以较高收益、较低风险为发展的口号,吸引了广大用户的眼球。莘莘学子为何青睐互联网金融产品呢?

调查数据显示,75.3% 的大学生认为互联网支付方便快捷、网上购物已不可或缺,然后是任何地方都可以办理业务,节省时间、人力和物力的占64.4%。另外,56.2% 的人认为互联网信息全面多样,有助于理财投资。此外,34.2% 的大学生认为随时随地关注自己的钱包,也是一种时尚。

作为一直被看好的大学生群体市场,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同质化竞争也越来越严重,大学生市场这一片“蓝海”正在变“红”。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互联网金融产品也将越来越细分化,满足个性化需求将成为未来行业的一大趋势,同时也是促进行业快速洗牌的一大动因。

5 成多的受访者认为互联网金融产品安全踏入大学校门的学生们除上课外拥有大量的空余时间,他们追赶时尚潮流,对于新事物有很强的好奇心,也愿意去尝试。因此,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通过互联网进行消费支付。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安全性在他们看来如何呢?

调查数据显示,超过半数的大学生认为安全,35.7% 的人则认为安全性一般,而11.2% 的大学生表示不了解,而认为不安全的人仅占0.4%。(如图5)

虽然大多数大学生对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整体满意度比传统金融产品高,但安全问题仍然是他们担心的问题之一。

互联网金融产品发展虽快,但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风险,究其原因,78.3% 的大学生认为越来越多的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进行金融犯罪,60.9% 的人认为是监管还不到位,52.2% 的则认为是互联网本身比较虚拟,不太放心。

另外,有47.8% 和43.5% 的人认为网络计算机操作复杂以及互联网安全技术还不够发达是造成风险的原因之一。(如图6)

虽然互联网金融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很大,但只要契合经济实际、符合客户需求,互联网金融产品必将实现持续盈利,模式创新风险也会随着大环境而降低。随着国家监管力度的加大和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也将更加规范。

7成多受访者看好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未来发展

如今,“互联网+”无疑是最热门的话题,而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精神相结合的新兴领域,随着迅速发展,它轻而易举地获得了公众的青睐。

那么,大学生们对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的前景有哪些展望呢?

调查数据显示,53.5% 的受访大学生表示互联网金融行业会不断发展,但他们同时也认为银行仍然是金融服务的主体;28.6% 的人认为互联网金融发展空间很大,将会成为未来金融服务的主要方式,取代传统的服务模式;16.2%的人则认为互联网金融会驱动改变银行的发展模式,但最终还是依赖银行体系生存,被传统银行吸收;另外,1.7%的大学生不看好互联网金融,认为互联网金融只是金融服务暂时的搅局者,不会有长时间的持续发展。

毫无疑问,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未来发展速度及空间还取决于公众对其产品的态度。调查数据显示,4 成多的大学生非常支持,还会用余钱赚利息,近3成的人会考虑投入资金,2 成多的人则会继续观望,待市场发展后再投入,仅5.3% 的大学生表示不会购买。可以看出,互联网金融行业未来发展仍面临不确定,各方博弈仍在进行。(如图7)

数字100 分析师薛强认为,在互联网金融大行其道的今天,各式各样的互联网金融产品涵盖了各个消费群体,而大学生这一消费群体市场目前还处于跑马圈地阶段,同质化竞争不可避免。当然,在资本的介入下,市场也能尽快成熟起来。不过,互联网金融本身作为创新业务,在发展之中也会面临着不断重新洗牌的情况,随着《互联网金融指导意见》的正式出台,国内的互联网金融也将会迎来一场真正的淘汰赛。告别过去的野蛮生长时代,未来金融行业的格局及速度会如何改变,让我们拭目以待。 ■

责任编辑:杜琰 SF007

【蓝佛安主持东盟与中日韩财长和央行行长系列会议并举行多场双边会见】2025年5月4日,第28届东盟与中日韩(10+3)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在意大利米兰举行。会议主要讨论了全球和区域宏观经济形势、10+3区域财金合作等议题,并发表了联合声明。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出席并作为联合主席主持会议部分议题,副部长廖岷陪同参会。会前,蓝佛安还主持了中日韩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以及首次10+3财长闭门交流会,并在10+3财长闭门交流会上重点介绍了中国财政政策在有效平衡促进经济增长与维护财政中长期可持续性的关系、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等方面的做法和经验。会议期间,蓝佛安分别同马来西亚财政部第二部长阿米尔·哈姆扎、印尼财政部部长英卓华、日本财务大臣加藤胜信等举行双边会见或交流,主要就全球和区域宏观经济形势、10+3财金渠道合作及双边合作重点议题等交换意见(财政部)

【日本收回“美债将成对美谈判筹码”论调】日本在对将美债作为对美谈判工具的态度再度反转。据日经新闻报道,日本财务大臣加藤胜信周日(5月4日)表示,日本无意利用出售所持美国国债的可能性,以在与美国的贸易谈判中占据优势,日本不认为出售美国国债是日美谈判的工具。加藤胜信上周五曾表示,虽然日本不会轻易出售所持的美国国债,但它们是与美国就贸易问题进行谈判的一张“牌”;而在周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他推翻了这一说法。日本财务省报告称,截至3月底,日本持有1.27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其中大部分是美国国债。外汇储备可用于干预外汇市场。四月份,加藤胜信曾排除利用日本持有的美国国债作为谈判工具的可能性。

【加拿大总理访美前夕 特朗普称将永远谈论“第51个州”】当地时间5月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接受美媒采访时重申要让加拿大成为美国“第51个州”,并表示他将“永远谈论此事”。特朗普说:“我们每年向加拿大提供高达2000亿美元的补贴。”当被问及是否会考虑动用武力吞并加拿大时,特朗普认为“我们永远不会走到那一步”。加拿大总理卡尼将于6日在白宫与特朗普会面,就关税问题以及更广泛的加美关系进行全面讨论。(央视新闻)

【蓝佛安主持东盟与中日韩财长和央行行长系列会议并举行多场双边会见】2025年5月4日,第28届东盟与中日韩(10+3)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在意大利米兰举行。会议主要讨论了全球和区域宏观经济形势、10+3区域财金合作等议题,并发表了联合声明。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出席并作为联合主席主持会议部分议题,副部长廖岷陪同参会。会前,蓝佛安还主持了中日韩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以及首次10+3财长闭门交流会,并在10+3财长闭门交流会上重点介绍了中国财政政策在有效平衡促进经济增长与维护财政中长期可持续性的关系、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等方面的做法和经验。会议期间,蓝佛安分别同马来西亚财政部第二部长阿米尔·哈姆扎、印尼财政部部长英卓华、日本财务大臣加藤胜信等举行双边会见或交流,主要就全球和区域宏观经济形势、10+3财金渠道合作及双边合作重点议题等交换意见(财政部)

【日本收回“美债将成对美谈判筹码”论调】日本在对将美债作为对美谈判工具的态度再度反转。据日经新闻报道,日本财务大臣加藤胜信周日(5月4日)表示,日本无意利用出售所持美国国债的可能性,以在与美国的贸易谈判中占据优势,日本不认为出售美国国债是日美谈判的工具。加藤胜信上周五曾表示,虽然日本不会轻易出售所持的美国国债,但它们是与美国就贸易问题进行谈判的一张“牌”;而在周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他推翻了这一说法。日本财务省报告称,截至3月底,日本持有1.27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其中大部分是美国国债。外汇储备可用于干预外汇市场。四月份,加藤胜信曾排除利用日本持有的美国国债作为谈判工具的可能性。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