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国际军情

珠海航展之中国兵器工业国产未敏弹

新浪军事

关注

解放军已经列装火箭炮末敏弹

根据官方杂志《科学中国人》对杨绍卿总师的介绍和访谈以及相关资料,可以大体勾画出中国末敏弹研制历程和总体水平。中国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开始对产品研制中提出的野战火箭散布和稳定性这一重大问题进行研究。

“八五”期间将末敏弹列为国防预研的重点,杨绍卿总师对末敏弹总体技术、毫米波/双色红外复合敏感器技术、稳态扫描技术、自锻成形战斗部技术、安全与引爆技术等五个关键技术开展了全面的研究并且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突破,受到总装备部与中央军委高度评价:“标志着常规弹药向智能化发展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

作为总设计师,杨绍卿主持研制成功中国第一个智能弹药装备——某型末敏弹武器系统,主要性能达国际领先水平,对目标的命中率比国际最好水平高近30个百分点,成为“我军最有效、最具威慑力的远距离反装甲武器,在我军精确打击弹药中占有重要地位”(总装备部的评价)。该项目获2008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中国智能末敏弹全面突破

中国进行大规模国产火箭炮末敏弹测试的现场。图中图为被末敏弹摧毁的59式坦克。

中国末敏弹稍逊于德国SMART

根据官方报道来看,中国目前已经完成了大口径火箭炮末敏弹武器系统的研制并且开始大量装备。该末敏弹采用的应当是先进的毫米波/双色红外复合敏感器技术,相比于俄罗斯9K55K1末敏弹、法瑞合研的“BONUS”155 mm末敏弹和美国BLU-108/B子弹药所使用的传感器理论上具有更高的性能和技术水平,与德国研制的“SMART”155 mm末敏弹基本相当。不过根据人物栏目中杨总手拿的中国末敏弹自锻成形战斗部侵彻体来看,中国末敏弹处于成本或者其他因素考虑,可能采用的是铜药型罩,而不是“SMART”155 mm末敏弹采用的高密度钽,因而可能在穿甲能力上可能会稍逊于“SMART”155 mm末敏弹。

杨总在访谈时透露中国炮射末敏弹也已经进入了研制尾声,因而据此可以认为中国在发射过载极高、器件要求极为严格的炮射末敏弹研制方面也已经取得了突破,实际型号装备指日可待。末敏弹还可以用于中国已经装备的机载撒布器,一个几百公斤的制导撒布器可以内含几十枚甚至上百枚末敏子弹药,一架飞机一次攻击架次即可对于相当数量的装甲目标实施毁伤。

热门评论

冯琛18567 1
什么是未敏弹?
新浪网友
回复TA
手机用户 1
还有人这么理解!!!!
新浪网友
回复TA
手机用户 1
过敏弹应该是化学武器吧!让人过敏又不用死吗?
新浪网友
回复TA

undefined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
查看5条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