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甘作铁轨 我愿为枕木

法制网-法制日报
□本报记者张媛
本报通讯员王余根黄卫民
为了及时救治爱人的父亲,她蜷缩在行李舱中连夜奔波数千里;为了唤醒神智不清的公公,她搬住到精神病院昼夜护理52天;为了支撑一个家的温暖,她奔波于三地亲人中整整8年……常人做不到的,儿女做不到的,男人做不到的,她都做到了!她,就是毕业于解放军理工大学人防系、现供职江西省人防设计科研院的张文玲。
2005年她与南京军区驻南昌铁路局军代处上士、军代表王皓锦相识相知相恋,4年后牵手步入婚姻殿堂,从此开始演绎了一段艰难岁月的信念坚守,一份患难日子的真情支撑,一篇大爱无私的奉献讴歌……
奔波千里只为与你风雨同舟
2009年8月,王皓锦的父亲因左侧股骨头恶化坏死,住进了南京军区总医院,随即又被下达了手术通知书。昂贵的医疗费用,拮据的家中积蓄,让身为长子的王皓锦感到窒息般的难受。
深夜9点,远在江西南昌上班的张文玲电话里听出了丈夫的低沉情绪,便细心询问了病情,宽慰他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第二天一大早,病房陪护的王皓锦朦胧中感觉有人过来,仔细一看,竟然是爱人张文玲拎着热气腾腾的早餐站在了面前。“你咋到了?”面对丈夫的惊讶与询问,张文玲只有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向单位请了假,搭上了昨晚的末班车。”
随后几天,给王皓锦父亲喂饭喂药、擦身洗脚,张文玲忙个不停,惹得邻床的病人非常羡慕:“就是亲生女儿也不过如此啊!”
将公公的护理工作安排妥当,张文玲的假期也要结束了,王皓锦送她到车站上车。长途大巴司机蒋师傅瞅着王皓锦一身军装,连忙道歉:“对不起军人兄弟,南昌过来可委屈你爱人了!”
原来,那晚张文玲赶到南昌长途汽车站已经没票,她拉住末班车司机恳求:“家人急病住院,今晚无论如何要赶到南京照顾。”司机顾虑超员且车上也实在坐不下当场拒绝了。可张文玲把住车门苦苦央求,说她可以呆在大巴车底层的行李舱。见她快急哭了,旅客也帮着说话,司机心一软就打开了黑漆漆的行李舱……
长途车颠簸厉害,一路上乘客都晕得眼冒金星。行李舱里堆满了杂物,空间狭小,又闷又热,身高1米60的张文玲蜷缩在里面伸不开腿,直不了腰,手脚麻木,胸闷头晕。
开车多年的蒋师傅也是提心吊胆:第一次用行李舱超载乘客,这么热的天,把人闷坏了怎么办?每次到服务区停车,蒋师傅总是赶紧打开行李舱,叫张文玲出来活动四肢透透气。每次她爬出来都因双腿僵硬站不稳接连摔跤,嘴上还说“没事没事……”
听着司机的讲述,捏着张文玲悄悄留给父亲的6000元钱,王皓锦不禁泪眼婆娑。
辗转千次只为替你担当分忧
手术后,王皓锦父亲的病情得到缓解,便回到安徽老家休养。
其间,因小儿子婚变打击,让极爱面子的王皓锦父亲闷闷不乐,接连20多天把自己关在房间,不睡觉,不说话,整夜整夜地抽烟,甚至还出现幻觉和狂躁现象,多次离家走失。
2012年9月,王皓锦父亲被送进了当地阜阳脑科医院。由于老人思维处于混乱状态,医生特意叮嘱,住院初期为促进康复的“黄金时段”,精心的护理工作至关重要,必须避免任何对大脑和心理的剧烈刺激。
听说苹果可以刺激记忆,是治疗脑退化的常用药,张文玲坚持每天给公公榨苹果汁,给他读书读报;在老人稍清醒时,张文玲还把手机里两岁儿子的照片一张张指给公公看,用视频连线让爷孙俩互动,通过孩子奶声奶气地叫“爷爷”,帮助老人不断强化记忆力。
住院期间,王皓锦父亲的双腿开始萎缩,体重下降至不到80斤,脾气异常狂躁,手指也因风湿严重变成“鸡爪手”,长而弯曲的指甲很容易造成创伤和感染。张文玲见状打了一盆温水帮公公先泡软指甲,轻声试探地说:“爸爸,我来给您修指甲。”王皓锦父亲很配合地剪完指甲后,张文玲又帮他脱袜洗脚,小心翼翼地剪掉弯曲变形的脚趾甲。
2014年6月,鉴于王皓锦父亲的股骨头坏死病情和精神问题越来越严重,当地脑科医院拒绝收治,说没有办法了。情急之下,张文玲向单位连续请假,亲自把公公转送到安徽省合肥市第四医院,自己守在病榻边昼夜护理照顾。
看到穴位按摩有助于神经康复,张文玲买来了针灸的书籍,用自己的手臂作试验,密密麻麻地扎满了针眼。熟练之后,她用自学的医护和营养学知识精心服侍公公。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入院52天后,王皓锦父亲竟奇迹般地康复出院。
操劳千般只为让你敬业坚守
因父亲长期住院,王皓锦家里几乎耗尽积蓄,可谓家徒四壁。
结婚时,张文玲主动要求婚礼一切从简,不但没要传统婚俗中的首饰、彩礼,就连南昌二手房的首付也是找自己父母借的。
家境困难,小叔子的婚事成了公婆心病。张文玲委托亲朋好友帮忙物色女孩,并取出准备装修房子的13万元帮他盖了栋二层楼房。种来梧桐引来凤,当年小叔子就娶了亲,了却了老人的心愿。
2010年,正当张文玲攒来点钱准备装修房子时,一纸急令,丈夫随部队紧急赶往抚州唱凯大堤参加抗洪抢险。由于日夜奋战,风吹雨淋,劳累过度,王皓锦突发肺炎倒在了抢险现场。
医院里,看到胡子拉碴的丈夫,张文玲心疼不已,暗暗发誓:一定要给丈夫一个温馨的家。此后的日子里,她成了“三半人”:一边忙碌着上班,一边往返医院照顾丈夫,一边自己设计房子装修图纸,自己去市场买材料,自己联系工人开始装修。28天后,当王皓锦出院回到家时,看到的是装修一新的家和张文玲幸福灿烂的笑容。
屋漏偏遭连夜雨。好日子没过几天,帮张文玲带孩子的父亲被查出来有高血压、冠心病,母亲患了肾结石……此后,她经常是这边刚带父亲检查取药,那边又帮母亲联系医生安排手术。
那天,张文玲和两位老人医院刚回来,发现孩子哭得脸都青了。一摸,孩子发高烧。她抱起孩子就往医院跑,一量体温烧到40度。凌晨,张文玲抱着孩子回家,一进屋就忍不住大哭起来。看着女儿日渐消瘦的脸庞,张文玲父母也跟着掉泪,一定要跟女婿王皓锦打电话,张文玲赶紧拦住:“部队里也忙,就不要影响他工作了。”哪怕再困难,她想得最多的就是:自己含辛茹苦这么多年,不就是为了让丈夫安心工作吗?这时候,怎么能拖他的后腿。
“爱岗敬业的道钉精神,默默奉献的铁轨精神,团结协作的扣件精神,拼搏向前的火车头精神……”这是王皓锦作为军代表经常念叨的军交精神。每当此时,张文玲都会说:“你若是一段默默奉献的‘铁轨’,我就甘愿充当一根铺垫铁轨的‘枕木’。”
在张文玲的全力支持下,王皓锦先后在警卫员、公务员、驾驶员、出纳等多个岗位上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年年被评为优秀士兵、优秀士官、优秀党员,多次受到上级嘉奖。“军功章啊,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王皓锦的歌声算不上动听,可每一句都充满真情实感,因为歌声里面深深埋藏着他对妻子张文玲——一位至善至美好军嫂的感激和崇敬。
(原标题:君甘作铁轨 我愿为枕木)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