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收买佬App抢单上门回收废品

羊城晚报

关注

文/羊城晚报记者 梁怿韬 通讯员 成广伟

“这些都是具有示范意义、可复制、可持续的垃圾分类‘广州经验’。”在7月10日广州垃圾分类动员大会上,市长陈建华对广州多个垃圾分类表现较好社区进行表扬,并将这些社区列为“广州经验”。陈建华希望,接下来“广州经验”要上升为“广州标准”。

垃圾分类的“广州经验”都有哪些呢?昨天,羊城晚报记者跟随市城管委,对越秀区黄花岗街、荔湾区彩虹街、海珠区江南中街进行走访。记者发现,上述三个街道,在垃圾分类工作中积极探索,取得了较好成效,亦积累了一定经验,但要上升成“广州标准”,仍待完善。

经验1

安坐家中手机下单卖烂嘢

你还记得,过去广州市面穿街走巷唱着“收买烂嘢”的收买佬吗?如今的收买佬,可不再是过去看似邋遢的形象。在越秀区黄花岗街,街道通过公开招标,引进企业设置了70个低值可回收物便民回收点。住在黄花岗街道的居民若有变卖低值可回收需求,不用像过去那样等待不知何时才会有骑车过来的收买佬了,因为在大部分街道内社区出入口,都能找到明码实价标着各类可回收物价格的便民回收点。

“不仅不用等我们来,我们还要随时‘抢单’。”在区庄地铁站E出口便民回收点工作的高崩,一边介绍着回收点的运作,一边盯着手机。原来,高崩所在的低值可回收物公司及回收点周边居民,使用一款名为“92回收”的手机App。“居民手中有易拉罐矿泉水瓶废玻璃等物品,可通过手机App参考最新变卖价格。如果觉得价格合适,就下单等待上门收购服务。我们便民回收点工作人员,发现手机上有单,就会马上抢单,然后上门服务。”

“这个软件,方便了居民,也方便了收买佬。”在黄花岗街道,有居民在便民回收点下载安装了“92回收”后告诉记者,以前居民找收买佬难,收买佬找居民也难,现在下载了App,什么可以卖,能卖多少钱一目了然,居民一下单就马上有收买佬抢单服务。

经验2

街头出现垃圾分类指导点

对于垃圾分类经验的探索,广州过去几年曾多次组织人员到境外垃圾分类先进地区学习。但在广州,一些基层自己探索出来的经验,正逐步推广。此前,荔湾区西村街道,通过政府购买的方式,引进一家企业在街道内设立“垃圾分类促进社”(详见羊城晚报2014年12月24日A12版报道)。这一经验,正悄悄在荔湾区推广。

“你好,请参与垃圾分类吧。”昨天,记者在荔湾区图书馆看到,设于图书馆正门左侧的彩虹垃圾分类指导点内,工作人员只要看到路人经过,便会向其派发传单宣传垃圾分类;有兴趣停下来听宣讲的市民,工作人员还会带他到指导点内的分类垃圾桶前,指导他如何分垃圾;在周门街,记者还看到有低值可回收物企业设摊收购市民的低值可回收物。为吸引市民光顾,该摊点将所有可回收物收购价设定为比市场价每斤贵5分钱,变卖可回收物除了可以获现金亦可获积分,凭积分可以换取肥皂、水杯、花生油等实物。据悉,分类指导点和低值可回收物商,均为街道引进的同一个企业运营。

“我不住这里,但我经常将破烂拿到这里卖。”在彩虹街道,记者看到一名住在逢源街道的居民,提着低值可回收物,光顾废品收购摊。“我们街道现在还没企业进驻设废品回收点,彩虹这个点卖出价比广州好多点卖得都贵些,从家里提破烂过来卖也更赚。”

“这些都是向西村学习的。”彩虹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据悉,荔湾区将会在每一个街道推广西村经验,设立垃圾分类促进机构。

经验3

免费派发

餐厨垃圾专用袋

如何说服市民勿将餐厨垃圾混入生活垃圾中投放,一直是垃圾分类中老大难问题。在海珠区江南中街道,区城管局进行餐厨垃圾专袋专投试点,企业向5000户居民,免费派发餐厨垃圾专用垃圾袋,吸引居民在倒垃圾时将餐厨垃圾分类投进专用袋中。

“有免费的垃圾袋领,做垃圾分类就有动力。”在昨天的江南中街道餐厨垃圾袋派发现场,有居民向在场记者表示,垃圾袋上标注了餐厨垃圾标记,市民领袋后不会再混投,免费的袋子能激励居民参与分类。

梁怿韬、成广伟

(原标题:收买佬App抢单上门回收废品)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