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龙华新区中心医院牵手“百年名院”

深圳商报

关注

7月15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和深圳市龙华新区中心医院签署协议,双方正式结成医疗技术合作单位。通讯员 李威 摄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黄健教授为患者义诊。通讯员 李威 摄

深圳商报记者 秦兴梅 通讯员 刘昌伟 邵丽萍

深圳医疗卫生“三名工程”又添新彩:在深圳市卫计委和龙华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大力支持下,2015年7月15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和深圳市龙华新区中心医院签署协议,双方正式结成医疗技术合作单位,在临床诊疗技术、科教研、学科建设方面实行全方位合作,首批共同建设结石病防治中心和眩晕中心,并开通双向转诊服务。

有着180年历史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又名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是中国最早的西医院,曾屡创祖国西医史上无数个第一,如第一例眼疾手术、卵巢切除术、膀胱取石术、乙醚麻醉术、病理解剖术等,第一张X光片,第一本中国医学杂志,第一间西医学堂,第一位中国医学留学生,第一位“南丁格尔”等。解放后,一批全国著名的医学家、医学教育家如林树模、陈耀真、谢志光、钟世藩、秦光煜、陈心陶、周寿恺、毛文书、陈国桢等投身于此,薪火相传,成为祖国西医学的人才摇篮。如今,该院不仅综合实力雄厚,还涌现出—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特色医疗项目,拥有国家级学会副会长、副主任委员7人,省级学会会长、主任委员19人,省级学会副主任委员33人,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9个,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23个,广东省“十二五”医学重点学科2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1个,广东高校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1个,广东省“十二五”医学重点实验室1个,广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

作为后起之秀的龙华新区中心医院,近年来快速发展。由院长孙振亚挂帅的人才引进工作小组奔走努力,引进了一批国内知名院校烧伤整形科、颅颜外科、泌尿外科、眼科、呼吸内科、肿瘤中心、消化内科的知名学科带头人或核心技术骨干。继2014年6月签约20余位国内外知名的内、外、妇、儿、五官等专业特聘专家后,该院继续实施“柔性引才”战略,2015年4月又引进国家重点学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南方医院消化内科刘思德团队,共同打造技术一流的重点专科、内镜诊疗中心和重点实验室。

站在“两区一城”的战略高度,瞄准“区域性医疗新中心”的发展目标,龙华新区中心医院借力深圳市政府“三名工程”的实施不断充实与“名医名科名院”的合作内涵。此次,由特聘专家,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候任主任委员黄健教授、广东省医学会耳鼻咽喉学分会主任委员郑亿庆教授牵线搭桥,龙华新区中心医院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的合作关系,从单学科上升为院院合作。合作期初定3年,分步实施,第一阶段在泌尿外科、耳鼻咽喉科两个学科展开。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将充分发挥其在泌尿外科、耳鼻咽喉科的雄厚力量,协助龙华新区中心医院成立结石病防治中心和眩晕中心,定期或不定期派出名医开展临床教学、医疗查房、手术示教、疑难和死亡病例讨论、建章立制等,优先接受后者选派的人员进修;后者还将作为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的临床业务拓展基地和科研实践基地,开通双向转诊通道。

7月15日,签约仪式在深圳市龙华新区中心医院举行。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副院长陈汝福、龙华新区中心医院院长孙振亚代表双方医院签署了医疗技术合作单位协议。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陈汝福、黄健、郑亿庆,深圳市卫生计生委廖澍华,龙华新区管委会丘孟军,龙华新区公共事业局骆秋雄、方晓立,龙华新区中心医院孙振亚等领导共同为医疗技术合作揭牌。随后,三位国家级专家肝胆胰肿瘤专业陈汝福教授、泌尿外科专业黄健教授、耳鼻咽喉专业郑亿庆教授为深圳各医院的相关专科医师进行了高水平的继续教育讲座和专科交流,为慕名而来的10名疑难重症患者进行了特约义诊。

近年来,深圳市政府为全面提升深圳经济特区医疗卫生质量,打造国际医疗中心,推动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建设,实施以引进和培育名医名科名院为重点的医疗卫生“三名工程”。龙华新区中心医院采取与名院名校合作,建设名医诊疗中心、特聘专家等措施,有力推动了“三名工程”落地。廖澍华代表深圳市卫生计生委冀望通过此次合作,依托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突出的专科力量和人才实力,推动龙华新区中心医院建设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化区域医疗中心,使龙华新区医疗卫生服务再上新台阶,以一流的服务、良好的信誉、精湛的医术服务群众健康。

结石病防治中心 引来国家级品牌

2008年4月独立建科,2008年12月评为区级重点专科,2010年9月成功创建为深圳市中医特色专科,2013年10月晋升为深圳市重点学科建设单位。龙华新区中心医院泌尿外科一路走来,步履坚实,今天又将迈上新台阶:在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单位即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泌尿外科的支持下,共同创建结石病防治中心。

回忆7年多来的发展,龙华新区中心医院泌尿外科主任王细生博士深感“三名工程”柔性引才政策对于基层医院内涵建设和科教研发展的重要意义。在特聘专家黄健的指导下,该科形成了深圳为数不多的三级分组制度,成立了肿瘤、结石和男科组,科室人员平均年龄35岁以下,10名医生中有博士5名、硕士3名,正高2名、副高4名,逐步形成一个年龄、学历、职称合理的博士团队。泌尿外科每月收治200多名病例,业务量、手术量等指标在深圳同级医院中处于前列,并且实现了从数量到质量的飞跃,开展了肿瘤、先天畸形和结石等许多三四级手术,打造出以微创腔镜手术为龙头和中西医结合治疗为特色的区域性品牌专科。科教研同样成绩斐然。

学科团队有基础、有冲劲,医院发展有规划、合作有诚意。这使得龙华新区中心医院泌尿外科得到了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泌尿外科同行的认可,将合作从“专家特聘”的层面提升到共建结石病防治中心。

医学专科的发展直接惠及民生福祉。深圳是结石病高发地区,结石病防治中心的成立,不仅可使患者获得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国家级名医的定期坐诊和手术,实现了疑难重症患者“大病不出新区”;同时强调防、治结合,比如通过结石分析仪分析患者的结石成分,找出病因,加强宣教,防止复发。

王细生告诉记者,随着结石病防治中心国家级专家团队到位,独立病区开辟,先进设备到位,医护人员技术水平和理念得到进一步提升,多中心合作申报课题的开展,龙华新区中心医院泌尿外科的目标将更为高远:按照医院三甲创建进度,在成功晋升深圳市重点医学专科的基础上,剑指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

深圳第一家眩晕中心成立

眩晕、恶心、呕吐是眩晕最常见的三联症。而今天,随着深圳第一家眩晕中心在龙华新区中心医院成立,深圳患者不仅有了看眩晕症的专业机构,还获得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眩晕症的专业技术支撑。

龙华新区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刘淑云告诉记者,眩晕症是绝大多数人一生中都会经历的病症,约占神经内科患者的30%,耳鼻咽喉科门诊的15%。耳石症、梅尼埃病、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贫血、尿毒症、药物中毒、内分泌疾病及神经官能症等几乎都会引发轻重不等的头晕症状。

国内外医学界对眩晕症的研究和治疗越来越重视,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眩晕中心就走在全国前列。其耳鼻喉科主任学科带头人郑亿庆教授,对耳鼻咽喉疑难病例诊治有丰富经验,担任了广东省耳鼻咽喉学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听力言语研究所所长、广东省残疾人康复协会听力残疾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在郑亿庆团队的指导协作下,龙华新区中心医院组建了由神经内科、耳鼻喉科、骨科、影像科等学科为主的专业队伍,投入300万元资金购置仪器设备,前期设置12张病床,新大楼建成后增加到30张。与过去相比,眩晕症患者入院后将不再疑惑究竟看哪个专科,而是通过眩晕中心的首诊后再分诊到相关科室对症下药,减少误诊和漏诊;相对于目前普遍使用的手法复位疗效较好但缺乏科学评判指标,眩晕中心的专业仪器增加眼动脉、视力追踪等科学评价指标,也会使复位更精准、力度更标准、适应人群更广泛。

(原标题:龙华新区中心医院牵手“百年名院”)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