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学生在兰寨写生
? 旅游爱好者在兰寨古井探秘
羊城晚报讯 记者黄宙辉,通讯员刁定宏、叶锦生报道:6月13日是我国第十个“中国文化遗产日”,云浮市郁南县兰寨村将迎来全省各地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据悉,这是十年来,广东首次将文化遗产日省级主会场活动设在基层乡村。
文化遗产保护重在基层
今年,为了充分体现文化遗产保护重在基层、重在乡村,广东省文化厅和云浮市政府共同举办2015年“中国文化遗产日”广东主会场系列活动,主会场设在云浮市郁南县兰寨村,主题为“保护成果、全民共享---乡愁.古村.根脉”。
13日的主会场活动包括: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六大类45个国家级、省级、市级非遗项目190名代表性传承人现场展演、展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磨刀山考古成果首展及讲座”和免费鉴宝活动等。此外,省文化厅将对26名获得第二批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传承人进行表彰;还将宣布全国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APP项目《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电子地图》(手机版)正式上线。
设首个县级非遗保护中心
为何要把主会场设在郁南兰寨?据省文化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郁南县在保护、传承、活化文化遗产方面,走出了一条有特色的道路。从2006年起,该县便开展非遗的发掘、整理和保护工作,在普查中共收集资源线索827条。目前,全县获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个、省级5个、市级10个、县级17个。
“我们设立了全省第一个县级非遗保护中心,创建云浮市唯一县级非遗展示馆,让郁南非遗得到更好传承和传播。”郁南县人大副主任、郁南县文广新局党组书记许澄江告诉记者,从2012年起,该县对兰寨及其周边的古建筑进行活化利用,打造兰寨南江文化创意基地。目前,基地已成功打造成中国高等美术院校写生基地、广东省德廉文化基地等多个文化品牌;还与禅武国际联盟联手打造“禅武文化苑”;与广东美术馆签订“结对子、种文化”合作协议,打造岭南水墨村,建立艺术家工作室,提升郁南文化软实力。2014年,该基地接待游客逾35万人次,接待各地美术家500多人、高等美术院校学生6000多人,接待城市少儿家庭1000多户。
文化产业为村民带来实惠
将文化产业与新农村建设、发展特色旅游和推进民生实事相结合,为郁南当地村民带来实惠。该县充分利用独有的自然风光、万亩蚕桑基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状元文化等资源,结合南江文化(连滩)艺术节等大型节庆活动品牌,与旅游公司共同打造状元文化体验游、古村落生态游等文化旅游品牌,取得较好的成效。
文化旅游项目带动一批产业发展,当地村民通过开设农家乐、学生公寓、青年旅馆等,向游客提供配套的食宿服务,经营特色特产、民间美食、民间工艺,经济收入有了大幅增加。该县还发动当地群众参与基地管理,让群众成为管理主体。基地已成立农家旅馆专业合作社、文化旅游专业合作社、种植专业合作社、蔬菜专业合作社等4间合作社,形成了以群众营运为主体的产业集群,为发展新型文化产业拓展战略空间。 编辑:常青藤
(原标题:云浮郁南兰寨打造“岭南水墨宏村”)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