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税控烟”,看上去很美

深圳商报


5月31日,正值世界无烟日,湖南平江连云山漂流的游客们身着卡通服饰,在皮艇上举起了禁烟牌,以此呼吁市民禁烟,关爱儿童健康。中新
【新华社北京5月31日电】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5月上旬,中国迎来了新一轮卷烟消费税调整,并明确实行“以税控烟”政策。半个多月过去,各地烟草终端价格已基本到位,但控烟效果怎样有待观察。
一般烟品涨了1到2元钱
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宣布,从5月10日起,中国卷烟商业批发环节的消费税率从目前的5%上调至11%,每支烟还将加征0.005元的从量税,即每包烟从量税上涨0.1元。中国烟草专卖局消息显示,卷烟批发环节的消费税率上调后,全部卷烟批发价格将统一提高6%,同时按照零售毛利率不低于10%的原则,同步提高零售指导价。
此次调税针对批发环节,各地香烟批发价格迅速调整。时隔半个多月,江苏省物价局价格监测中心数据显示,全省香烟批发价格平均上涨6%。全国各地价格监测部门的公开数据显示,在多数地区的销售终端,涨价已经落地。20元以内的卷烟价格每包普遍上涨0.5元至1元,20元以上的每包上涨1元至2元或2元以上不等。
记者走访多家烟酒专卖店和超市发现,绝大多数商家已上调香烟零售价。在上海徐汇区的一家烟草销售点,记者看到,大多数的香烟价格已经涨价,比如一款中华烟从原本的42元涨到了45元,但云烟等部分烟草尚未提价。南昌大学内一个售烟点负责人介绍,她的店自2004年开始营业,“10多年来第一次感受到烟涨价了,但上调幅度不大,低档烟涨了几毛钱,一般烟品涨了1到2元钱,高档烟涨价多一些。”
“部分销售点的一些烟没有涨价,有可能是库存因素。”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与经济政策合作中心主任、对外经贸大学教授郑榕称。
中国烟草消费税1994年确定税制,除了此次税率调整外,1998年、2001年、2009年分别进行过调整。多位参与过烟草税价政策调整的人士表示,此轮税率调整不同以往,首要目的并非增加税收,而是控烟。
北京协和医科大学教授杨功焕指出,虽然2009年财政部、税务总局调整了烟草消费税率,但主要调整的是进口和生产环节,并未产生“税价联动”,增加的税收只是被烟草行业内部消化了。但此次调整是流通环节,批发价格上去之后,零售价格“水涨船高”,“这次财政、税务等部门很明确要‘以税控烟’。”
中国吸烟者超过3亿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的《2014中国青少年烟草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烟草生产和消费国,吸烟者超过3亿。
受访专家表示,要实现“以税控烟”需要更为深层的税制改革配套。除了通过经济杠杆调节烟草税率,还应营造全社会倡导禁烟的环境,多管齐下。
杨功焕分析表示,我国已经6年没有涨过烟草消费税,此次提价措施需要通过一年烟草消费量的变化来评估实际控烟效果。“理想状态下,应该是一个‘小步快跑’、年年涨的情况。”
郑榕建议,借鉴国外税制改革的经验,引入指数化的浮动税率,比如,烟草税可以与CPI或者其他反映经济状况的指数挂钩,避免出现烟草价格相对居民购买力“掉价”的现象。
另一个可行的方案则是更高的从量税。国内多位财税及控烟专家联合发布的《中国的烟草税收及潜在的经济影响》报告研究显示,中国若每包卷烟增加从量税1元,将挽救340万人的生命,减少医疗费用26.8亿元,并创造99.2亿元的生产力收益。
同时,专家建议加强控烟法制建设,尽快出台全国性公共场所控烟立法,充分发挥法律法规的规范性、强制性作用。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严格惩处违法向未成年人售烟、在学校等公共场所吸烟的违法行为。
青年烟民称不减少抽烟
记者在上海、江西、云南等多地采访青少年烟民,他们大多表示不会因涨价而减少抽烟。
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大二男生阿修说,他现在每个月买烟要花300多元,一般是10元一包的普通烟和22元一包的“好烟”搭着抽。“两种都涨了1元,以后每月买烟也就多了30元左右,没啥影响。”
“听说烟草税要调的时候,同学间还开玩笑说要去囤烟,结果红双喜才涨了1块,一天一包也就30块钱。”有4年烟龄的上海大四本科生小丁说,自己和身边抽烟的同学都没有因涨价而减少吸烟的计划,“就算烟价涨得多,我可能也只会换个牌子。”
在中职院校就读的小刘说,自己烟瘾尚小,每个月烟钱数十元,涨价也不过多几元钱。但如果涨得厉害些,比如翻倍,肯定会少买好多。
郑榕说,烟草税上调应从短期和长期分别看,已有的消费者一般不会因为价格变化而减少,这意味着短期内消费不会有太大变动;但如果能给轻度消费者和尚在边缘的消费者一个烟价会上涨、会变贵的预期,长期来看,会有效减少边缘消费者的数量,而边缘消费者中很大一部分就是青少年。
杨功焕指出,中国控烟面临的一大挑战是烟价差别较大,最便宜的烟只有两三元一包,最贵的烟已到百元级别。按照同比例涨价,低价烟只有几毛钱的涨幅,对“以税控烟”不太有利。
(原标题:“以税控烟”,看上去很美)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