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纪念碑:德国的忏悔与反思
新华日报
本报德国柏林5月7日电 5月9日是二战欧洲胜利日。作为二战策源地以及战败国的德国,将如何面对这一天?
让记者完全没想到的是,对于这一天,德国人的表现坦荡得超出想象。当地时间5月6日—7日,记者在德国首都柏林采访发现,各种纪念活动丰富多彩,反思历史、反对战争、珍爱和平成为上下一致的声音。
勃兰登堡门前:“柏林之春”
柏林的大街宽阔、整齐而安静,街两旁的建筑很难看到浓重的颜色,建筑的门口也几乎看不到常见的广告牌和商业招牌,没有丝毫的芜杂和凌乱,更没有喧嚣和张扬。
白色砂岩、六柱高耸、浮雕精致,门顶的胜利女神像张开了翅膀。这里是德国地标勃兰登堡门。记者到达时,由柏林市政府主办的、以纪念纳粹投降为主题的“1945年5月,柏林之春”大型露天展览正在举行。
在现场展示的内容中,记者看到,从德国纳粹战时暴行,到战后德国百姓家园被毁只能露宿街头的场景,再到著名的“华沙一跪”, 各种图片及说明都十分详细。“柏林之春,不仅意味着气候上的春天。”随行的翻译告诉记者, 也正是在德国正视历史、反思历史的大氛围中,柏林人的心中才彻底告别了战争,真正迎来了春天,这也是这次展览主题的内在含义。记者了解到,除了勃兰登堡门,主办方还在当地五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地区进行同样的展览。
展览吸引了不少市民和游客,柏林居民莫尼卡是其中一员。“每当看到大量战争时德国纳粹做出的种种不人道的暴行,同时看到祖辈的颠沛流离,我们更向往和平,更珍惜与邻国的友谊。”莫尼卡说,因为德国长期公开的宣传,人们早已熟知这段历史,但她认为,“公开法西斯暴行,坚持不懈地宣传很有意义!”
德国历史纪念馆:诉说“战争之害”
一场名为“1945 战败·解放·重生”的特展,目前正在德国历史博物馆举行。这场由12个国家联合推出的特展,以图片、视频、实物等形式,反映德国以及其他11个主要受害国因二战所受的影响和伤害。
德国历史博物馆由新、旧两馆组成。旧馆是位于柏林菩提树下大街上有300多年历史的柏林军械库,它是柏林第一座巴洛克式大型建筑,也是菩提树下大街上最老的建筑。军械库的后面,则是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设计的新馆。
当地时间5月6日上午,在特展负责人玛亚·皮尔斯女士的陪同下,记者参观了这个特殊的展览。
以黑色为主色调的特展,通过12个国家36名普通人因二战而改变的命运,无声地向人们诉说“战争之害”,这样独特的视角,也更容易让人感同身受——
一张约摸10岁儿童的照片,出现在法国展区。他叫“Roger Godfin”,当年生活在法国的一个小村庄里。一天,德国纳粹血洗了整个村庄,他从学校跑出逃到了墓地里躲过一劫,而他也成为全村唯一的幸存者。法国展区,还展出了一位叫“Lina Negerer”的女士1947年给当地医院写的一封信。询问她的姐姐因何而死。最终她得知,身有残疾的姐姐早已被法西斯的药物试验夺去生命。在德国展区,一个小小橱窗里展示了一排排的小水杯、小水壶等玩具和一张三个小姐妹的黑白合影照片。“这是来自波兰的犹太人,被抓到了德国的集中营里。这里展示的是她们的玩具。”玛亚·皮尔斯女士向记者介绍,战争结束前夕,其中的两姐妹被拖上了“死亡列车”,即将被法西斯屠杀。而在经过一座城市时,这趟列车恰好碰上了苏联红军,从而得以被解救……
“两周之前,德国外交部长出席了特展的开幕式。”玛亚·皮尔斯女士告诉记者,部长在开幕发言中说,“对于二战,德国人应全民反思。”她还向记者解释说,特展的名字叫“1945 战败·解放·重生”,因为1945年5月8日这一天,不仅意味着德国战败,也是盟军把德国人民从纳粹的独裁中解放了出来,德国得以重新出发的日子!
犹太纪念碑:德国的忏悔
在柏林市中心标志性建筑——勃兰登堡门和波茨坦广场之间的黄金地段,有一片由2711块长方体水泥碑组成的犹太纪念碑。在二战欧洲胜利日即将到来之际,每天前来参观的游人络绎不绝,高峰时甚至要排队入场。
当地华人黄兴刚告诉记者,大屠杀纪念碑是用来纪念在纳粹统治时期欧洲惨遭屠杀的数百万犹太人的。2005年5月10日,由德国政府出资建设的大屠杀纪念碑揭幕并向公众开放。德国政府认为,“企图对犹太人进行种族灭绝是纳粹德国犯下的最恶劣、最恐怖的罪行。德国建立这座纪念碑,就是自觉认识到统一的德国必须坦白承认它的历史,而且要在首都柏林的中心位置公布其历史上的最大罪行,以永远牢记这一切。”
整个纪念碑占地1.9万平方米。从远处望去,黑灰色的石碑如同一片波涛起伏的石林。记者穿行其中,心情备感压抑。而在混凝土水泥纪念碑下,是一个名为“信息之地”的地下档案展览馆,分4个展区展示欧洲犹太人当年惨遭纳粹德国迫害和屠杀的历史资料。
Yanotta夫妇当天陪同波兰的朋友来到这里参观。“万幸的是,我是战后出生的。”Yanotta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纳粹系统屠杀犹太人、残疾人等所谓“劣等人”是很不人道的行为,是值得所有人反思的。波兰犹太人就是当年主要的受害人。“二战后,德国政府和百姓也作了很多的努力,希望历史永远不要重演!”
Yanotta太太补充说,希望德国民众、特别是青年一代能被纪念碑的感染力所打动。“这是统一的德国对过去历史所做的忏悔,提醒我们不要忘记纳粹最恐怖的罪行——试图灭绝一个民族,这样德国才能走得远。”
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 杭春燕 徐媛园
(原标题:犹太纪念碑:德国的忏悔与反思)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