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关注东莞中学高价校服:要举行时装表演吗?

参考消息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参考消息网4月27日报道 内地媒体报道称,中国网民震惊于一所私立中学的学生需要支付2180元人民币购买新校服。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4月27日援引《南方都市报》的报道称,东莞外国语学校学生们表示,他们收到校服时,并不知道价格会这么贵。
根据学校通知,学生们夏秋冬三个季节各需要两套校服,以及两套礼服。
其中单件最贵的是一件价值210元的毛衣和150元的毛背心。该校一名老师告诉《南方都市报》,校服是为不同季节设计的,符合官方规定价格。该老师说,校服质量也更好。
与此相比,东莞另一家私立学校学生告诉该报,他们一套14件校服需要支付900多元。这所未透露姓名学校的老师承认,价格较前几年提高了。
东莞外国语学校的举措在网上引发了讨论,很多人表示,有些家庭可能很难承受额外开支。
一个人在帖子中说:“这所学校是要举行时装表演吗?”
另一人说:“学生在教室里学什么和他们在学校里穿什么校服之间没有必然联系。”(编译/魏晓慧)
【延伸阅读】 图说中国校服的百年变迁史
原标题:中国校服的百年变迁:文化、教育、历史的缩影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16年,林徽因(右一)与表姐妹们的合影。她们身上穿的是北京培华女子中学的校服。校服在当时是社会进步的一个象征,尤其是女性校服的出现。
中国的校服是文化、教育、历史的缩影。颜色样式的变迁既紧随时代浪潮,又顺从惯性统一。
一百年前,校服是社会进步的象征;一百年后,校服是社会争论的话题。
今天和以后,校服代表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或许是次要的,重要的应该是校服本身的品味。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8年,北京清华大学,当时大学生穿着校服参加体育活动。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65年,“人民小学红色小明兵”合影,能够看出当年校服的风格特色。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70年代,白衬衣配蓝裤的校服开始流行。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90年代,统一穿着“面口袋”校服开始进入视线,成为很多80后的回忆。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2001年春,北京天安门广场,几位身穿印有奥运五环图案校服的小学生举目远望,期盼北京奥运早日申办成功。(2001年7月使用胶片拍摄,2008年12月14日数码翻拍)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2007年6月26日,香港街头的中学生。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2008年5月15日,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颖林学校学生为四川地震灾区捐款。该校学生大部分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且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家乡在四川。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2013年09月09日,江苏省南京市,一所学校里玩耍游戏的小学生。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2014年3月25日上午,米歇尔在成都七中通过学校的远程教育系统与温江二中的学生进行远程交流。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2014年04月02日,江苏省南京市,一所小学学校校园里身穿校服的小学生。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2014年04月08日,河南省郑州市,身着英伦范儿校服的学生。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2014年9月1日,广东顺德,开学第一天,顺德养正学校开学典礼,小学生排队走进礼堂。
(2015-04-14 14:00:51)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