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美军女兵谈拆除塔利班炸弹:像电影一样(图)

华商网-华商报
美军的道路清理作业小组使用特殊的仪器查找阿富汗路面上的简易爆炸装置 CFP资料照片
杨欣 资料照片
杨欣(右)和战友在一起
杨欣(左)闲暇时和战友一起打篮球
杨欣在战友的帮助下训练
新闻背景
13年前,第一批美国海军陆战队队员从巴基斯坦秘密潜入阿富汗,打响了阿富汗战争的地面战。10月26日,美军驻扎在阿富汗境内的最后一支海军陆战队部队以及英国在阿境内的作战部队正式结束任务并撤离阿富汗。英美宣布撤军,阿富汗13年“战事”告终。巴格拉姆空军基地位于阿富汗首都喀布尔以北50公里处,历来为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现在巴格拉姆是美国在阿最大的军事基地,由美国率领的多国部队的上万名士兵驻守。在这些驻阿富汗美军当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是黄皮肤黑眼睛的华裔军人。
28岁的中国福州女孩杨欣就是巴格拉姆空军基地的一名华裔美军。她在2013年1月加入美国陆军,2014年3月奔赴阿富汗战场,在巴格拉姆空军基地服役9个月后将在圣诞节前后回美国。10月30日,她向华商报记者讲述了她的从军经历以及在阿富汗战场的惊险作战。
谈从军
“9·11”促使我扛起枪从军
华商报:身为一个女孩,为什么会想到加入美军呢?
杨欣:我爸妈来美国十多年,我自己在福州老家呆了10年。2009年,父母取得美国公民身份后,我才来到美国。到美国后,我就读了社区大学。2012年底,我路过纽约唐人街的招兵站,于是决定去试一下,然后就参军。
我比较独立,从小就想当兵。小时候经常在电视上看到日本人侵略中国的画面,长大后“9·11”恐怖袭击让我对恐怖分子恨之入骨,这促使我扛起枪加入美军。美国军队的训练非常全面,所有战场上有可能发生的问题都会训练一遍,所以不用太担心安全问题。
华商报:华人要加入美军,都需要什么条件?
杨欣:美国陆军的年龄在17岁-42岁之间,会英文(要求不是太高),因为要通过考试,考试都是英文的,此外还要考体力。首先,在招兵站进行30分钟的考试,考英文阅读和数学。如果考试超过31分(满分100)的话,第二天就会安排去美军基地考试。这个考试要考3个小时,考天文、地理、物理、机械维修等10个科目。10个科目通过4个就可以,其他6个科目是之后选工种的分数,分数越高,选择工种的机会就越多。考试通过后就是体检,体检完了签合同。合同有3年、4年和6年三种。当时,招我的人要我签6年,但我怕不适应,于是就签了3年。
华商报:美军有“紧缺人才征兵计划”,有报道称很多华人为了取得美国公民身份参军?
杨欣:在美军中有很多华人,美国陆军的“紧缺人才征兵计划”确实是一个快速取得公民身份的捷径,加入美国陆军就可以跳过绿卡申请程序,快速成为美国公民,但要求非常高,名额也有限。首先考试分数要高,我有绿卡所以只要31分以上就可以从军。如果没有绿卡,他们必须有正规的身份,如果拿工作签证必须在美国呆2年以上,没有任何犯罪记录,还要是语言或者医疗等专业的特殊人才才有资格参加这个计划。加入美军的第二个星期就可以取得美国公民身份。
华商报:参军后遇到什么困难?
杨欣:我们营有150个人,女生只有16个,就我一个中国人。刚加入美军时,有3个月的封闭训练。当时非常辛苦,我的英文不太好,有个教官有很重的口音,我甚至听不懂他的指令,只能看别人怎么做自己就跟着怎么做,会经常被他骂,以至于中间曾想过放弃。由于我体能很好,在女生中排名第一,另外两个教官又很喜欢中国人,所以在他们的帮助下我顺利毕业。当时,10个人里面一般只有两个能毕业。
华商报:参军后待遇如何?
杨欣:刚参军时听说工资比较高,但是现在每年都在减。我考了中文的特殊语言考试,但从去年3月开始中文不被认为是特殊语言了,之前考过会有每月300美元的补助,现在也没有了。我刚参军时是新兵,工资只有1400美元,现在我是下士,在阿富汗有2500美元。如果结婚了,会有5000美元,这钱包括家庭分居补贴、住房补助等,也就是给你补贴养家。
华商报:美军每天都如何训练?
杨欣:在没有来到阿富汗前,我在美国陆军第10山地师服役,我负责开车,要求必须要会开所有的车。每天7点有一个小时的体能训练,4公里的跑步、仰卧起坐或俯卧撑等。8点回宿舍吃饭,9点半正式上班。中午11点吃饭休息,下午1点半到5点上班。此外,还要去练枪场练枪,我们要会用所有的武器。
谈作战
睡觉时都会把枪放在身边
华商报:在阿富汗服役,都要干什么?
杨欣:2014年3月,我来到阿富汗的基地,这次要呆9个月,12月回美国。我第一次出任务是运送重要物资到别的基地,到了后,一名士兵在搬运物资时被车门撞倒,当时正好塔利班来袭,警报就响了。我背着那个受伤的士兵往防空洞跑。但没跑几步,我就摔倒了,看到我摔倒,其他士兵跑来帮忙扶我们到防空洞。在阿富汗,基地有很多那种石头做的防空洞。
其实,在阿富汗我主要负责爆破、护送重要武器装备等任务。出任务时都是开悍马装甲车,一般半个月出一次任务。
华商报:出任务时,有跟塔利班交火吗?
杨欣:经常会遇到塔利班。出任务时,我们一个车队大概有七八辆车,我开第一辆车,挺危险。
每辆车一般有四个人,一个司机,一个指挥官,车顶上有个枪手,手里拿着M249等武器,此外还有一个士兵做辅助,比如给枪手递子弹和手榴弹等。
塔利班会在路上埋IED(路边炸弹),还有人肉炸弹。有时还会在路上伏击我们。一般情况下,他们开火时,如果我们能开快点过去的话,我们不会还击。如果过不去我们就会还击,但不会停车,因为停下来太危险了,目标会很大。此外,我们的车上都装有防护网,这种网能防火箭弹。
华商报:为什么会安排你一个女孩子开第一辆车?
杨欣:我也很奇怪,就问指挥官,因为是他选的我。他说中国人很聪明,很细心。一般情况下,我只负责开车,随身携带M4步枪,甚至睡觉时都会把枪放在身边。在这个战火连天的城市,只有抱着M4步枪睡才觉得踏实。出任务时会穿防弹衣,上面有6个弹夹,加上枪里的一般会带7个弹夹。
华商报:你刚提到爆破任务,是不是跟电影《拆弹部队》中演的那样?
杨欣:我们的第一辆车离后面的车要有300-500米。我负责看左边,指挥官负责看右边,车顶上的士兵用特制的手电筒照路边,还有专门的探测装备。
塔利班的炸弹不论埋在哪里,都会有破绽的。有的引线露在外面,晚上用手电筒照的话会有反光。就像电影《拆弹部队》中那样,如果是50磅以上的炸弹的话,我们会联系基地的拆弹专家来拆弹,如果是小的炸弹的话,我们车上有个拆小炸弹的机器人,我们可以操控它来拆弹。
华商报:基地一般都戒备森严,塔利班会经常袭击吗?
杨欣:虽然我们的基地是美军在阿富汗最大的基地,但塔利班每隔几天就会来袭击我们,他们大多数火箭弹会被我们的武器击中,在空中爆炸。可也有塔利班装扮成平民混入基地进行袭击的。
去年开始,我们有了新规定,对方没有开枪的话我们不能还击,就算他们手上拿着武器,我们看到的话也不能开枪。即使他们开火了,我们打他们,但是如果他们扔下枪,我们也不能再打他们。因为之前老说我们滥杀平民,我们才有了这么严格的规定。我们现在甚至不准拿枪对着平民,即使他们拿着枪指着我们。其实出任务时,见到很多平民也拿着AK-47或手枪,但他们拿枪不是怕美军,而是怕塔利班。
谈撤军
回到美国后会请假来中国看外婆
华商报:你们基地有没有撤军计划?
杨欣:美国在阿富汗的基地基本上都关掉了,好像现在就剩两个基地了,其中就包括我们的基地,应该是明年撤军吧。5月,总统奥巴马突访我们基地,他说:“这么多军人在这边为美国卖命,我会尽快让你们回家,最晚明年回去,再也不来这个地方了。”大家听后都非常开心,奥巴马还跟每个在场的军人握了手。他这个人是很不错的,他跟我握手的时候还跟我问好,可能看着我是亚洲人吧。
华商报:你们会怎么撤军?会不会贱卖装备?
杨欣:我们现在是最后一批美军,以后就没有美军再来这个基地了。基本上大部分的士兵已经回美国了,现在就留5000人左右继续驻守在这个基地。撤军的话,装备有一部分会运回美国,有一部分会卖掉。
华商报:要撤军了,大家心情怎么样?
杨欣:要回美国了,大家都很兴奋,说一回去就要一起去喝酒什么的,因为在阿富汗的九个月是不能喝有酒精的饮料的,还有可以申请假期到处玩,我个人会申请一个月假期回中国看我的外婆。
谈生活
基地有很多平民开的商店
华商报:不出任务时,每天会做些什么?
杨欣:每天早上6-7点会有晨练,去跑步。在基地,我们每天有很多课程要上,战斗训练、基本训练等,比如遇到塔利班袭击怎么办,车坏了怎么办等等。
华商报:基地的生活方便吗?听说水都是从美国空运的?
杨欣:喝的水都是阿富汗这边的,有段时间阿富汗这边的矿泉水是不能喝的,喝了会拉肚子。于是,我们换了另外的牌子。在基地里,每隔50米都有个房间是专门放水的,可以随便拿。
我们住的是5人间,基地有很多平民开的商店,能买到日用品,生活很方便。餐厅有很多食物,食物挺好的,但是不适合我,我喜欢吃中国餐,但那里面都是汉堡、热狗、炸鸡什么的。想家的话,在基地可以免费往家里打电话。
华商报:你们跟阿富汗平民的关系怎么样?
杨欣:很多人说阿富汗平民很讨厌美军,我感觉不是这样。出任务时遇到阿富汗的小孩,虽然他们不会说英语,但是他们会对我们笑,很友好,我们则会拿出糖果、食物分给他们吃。大多平民觉得美军在保护他们,但也有些平民仇视我们。撤军后一些基地关掉了,当地会有上万平民失业。
华商报:三年合同到期后,对未来有什么计划?
杨欣:我想继续再签三年,休息一年后准备再上战场,有可能去叙利亚或到伊拉克去打击极端组织“伊黎”,去战场的话有利于我的晋升。从新兵到下士每半年晋升一次,下士以上就要考试和训练,累计分数达到550分就可以申请学校,毕业后就成了中士。我的目标是当新兵训练营的军官。退役后,我还可以继续读大学。美国政府会给钱让继续读大学,都是免费的,有5万美元的学费补助。
(原标题:华裔姑娘的阿富汗“战事”(图))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