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肉充牛肉”? 原来是栽赃

新华日报

“大丰市区黑心店铺内惊现老鼠肉,倒胃口!”10月28日深夜起,揭露“老鼠肉冒充牛肉做汤”的图文与视频,在微信朋友圈和多个网站疯传。昨天下午5点,上传在腾讯网的视频播放量达14万,当地鹤鸣亭网站的相关网帖阅读也过万。“受害者”在2分37秒的视频中,展示误食的老鼠肉,并在帖子中公开了外卖店家照片和电话。场面真实恐怖,激起网友谴责。
唯美“投诉”让人生疑
“大丰,美丽的二卯酉河由东至西穿流而过,岸边的垂柳下、鹅卵石铺就的小径蜿蜒绵长……美丽而动人的海边城市,如画、又如歌。可是,美丽的背后总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音符,2014年10月28日的深夜,我经过工农路桥东路北的‘沙县小吃’店时,接到老婆通知,让我购买‘当归牛肉汤一份’、‘蒸饺一份’。回家后,老婆刚喝了一口牛肉汤,‘哇’的一声吐出来,并问‘这汤什么味道?’下面请各位看视频——”
这是视频前的“引子”。看完开头,记者已经心生疑惑:刚喝了老鼠汤的人,哪有闲情逸致写抒情体?而配图——一盘被剥了皮的幼鼠,也隐见右下角浅蓝标识。上网一搜,该图来自2013年1月温州宝宝论坛,连原标识都没去干净。
视频是家庭场景,未出现脸部的男子先说“蒸饺馅不知道是什么东西,都馊了”。又挑起“牛肉汤”的肉说,“吃一口吐掉了,这个肉就是老鼠肉。”他的“悲惨遭遇”,引起网友对无良店家的一片声讨。
店主称“被人陷害”并报警
循着门店上的电话,记者联系到被曝光的大丰市工农路沙县小吃店两位福建小老板。“28日深夜看到微信,一夜没睡。”廖启坚说,29日早上,他们俩兵分两路。郑登铭去店里,他到“名都广场”物业调看监控录像,发现28日中午11点多,有人在门口拍店招,“肯定被人算计了。”郑登铭则告诉记者:“7点多赶到店里时,大丰市卫生监督所已来人检查了。”
“28日深夜看到微信里的视频后,29日一早,我们就上门突击检查,里里外外查个遍,没发现老鼠肉。”下转4版
上接1版 市卫生监督所长王琦萍昨对记者说,“不放心,中午又复查一遍,也没新发现。建议他们报警。”
“警察是10点多到的,做了登记,让我们继续寻找证据。”小郑长叹一声,“生意明显受影响,过去一天要做一两千块,现在只有百十块,人家骂我们是‘老鼠店’‘黑店’。”
“冤啊!”小廖说,28日晚上店里就没卖蒸饺,而且牛肉汤一直用牛肉粒,但视频中的肉是切片的。“如果放老鼠肉,哪来那么多老鼠?天天见面的老顾客分辨不出?”他说,大丰市区叫“沙县小吃”的有十多家,品种、外卖包装差不多,凭什么栽赃我家?
视频造假者的“生意经”
“老鼠肉”视频谁传的?记者点开腾讯网,发现上传者为“江浙沪承兑1333798xxxx”。盐城地区手机。记者以做“曝光地沟油饭店”视频为名,拨打该号码,自称“汪总”的接听后问,“要做什么样的?”
“‘老鼠肉’就很好。”汪总听后得意大笑,影响大吧?微信、论坛全方位传播,今后谁还敢到这家店吃饭?想想都恶心哦!
“吃老鼠肉的人是你吗?”“怎么可能?”他不无自傲地说,他相当于导演,手下有演员、摄像、制作,一个团队,干活很快。“就说拍‘老鼠肉’吧,28日晚从外面买‘道具’回来,拍摄、剪辑、制作,连夜上传,只要4个多小时。收人家1万块钱,点击十几万,不贵吧?”
“付费‘人家’是大丰人吗?”汪总王顾左右而言他,不能让付费人吃亏。
“鼠肉与牛肉品相肉质不同,为何不说是马肉、驴肉?”记者故意问。“外行吧?说马肉、驴肉甚至猫肉,都会有人去吃,都达不到宣传效果,而说老鼠肉,谁敢吃?说出来都想吐。那家店出丑了,下午已经关门了。”他踌躇满志地说,读过几年大学,文化有一点,策划懂一点,你看视频开头的话多么优美有文采,这叫铺垫,还有视频中有个女人用大丰话叫“恶心人”,也是我特地加进去的,让人觉得很真实。
“指牛为鼠,不怕人举报?”他胸有成竹回答:“怕什么?大丰人咋想到我会在盐城?即使公安找,我说‘判断失误’罢了。”
他给记者开价,拍发3分钟地沟油视频3万元,先打50%定金,播出后付30%,达到5万以上点击率再付余款。“我们可派人戴眼镜式针孔摄像机进对方厨房偷拍,还会从阴沟里掏一些脏油,加进画面中。”
昨天,记者把暗访情况通报大丰市城北派出所副所长宗锦卫。他说,涉事沙县小吃老板已到所里做了笔录,下一步要向市局汇报,争取立案。这个见利忘义的汪总团队,事实上已触犯法律底线,成为罔顾事实的造谣栽赃者。
本报记者徐冠英林培
(原标题:“鼠肉充牛肉”? 原来是栽赃)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