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

国际睡眠日|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有科学依据吗?

新浪科技综合

关注

来源: 原点阅读

今天是3月21日,国际睡眠日。

睡眠是人体的一种主动过程,可以恢复精神和解除疲劳。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三项健康标准,睡眠对于我们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

梦游

午夜时分,你的大脑、身心都处于无意识状态,你进入了深度睡眠阶段,整个身体处于放松状态,大脑中出现极缓慢的 δ 波。(δ波是脑电波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持续时间长于1/4秒。成人的δ波只在睡眠时出现,如果非睡眠时出现,则属异常。)此阶段的睡眠对人体颇为有益:生长激素产生,细胞得以修复。

然而,并不是人人都能睡得很好。

在深度睡眠阶段,有些人经常做出清醒状态下的举动,尤其大脑尚不能抑制行为的小孩,很容易梦游、做噩梦,甚至尿床。

梦游只发生在非快速眼动睡眠阶段,是因为大脑信息传导出现了混乱。深度睡眠时,大脑对肌肉发出的指令被抑制性神经递质 γ-氨基丁酸所抑制,以避免无意识的行为, 如伤到自己或他人。

如果 γ-氨基丁酸抑制无效,处在深度睡眠阶段的人就可能进行各种梦游活动,如走动、呓语等。如果被叫醒,梦游者通常也很困惑,对发生的事情毫不知情。这种抑制无效的现象多发生在儿童身上,因为儿童深度睡眠时间较长,大脑中缺乏足够的 γ-氨基丁酸。儿童产生这种抑制神经递质的神经元尚在发育中。

西班牙托雷多国立截瘫医院的安东尼奥·奥利维罗(Antonio Oliviero)称,如果儿童没有足够的 γ-氨基丁酸,睡眠时运动神经元仍然发出指令让肢体移动。成人梦游可能是由于 γ-氨基丁酸抑制系统没有充分发育,这可能与基因有关。梦游是遗传的:同卵双胞胎中有一人梦游,另一人通常也会梦游。

另外,深度睡眠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有研究指出,经常性的梦游与失眠、发热、压力大、服用药物有关,尤其是镇静剂、安眠药、抗精神病药、兴奋剂、抗组胺药以及睡眠药物。报道称有人在服用常见的安眠药后在梦中吃东西、开车等。遇到梦游者怎样处理最好呢?轻轻地将他们领回床,盖好被子。很可能第二天早上他们什么也记不起来。

进入梦乡

如果你晚上 11 点左右睡着,到中午 12:30,大脑将进入 1.5 小时的慢波睡眠,然后进入快速眼动睡眠,并开始做梦。

你可能有这样的经历:半睡半醒之时,大脑中浮现出像梦一样的小片段,这些片段在头脑中一闪而过。这种现象很正常,或许就是人们常说的“清醒梦”。

梦主要发生在快速眼动睡眠阶段,每 90~110 分钟重复一次,持续时间为 10 分钟或更长,并逐渐加长直至醒来。(快速眼动睡眠期 又叫做异相睡眠, 也有人把它叫做积极睡眠 (active sleep),是指在睡眠过程中有一段时间,脑电波频率变快, 振幅变低, 同时还表现出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肌肉松弛, 最奇怪的是眼球不停地左右摆动。)

在快速眼动睡眠阶段,大脑中负责情感的杏仁核和负责记忆的海马体异常活跃。于是,我们开始做梦。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梦是对未来的预示,对过去的重现,还是欲望被压抑后的显露?是大脑在解决问题,还是清理情感精神垃圾?这些问题自古有之,科学家们仍众说纷纭,尚无定论。

弗洛伊德认为梦是通向潜意识的通道,他认为梦反映了人们被压抑的欲望,不过这一点尚未得到研究证实。

神经科学家们一度认为梦不过是无意义的神经元活动的结果。他们认为梦是睡眠时神经元活动的结果,通常与快速眼动睡眠有关,该阶段受脑干中与唤起有关的脑桥的控制。有一种说法认为,由于脑桥过度兴奋,存储在大脑中的记忆变得活跃起来,脑电活动也会不时出现,于是大脑中就产生了不合逻辑的画面与情节。

有科学家认为,梦可能是快速眼动睡眠阶段大脑频繁活动的结果。的确,有研究表明快速眼动睡眠阶段大脑活动与清醒时一样活跃。也有研究表明:梦有助于大脑加工和存储以往的经历。

在快速眼动睡眠阶段,最近获取的信息会得以强化并形成记忆,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我们会梦到近期的经历。快速眼动睡眠似乎对巩固新的行为动作有重要作用。

因此,梦或许会带有某种目的,或传递某种有意义的信息。与此相关的一种说法是,梦的功能是删除不必要的记忆,为大脑减负,类似于在电脑上运行碎片整理工具。也有专家认为,梦是一种思考的原始形式,与潜意识或精神思维有关。

目前的科学研究表明:梦是大脑化学物质及近期记忆的结果,并非伪装的欲望爆发的结果。也有科学家认为,或许我们应该先研究人的思想,才能理解人为什么做梦。人有个体差异,梦亦如此。梦确实会传递某些情感信息,但未必是弗洛伊德所认为的原因及方式。

刻意回避的想法会在梦中重现吗?弗洛伊德曾这样认为,对于330名大学生的梦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弗洛伊德可能是对的。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丹尼尔·M。 韦格纳(Daniel M。 Wegner)与同事做过一个实验:睡觉前让被试大学生回想一个熟人,再用 5 分钟的时间做 3 道思维训练题中的一道;实验总共分 3 组进行。第一组主要回想一个熟人,第二组刻意回避对熟人的想法,第三组不回避任何想法。次日早上,被试者记录下他们所做的梦。研究发现:第一组比第三组更容易梦到熟人,并且刻意回避对熟人想法的第二组最容易梦到熟人。一种解释是刻意回避的想法可能在梦中重现,因为前额皮质不太活跃,大脑不容易将其忘记。韦格纳认为,正如弗洛伊德所言:梦中的内容都是那些在白天一闪而过的事。

睡眠不足意味着做梦多

大脑好像有记录似的:一旦缺觉少梦,则下次睡觉时会做更多的梦,有时甚至是噩梦。该现象被称为快速眼动睡眠反弹,并得到了研究的证实:研究者将进入快速眼动睡眠阶段的被试者叫醒几次后,被试者想要进入快速眼动睡眠的欲望随之增强,一入睡便进入快速眼动睡眠阶段,跳过了其他睡眠阶段。

发表在《睡眠》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加拿大蒙特利尔圣心医院的梦境与噩梦实验室主任陶尔·尼尔森(Tore Nielsen)指出每晚缺少30分钟的快速眼动睡眠会导致次日晚该阶段睡眠增加 35%,受试者快速眼动时间从74分钟跳到了100分钟。尼尔森还发现梦的强度随着快速眼动睡眠的剥夺而增加。那些只有大约25 分钟快速眼动睡眠的受试者,给他们的梦境质量打分在 8~9 分之间(1 分是完全不活跃,9 分是非常活跃)。

多数人对快速眼动睡眠被剥夺及随后的反弹并不陌生,酒精和尼古丁对快速眼动睡眠均有抑制作用,降压药及抗抑郁药也是如此。所以,如果不想沉浸在奇异的梦境中,就要少抽烟喝酒,尝试规律的睡眠吧。

作者:[美]朱迪·霍斯特曼

翻译:李庆学 等

图源: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辑:张润昕

据媒体援引消息人士报道,软银集团曾探讨过对美满电子科技(Marvell Technology)进行潜在收购。

【古巴外长谴责美军打击所谓“贩毒船”是“法外处决”】古巴外长罗德里格斯5日在社交媒体发文,谴责美国军队在加勒比海和太平洋国际水域持续对所谓“贩毒船”实施武装打击,称此举是“法外处决行为”。 罗德里格斯说,美军行为严重违反国际法和人权,持续威胁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和平、安全与稳定。他说,美国政府一方面非法且无差别地动用武力,另一方面却未能解决非法毒品走私进入美国这个根源问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首个神经技术伦理建议书】当地时间11月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员国正式通过首个面向全球的神经技术伦理准则性框架《神经技术伦理问题建议书》,其确立的关键保障措施将确保神经技术用于改善最需帮助人群的生活,同时避免损害人权。官方公报说,神经技术包括可直接与神经系统交互以测量、调节或刺激神经系统的工具。该技术在医疗领域前景广阔:脑深部刺激可缓解抑郁症、帕金森病症状;脑机接口让残障者能通过意念控制假肢或沟通交流。

据媒体援引消息人士报道,软银集团曾探讨过对美满电子科技(Marvell Technology)进行潜在收购。

【古巴外长谴责美军打击所谓“贩毒船”是“法外处决”】古巴外长罗德里格斯5日在社交媒体发文,谴责美国军队在加勒比海和太平洋国际水域持续对所谓“贩毒船”实施武装打击,称此举是“法外处决行为”。 罗德里格斯说,美军行为严重违反国际法和人权,持续威胁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和平、安全与稳定。他说,美国政府一方面非法且无差别地动用武力,另一方面却未能解决非法毒品走私进入美国这个根源问题。

热门评论

沙杯守财奴 1
💤💤💤
河南
回复TA

undefined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
查看2条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