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的苏州河|杨青:记忆不可复制,当下亦值得
在苏州河42公里岸线贯通之际,澎湃新闻·视界邀请6位摄影师,以一周时间观察流经上海城区的六段改造岸线,黄浦、虹口、静安、长宁、普陀、嘉定。通过图与文,我们看到苏州河中的新与旧,改变与坚守,个人与群体。

最值得的是当下
杨青/闵行区群众艺术馆-专职摄影干部







推动这个时代奋进向前的永远是“情怀”,还记得小辰光外婆会唱到,摇啊摇摇到外婆桥,三斤胡桃四斤壳,切侬额肉,还侬额壳……然后走走停停就来到了苏州河畔。这次用摄影记录黄浦段的苏州河,来了几回,夜拍日拍,似乎想抓住儿时丁点儿的记忆来复制回忆,可猛然发现政府项目“一条河,一座城”让苏州河变得如此不一样,美丽、干净、和谐。走着,拍着,和记忆中的那条河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让周围的居民有了更大空间:在九子公园舞动身躯,小朋友放学了还有片刻放松的乐园,过往路人在竹林之中感受一呼一吸的快感,岸边飞鸟亭展现独有的三角艺术构成——更多的公共空间为市民所享受并沉醉在其中。这些无疑是属于这个时代的幸福,珍惜当下,人间很值得。

九子公园旁的竹林。

九子公园锻炼的老人。

九子公园小孩与雕塑握手。


八号桥艺术空间三楼的空中健身房。

八号桥艺术空间。


穿梭一段又一段桥之间
仿佛不同岛屿的对话
游离的
消逝的
肆意而自由
噗通 噗通 噗通
原来是那河里的鱼儿在嬉戏
滴答 滴答 滴答

【后记】
与磅礴的江水不同,苏州河曾与在周边生活的人们息息相关,她承载过居民家中一部分生活空间的功能,也曾担负过许多人的买卖生计,是一些人漂泊的住所,也是工厂倾泻废弃物的出口……熙攘、繁忙、杂乱甚至肮脏;然随岁月变迁,城市功能改造提升,她亦要转变,试图成为更多人走进和了解上海的“会客厅”。
有人怅然,那些留在时光里的气味注定要被带走;有人怀想,她的更新会带来新的气象; 也有人想得通透,新的东西终会成为旧的记忆……哪怕是同一条河流,同一段河岸,在每个人眼里都是不同的,河流则包容了这份差异性。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1102288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