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锦江3.0

成都商报

关注

原标题:锦江3.0


当古蜀王开明九世徙治成都时

他一定不会想到

这座因水而兴的平原城市

在几千年后将再次因河流焕发新的生机

不过这一次

当上主角的河流不是岷江

而是锦江

几千年的悠悠岁月中

锦江从护城河到景观河

如今开始了“第三次转型”

↓↓↓

7月11日

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最新消息

《锦江公园总体规划》编制完成

在新的蓝图上

不止有水与绿色的相互交织

人与河流也将产生频繁互动

崭新且源源不断的生命力将被激发出来

千年锦江就要流淌成一条“生态河”

浸润蓉城大地

你问成都,锦江是什么?西汉时杨雄在《蜀都赋》中说的“两江珥其市,九桥带其流”是锦江,唐代时杜甫吟出的“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也是锦江。诗句脍炙人口,但很多人都不知道这条流淌千年的河流,经历过两次转型蜕变。

为了抵御南诏入侵,唐代时,高骈筑成都府罗城,修建护城河。在郫江上游筑縻枣堰导流,使府河北流东行,在城东折向南行,与南河在合江亭相汇,形成如今“两江环抱”的样子。

自此

绵延二百里的锦江

从润泽百姓的河流成为守护成都人的

护城河

最初,府河、南河“两江并流”↓

后来的“两江环抱”↓

城墙外即是锦江↓

那时,锦江盛,城市兴。

锦江之上“蜀麻吴盐自古通”,河运航道盛极一时。“水程通海货,地利杂吴风”,琳琅满目的海外商品让大历十才子卢纶颇为心动,在这里海淘一番。航运繁盛,小商小贩们嗅到商机,蜀锦、蜀绣、蜀笺、蜀酒常常卖断货。到了宋代,“灯、花、蚕、锦、扇、香、宝、桂、药、酒、梅、桃符”,十二月市也搞得红红火火。

即便是到了元代,意大利青年马可·波罗站在安顺廊桥上时,仍慨叹,“商人运载商货往来上下游,世界之人无有能想象其盛者”。

十二月市微缩景观↓

直到上世纪70年代,古佛堰改造后锦江由于水量减少彻底断航。断了航,也断了水的生态,加上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膨胀,农业和工业用水急剧增加,锦江污染严重。1985年,龙江路小学学生给市长写信,呼吁“救救锦江”。由此拉开锦江的第二次转型。

1981年的锦江↓

为了“濯锦清江万里流”,1994年6月,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作为“一号工程”全面启动,防洪、治污、安居、绿化、文化、管网,4年的时间,“濯锦江边两岸花”得以实现。1998年11月,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获得了联合国“人居奖”。费孝通写下的“锦江春色回天地”,成了府南河的美丽注脚。

摘掉“腐烂河”的帽子

锦江成为了成都地图上一条翡翠项链

流淌成一条景观河

但锦江若仅仅是作为景观河存在

或许难以配得上那些脍炙人口的诗文

也与正迈着大步向前发展的城市显得疏远

于是,规划建设锦江绿道是序幕

如今提出打造锦江公园

正式拉开了锦江的第三次转型

此次转型,提出了将锦江从景观河转为“生态河”的转型目标。成都,将再次书写因水而兴的城市故事——《锦江公园总体规划》明确提出,成都正处于建设公园城市、打造世界文化名城的关键时期,我们再次聚焦锦江,进入“锦江3.0”,全力建设锦江公园,打造成都最具代表性的城市名片。

“锦江3.0”是什么?

《规划》开篇便提出

一个“蜀都味、国际范的都市滨水公园”

范围是覆盖绕城内共长48公里的锦江河道和7个区,总体结构为“一带、一核、十二景区”,单从这二者来看,都能看出这是一个大动作。

但转型远非划片而止,如何具体地迈出转型的步伐是更为实际与重要的。

城市河流的转型在很多伟大的城市都发生过,伦敦的泰晤士河将高品质的滨水景观无缝融入城市,将文旅资源汇集起来,策划大量城市活动,成为了一部“伟大的流动的历史”;巴黎的塞纳河将滨水慢行系统和服务设施完善,借用名桥策划两岸的景城互动,策划游船航线,串联起城市最具代表性的地标和公共建筑群,成为世界顶级的文化艺术黄金走廊……

锦江的步伐怎么迈出?除了这些经典案例,历史可借鉴——锦水濯锦,薛涛制笺,丝管纷纷……当人文生态与绿色生态复合后,锦江所承载的内涵也更丰富。多元的消费场景、美好的生活场景,吸引人们前来、留下,人与河流的不断互动中激发出的源源不断的生命力,也将反哺锦江。

于是,在结合城市实际的基础上,成都在此次的《规划》中,定下了建设锦江公园的这六个步伐——

治水筑景

形成开阔滨水空间

锦江公园首先将聚焦水环境治理,通过综合手段提升水环境质量,同时深度挖掘沿线空间资源,增加城市开敞空间,以五大方式实现开敞空间串点、连线、成网。

通过“车退人进”,增加约21公顷的滨水空间,再通过绿道、林荫道、特色街道等慢行系统进行有机串联,加上增绿添彩与驳岸空间的改造,最终营造出锦江公园的生态大环境。

交通重组

形成慢行通道网络

慢行通道网络对于滨水空间来说是不可或缺的,此次锦江公园也提出了要打造绿色慢行网络,形成“一带一环两岛”的“慢行天堂”。 

“慢行天堂”如何形成?锦江沿线将全面进行一体化慢行设计及改造,同时通过大力推动轨道交通建设、增加公交资源实现“车退人进”的总体目标。此外,锦江公园还欲沿锦江东岸布置长度为7公里的自行车专用道。

业态升级

形成多元活力场景

为了激发锦江的新活力,实现锦江的可持续发展,锦江沿岸将打造以文商旅体融合发展的消费新场景,实现绿色生态价值转化。

业态升级后,锦江沿岸将形成“活力、人文、文创、时尚、印象、艺术、商务”7个主题特色段和“都市亲子休闲区”“极限运动区”等21个功能分区。

“老牌”香香巷、祥和里等街区也将被植入新兴消费业态,成为更有活力的特色文商街区。

滨水第一界面还将形成“九馆九中心”的公共服务设施,一大批博物馆和文创中心将在锦江两岸互相呼应。

亮化增辉

形成特色城市风貌

打破千城一面,需要有特色的城市风貌。锦江公园建设中将分段分级整治范围内48公里的沿线滨水建筑风貌,由北至南呈现现代川西、创新科技、城市记忆、蜀韵典雅、生态宜居、国际时尚的滨水风貌。 

塞纳河的“一桥一景”也给了成都灵感。锦江公园欲以500-800米一座桥梁为标准,提升现状及规划新建桥梁72座,将桥梁作为艺术品打造,营造富有特色的城水文化氛围。 

此外,两江环抱区域也将通过景观照明提升,形成14个标志性节点,点亮月下锦江。不出意外,成华公园—合江亭段将引进沉浸式话剧、音乐剧等夜间文化艺术项目,开发锦江夜游、博物馆夜游等都市夜游项目,成为成都夜生活集聚区示范段。

品牌策划

形成全线文旅走廊

建设锦江公园,也是成都建好“三城三都”、打造世界文化名城的契机。锦江串联起的4片历史文化街区、9片历史文化风貌片区以及34条特色街道,将形成博物馆式、主题公园式、文创产业园式、旅游街区式等多种展示方式,并组合成9大文旅主题游线,让人一览成都美。

文旅走廊中当然还有活动加持,锦江公园将依托锦江两岸开敞空间策划“美食节”、“夜游锦江”等12大城市事件以及31处网红打卡地,一大波城市IP即将来袭。

社区治理

形成开放公园街区

锦江公园作为体验公园城市的魅力佳境,当然要让人有美丽宜居的感知,而社区是城市的最小细胞。因此,锦江两岸将进行拆围增绿,并通过打通滨水纵向通道,实现10分钟步行进入核心景区的宜居体验。那些脏乱拥挤的背街小巷也将得到整治,以此提升街区街巷“微循环”功能,形成畅行的社区公共开放空间。

《规划》还提出要将桂溪街道益州社区、大慈寺社区、九里堤北路社区及新桥、望平社区建设为国际化示范社区。 

每一步

都对应着一个目标

治污、交通、商业、景观、文旅、宜居

步伐交错

让水与绿色交织,让人与河流互动

让锦江转向“生态河”的新角色

在推进生态价值转化

构建多元化的消费场景

利用城市特有的文化底蕴

让企业和项目更有生命力的这个过程中

锦江找到新生机,焕发光彩

正如克利夫·芒福汀在《绿色尺度》中所说的

水与绿色的再生

也将造就城市的再生

······

红星新闻记者 尹沁彤 周霖

图片来源:VCG、IC photo、四川省情网、《锦江公园总体规划》

编辑 周霖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