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诉讼、掌上办案?中国移动微法院总入口正式开通(多图)

21世纪经济报道
指尖诉讼、掌上办案?中国移动微法院总入口正式开通(多图)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王峰 北京报道
3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在宁波召开移动微法院试点推进会。会上,中国移动微法院全国总入口小程序正式开通,最高人民法院对移动微法院下一步试点推进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
中国移动微法院总入口是全国法院领域内唯一的全国性移动电子诉讼平台入口。总入口小程序能够跳转进入各省微法院小程序。

(中国移动微法院有了总入口)
2018年4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信息中心牵头成立全国联合项目组,以“宁波移动微法院”为样本,建设全国法院移动电子诉讼平台。2018年9月10日,浙江正式向全省法院推广使用。
截至目前,浙江移动微法院访问量已超过2855万人次,日均访问量超过15万人次,办理案件64万件,送达41万件次,一审民商事案件平均审理用时减少1.64天,执行案件平均执行用时减少2.28天。
自今年4月1日起,最高人民法院将把移动微法院试点范围从浙江扩大到北京、河北、辽宁、吉林、上海、福建、河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青海12个省(区、市)辖区内法院。

(使用移动微法院首先需要身份验证)
据介绍,微法院拥有手机立案、案件查询、电子送达、远程调解、移动庭审、申请执行、微信交费等20余项功能,提供一站式、便捷化、智慧型的移动服务体系,实现了指尖诉讼、掌上办案。
微法院小程序连接科技法律,为当事人和法官搭建一个专属沟通空间——“掌上法庭”,提供与微信相似的沟通体验。
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法院在经验介绍中提到,微法院的应用推广扩宽了外出人群参与诉讼的新渠道。截至2019年2月底,全院被告缺席率从35%下降至13%。微法院提供线上全流程办理,为身处异地或交通不便的当事人提供了指尖诉讼的便利。

(移动微法院的审判公开分为当事人端和代理人端)
面世以来,微信小程序在短短两年内,已覆盖超过200个细分行业。过去一年,小程序日均用户使用频次增长了54%,一年提供了超过1000亿人次的商业和政务服务。截至2019年1月,已上线3万个政务类微信小程序,为9亿多用户提供了友好的政民互动、高效的办事体验。
腾讯智慧法院项目团队作为全国联合项目组技术总负责,在最高人民法院的指导下起草了《移动微法院标准化建设指南和技术规范》。
目前,各地法院在微信平台上开发了多种移动法院小程序,带来诉讼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使用功能的不统一。中国移动微法院总入口的推出,将打造标准化的移动微法院产品。
根据司法流程,微法院设置立案、审判、执行三大基本模块。采取一功能一模块的设计,各应用单位可根据自身需要,开发增挂个性需求模块。系统接口实现标准化,方便与各法院办案系统对接,能够迅速推广应用。
截至目前,浙江全省法院累计有15801名法院工作人员(其中员额法官4073名)、105530名当事人和24672名律师在移动微法院实名注册。平台访问量已超过2855万人次,日均访问量超过15万人次,办理案件64万余件,占同期收案总数32.87%,送达41万件次,一审民商事案件平均审理用时减少1.64天,执行案件平均执行用时减少2.28天。
(编辑:陈洁)
(本文来自于21财经)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