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了解种族问题看不懂《绿皮书》

齐鲁晚报

《平等之路:美国走向种族平等的曲折历程》[美]迈克尔·J.克拉曼 著石雨晴 译中信出版集团

▲ 电影《绿皮书》里,黑人钢琴家被白人餐厅拒绝

▲ 罗莎·帕克斯拒绝让座的公交车引发了蒙哥马利公交车抵制运动

▲ 1956年,一名警官在车站放置隔离标志,牌子上写着“白人专用候车室”
《绿皮书》中描述的上世纪60年代,正值非洲裔黑人的民权运动的火热时期,美国南部的城市正是这场运动的腹地。在这个关键时期,最高法院在种族问题上也做出了最为进步的改变。哈佛大学终身教授迈克尔·J.克拉曼在《平等之路:美国走向种族平等的曲折历程》中有着细致全面的描述。
1955年12月5日,亚拉巴马州首府蒙哥马利,黑人为抗议自己在城市公交上遭受的羞辱待遇,决定不再搭乘。这一联合抵制持续了整整一年,它向世界宣告,南方普通黑人已经受够了当前的种族现状,并做好了反抗准备,即便这样会令个人陷入极端艰苦的状况。
用组织者的话来说,该行动标志着“南方黑人从奴颜婢膝、消极服从向团结、无畏、心怀希望的转变”。黑人在组织实施该抵制行动时展现的技能、毅力和勇气否定了南方白人对黑人无能、懒惰、怯懦的刻板印象。蒙哥马利的白人从未见过黑人“能有纪律地组织起来,真正做成什么事情”,因此“被他们所展现的决心和勇气深深震撼了”。同样深受震撼的还有那些在白人刻板印象影响下认同他们观点的黑人。
到1960年,此类抗议活动突然呈爆炸式增长。南方的年轻黑人与同情他们的白人一道,以各种安静的形式抗议示威,“坐”在餐厅、便餐馆及图书馆内;“站”在电影院内;“跪”在教堂内;在沙滩上“涉水”。抗议者有的被义务警员痛殴,有的被番茄酱浇了满头,有的被点燃的烟头烫伤。总计约有7万人参与了此类抗议示威行动,差不多4000人被捕。
1961年末,南方基督教领袖会议在乔治亚州奥尔巴尼市开始了大规模的示威游行,该活动持续了将近一年。当地警长劳里·普利切特直到示威结束一直保持着克制,累计和平逮捕了数百示威者。经过奥尔巴尼市的失败后,该组织领导层开始寻找下一目标城市,他们选中了伯明翰。
在1963年春天,他们的策略奏效了,电视台和报纸都播出或刊载了警犬向毫无反抗的示威者发动攻击的图像,其中一张照片让肯尼迪总统都公开表示反感。报纸称这些暴力是“国家之耻”。市民们称他们“感到了无以言表的愤怒和羞愧”,要求政治家采取“行动,立即终结伯明翰的野蛮残暴行为”。10周内,该示威活动引发的连锁反应影响了一百多个城市。
民意调查显示,伯明翰事件前后,认为民权是美国国内最紧迫问题的美国人从4%飙升到了52%。肯尼迪总统也登上国家电视台,宣布民权是“与宗教圣典一样古老,与美国宪法一样清楚的道德问题”,并彻底修改了他早前的民权提案。
随着民权运动的深入开展,最高法院在种族问题上也做出了最为进步的判决。1963年5月,伯明翰示威游行因暴力而告终,同月,最高法院的法官们暗示将采取新的废除种族隔离政策,并警告称,“在8年前看来也许执行条件还不充分的”废除种族隔离计划已到了该真正执行的时候。在这个时期,最高法院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支持少数族裔反抗其压迫者。大法官们之所以这样做其实是听从了国会和总统的领导,而国会和总统的态度又反映出了民意在种族问题上的转变。
上世纪60年代中期,民权运动达到高潮,过去的半个世纪里,因种族引发的私刑绞死和州政府支持的种族隔离已基本根除,公共设施和工作场所的种族隔离也已显著改善,但变化多端的社会及政治局势也影响了种族关系进步的脚步。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