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评论内容

说说你的看法

光追甜点显卡 RTX 2060评测:比GTX 1070强多少?

消消乐
新浪游戏正文页

光追甜点显卡 RTX 2060评测:比GTX 1070强多少?

2019-01-14 16:15 游民星空

0

  去年9月中旬,自采用Turing架构的GeForce 20系列旗舰RTX 2080Ti和准旗舰2080首秀之后,NVIDIA的光线追踪家族一直有条不紊地扩展产品线。去年10月16日RTX 2070发布,与当时尚在市售的GTX 1080有相似的性能和更高的价格,再加上“70”级显卡首次使用“106”芯片,这些使得RTX 2070颇受争议。直到本月7日,同样搭载了TU106的RTX 2060面世,从这两款产品上终于可以窥晓光线追踪时代NVIDIA的全新芯片格局。

  如同GTX 1060那样,首发的RTX 2060仍然是6GB显存192bit的位宽,售价为349美元(约合人民币2359元左右)该卡将于1月15号正式上市,要知道GTX 1060 Founders Edition刚上市售价则为299美元,那么贵了将近60美元(约合人民币405元)的RTX 2060,比GTX 1060多了些什么?

  而今天也是RTX 2060评测正式解禁的时刻,RTX 2060究竟值不值得买,一切还得看它的具体表现,好了,废话不多说,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评测,来看下加入光追的XX60显卡,还是不是人们心中的甜点吧!

  去年9月中旬,自采用Turing架构的GeForce 20系列旗舰RTX 2080Ti和准旗舰2080首秀之后,NVIDIA的光线追踪家族一直有条不紊地扩展产品线。去年10月16日RTX 2070发布,与当时尚在市售的GTX 1080有相似的性能和更高的价格,再加上“70”级显卡首次使用“106”芯片,这些使得RTX 2070颇受争议。直到本月7日,同样搭载了TU106的RTX 2060面世,从这两款产品上终于可以窥晓光线追踪时代NVIDIA的全新芯片格局。

  NVIDIA过往历代显卡中,从Kepler架构的GeForce 600开始,“80”显卡开始采用104芯片,而“70”则与前者是同一个娘胎生的,它基本都是由完整的104削减一部分单元得来。因而在用户的潜意识里,两者也属于同一个级别的产品,只是后者稍微弱一点,价格便宜些,作为“80”的一个经济型次选而存在。但GeForce 20这一代格局已经完全改变,RTX 2070转而采用完整规格的TU106,这意味着它将独立出来成为中高端的领头羊,而不再与采用TU104的RTX 2080沾亲带故。

  你可以认为“70”降格了,也可以说TU106芯片升格了,这些不在本文讨论之列。话说回本文的主角RTX 2060,下面是读者喜闻乐见的显卡规格参数对照表,笔者在其中列出了RTX 2060最重要的三个参考对象:RTX 2070、GTX 1070和GTX 1060 6G。

  无论RTX 2070如何,相比上一代同等定位的GTX 1060,RTX 2060的纸面采参数提升还是比较可观的:

  对图像渲染能力影响最大的两项——流处理器和纹理单元已经与GTX 1070持平,负责将光栅化像素填充的ROPs少一点,显存位宽依然是192bit,但得益于强大的GDDR6显存,相信这一段速率也不会比GTX 1070逊色,RTX 2080的显存位宽已经远远超过后者。

  RTX 2060比GTX 1060 6G强多少,与GTX 1070又孰强孰弱,这些用户最感兴趣的部分我们将在下文的游戏测试对比中揭晓。


GeForce RTX 2060 FE版,即公版

RTX 2060架构规格解析:

  在开始测试之前,为了让用户对RTX 2060和RTX 2070的关系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我们先对两者芯片架构以及芯片之间的关系做一番介绍。


完整的TU106架构图

  前面说到,RTX 2070不再是RTX 2080的削减版,自GTX 770之后再一次拥有规格完整的芯片,TU106也因此从原来106所属的主流游戏级(中端)芯片升格成了中高端。

  TU106原生集成了108亿晶体管,这是106级别的芯片首次破百亿。它拥有2034个流处理器,64个ROPs单元,144个纹理单元,显存接口也是106级别历史上首次达到256bit。NVIDIA一直将除了旗舰以外的显存通道控制在256bit之内,因为它对芯片良率和PCB所需层数有很大影响。


GeForce 20系列的SM架构

  SM是NVIDIA GPU架构的基本构成部分,NVIDIA每次出新架构主要就是完成这部分的研发,支持光线追踪的GeForce 20系列与之前几代的最大区别也在于此。

  RTX显卡的每个SM有64个负责浮点和整数运算的流处理器,4个纹理单元,8个深度学习单元和一个RT单元。所以根据完整的TU106,从RTX 2060的1920个流处理器这个数字上可以设想出它的架构布局。


RTX 2060采用的TU106-200A架构图设想

  相比RTX 2070使用的完整的TU106-400A,RTX 2060搭载的TU106-200A削减了三个TPC(每个TPC包含两组SM),一共减少了384个流处理器,24个纹理单元——这就是NVIDIA为何在有了GPC的基础上还要设立TPC组别,方便老黄操刀啊。在像素输出部分,TU106-200A削减了两组共8个ROPs,关闭两个32bit显存通道,实际位宽为192bit,与上一代的GTX 1060 6G保持一致。

  总的来说,RTX 2060的纸面参数相当于RTX 2070的80%,相当于GTX 1060的150%,于GTX 1070基本持平。从同定位换代升级的角度恒亮,RTX 2060的纸面数据已经完成了任务,就看其实际表现了。

  略有遗憾的是由于这次公版样卡十分稀少,游民星空评测室只能改用AIC的非公版来完成这次测试。测试产品是由“NVIDIA大陆代言品牌”之称的索泰提供。


索泰RTX 2060 至尊Plus OC


索泰RTX 2060 至尊Plus OC

  至尊Plus OC是索泰的经典高端系列,它的基础频率与公版相同,但Boost频率高了90Mhz,所以实测结果必然明显超过公版,其它大多数非公版也或多或少会强于公版。

索泰RTX 2060 6GD6至尊PLUS OC6外观:

  这是一款31.6cm长的显卡,为了保证散热频率,显卡配备了3个9cm、11叶片的盾鳞式散热风扇。

  在显卡顶端靠前的位置可以看到Geforce RTX的英文标识,同是也可以看到,该卡并不支持NV Link功能,从GTX 10系列开始只有1070及以上的显卡才支持SLI,而到了RTX 20系列开始就只有2080及以上显卡才支持了,老黄将这一功能砍掉,无疑让现在PC商场的“DIY可玩性”下降了不少。

  在顶部显卡的中间则是索泰的ZOTAC英文标识,此处会随着显卡的通电亮起炫彩灯光,算是该卡一个比较鲜明的设计吧。

显卡背部、小风扇及输入接口:

  为了防止过重的散热器导致PCB弯曲,所以在显卡的背部使用了一层金属材质的加固背板,当然背板上做了不少镂空,以增加其散热效果。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背板并非紧贴显卡背面,所以并不会起到辅助显卡散热的作用。

  当然,使用显卡附送的小风扇,可以安装在背板的2个原形孔洞中,同时这个小风扇会随着显卡的工作亮起一圈RGB炫彩灯光,非常的好看。

  显卡标配是1个小散热风扇,但配有2个风扇供电及RGB灯光控制的接口,所以小编猜测用户可以额外购买一个风扇,来做到双风扇加强散热和RGB灯光点缀的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RTX 2080至尊PLUS标配是2个散热风扇,且背板设计几乎一样,可以直接装齐。

  在对于显卡的保护方面,索泰做的非常的到位,该卡的背板从后边意志覆盖整个显卡,并在侧面进行了栏栅化设计,不仅最大程度上保护了显卡,也不会对显卡的散热造成障碍。

拆解:背部及散热模块

  拆掉背板即可看到内部的电子元件,该卡的PCB其实相对于公版和整个显卡的散热器来说,并不短,算的上是用料十足了。

  整个散热器部分,为了能够位显卡更好的进行散热,散热器在GPU部分采用了铜底设计,使热量可以更加迅速的传递到热管上,整个显卡采用了标准的散热风扇、散热鳍片+热管+铜底的风冷散热设计。

  在铜底的四周有匀热板,并且配备了导热帖,可以同时兼顾显存的散热。

  由5根8mm热管分别将GPU散发的热量传递到散热鳍片中去,其中主散热区的散热鳍片直接与5根热管进行接触。

  延伸至副散热区的热管有4根,同样为8mm直径。

  3根线材,左侧3针的扁平线材为RGB灯光及背部风扇控制接口的线材。白色为左、中风扇的控制线缆。黑色则是右侧风扇的控制线材。显卡的3个主风扇均支持温控调速。

显卡PCB细节:

  拆下散热板即可看到整体PCB的细节。

  显卡分为2部分,左侧是标准的信号输出、显存及核心模块。

  右侧则是供电及控制区域。


TU106-200A-KA-A1图形显示核心

  采用图灵架构的TU106核心,其核心型号为TU106-200A-KA-A1。与之相比,RTX 2070的核心则是TU106-400A-A1,也就是说与RTX 2070都采用了TU104核心。


三星GDDR6显存 每颗容量为1GB

  来自三星的K4Z80325BC GDDR6显存颗粒,共计6颗构成了6GB的显存容量和192bit的显存位宽。


RTX 2060的供电模块

测试平台及测试项目介绍:


本次整体硬件测试平台


显卡以黑色的主色调配以白色的点缀与平台非常的搭配

  本次测试分为2部分,为基准测试和游戏性能测试,在游戏性能测试中,仅《战地5》对“实时光线追踪”项目进行了测试。其它游戏测试均为最高画质及默认抗锯齿。

  由于RTX 2060的主打系列不是4K,所以这次测试我们仅测试2K及1080P2个分辨率,同时添加了针对GTX 1066和GTX 1070以及RTX 2070的测试成绩,以供参考

  测试使用的主板为微星的MPG Z390 GAMING PRO CARBON。

  测试使用的电源为长城的金牌巨龙,1250W。


GPU-Z 2.16.0信息识别

3DMark基准测试:

  首先是Port Royal测试,这项测试是测试显卡的“实时光线追踪”性能,其测试分辨率为2K。


3DMark Port Royal测试得分

  通过3DMark的Port Royal测试可以发现,整体得分为3890分,其中显卡帧数为18.01帧。

  然后是Time Spy测试,该项测试是测试显卡的“DirectX 12”性能,其测试分辨率为2K。


3DMark Time Spy测试得分

  通过3DMark的Time Spy测试可以发现,整体得分为7822分,其中显卡测试1帧数为50.39帧,显卡测试2帧数为45.17帧。

  之后是Fire Strike Extreme测试,该项测试是测试显卡的“DirectX 11”性能,其测试分辨率为2K。


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测试得分

  通过3DMark的Fire Strike Extreme测试可以发现,整体得分为8820分,其中显卡测试1帧数为47.94帧,显卡测试2帧数为33.63帧。

  最后是Fire Strike测试,该项测试是测试显卡的“DirectX 11”性能,其测试分辨率为1080P。


3DMark Fire Strike测试得分

《战地5》游戏性能测试:

  《战地5》是一款由EA制作并发行的第一人称射击游戏,为《战地》的正统续作。本作的多人模式增加了多个如同电影大片般的角色动画,玩家叱诧战场,还得提防背后敌人的袭击,震撼的画质加上角色动画,堪比电影大片。

  《战地5》的战场非常巨大,通过在名为“盛大行动”的模式中,玩家将在多变的战场与敌人作战,全新的战斗、前线任务与奖励都将动态出现在壮阔的战场中。同时本作引入了“兄弟连(Company)”系统,玩家可以自定义角色的性别、种族、面部、发型以及大量配件,组成兄弟一起作战。

  《战地5》支持DX11以及DX12两种模式,在DX12的2K分辨率下, RTX 2060可以达到83.2帧,而DX11也能够达到57.8帧的平均帧。此外开启实时光线追踪的话,RTX 2060可以达到34.1帧的平均帧。

  而在1080P下,RTX 2060在DX12可以达到108.2帧的平均帧,开启实时光线追踪效果的话,其帧数也能保持在55.1左右。DX11下的平均帧则为73.2帧。

《古墓丽影:暗影》游戏性能测试:

  《古墓丽影:暗影》是由《杀出重围:人类分裂》的工作室Eidos Montreal制作的动作冒险游戏,本作是《古墓丽影》系列重启后的第三部作品。本作古墓的风格将与之前的作品完全不同,劳拉也将会实现自我的蜕变,迎来关键性的时刻,用尽所有的力量,成为真正的“探险家”。

  与《战地5》相同,《古墓丽影:暗影》同样支持DX11和DX12两种模式,首先是2K画质下的性能测试,通过测试可以发现在DX12的2K分辨率下,RTX 2060可以达到57帧的流畅帧数,而DX11也可以保持在55帧左右。

《刺客信条:奥德赛》游戏性能测试:

  《刺客信条:奥德赛》是由育碧制作并发行的动作游戏。本作的游戏背景设定在古希腊,视角聚焦在了斯巴达战士身上,玩家可以选择男性与女性两个全新的主角,并且加入了对话选项。游戏内容可以称作《刺客信条:起源》“某种意义上的续作”,还包括“起源”神魔大战风格的希腊神话角色战斗。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推荐阅读

热门工具

返回顶部

微信扫描打开APP下载链接提示代码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