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中国男人为什么不愿意结扎

澎湃新闻

关注

中国男人为什么不愿意结扎


2019-02-14 18:17
对相当一部分中国男人来说,结扎是一个羞于启齿的话题。如果你当众问一个中国男人他愿不愿意结扎,他的回答很可能是一巴掌。如果本文呼吁中国男人们去结扎,那留言很可能会群起而要求谷雨数据"先扎为敬"。因为,非常多中国人的认知是,男人结扎就是被阉割;即使不是被阉割,也至少会大伤元气,甚至变成娘炮。

生理学上的男性结扎——输精管结扎,当然不是被阉割。与女性结扎——输卵管结扎一样,它是一种简单的节育手术,几乎不影响男性的正常生活。但提及结扎,中国人自然而然甚至唯一的反应就是女性结扎。几十年来,结扎几乎已等同于女性结扎,每年女性结扎手术数量,高达男性结扎手术数量的数倍甚至十几倍,更不用提数量远高于结扎的人流手术。中国女性承担或被承担了绝大部分的节育责任。

从地域上看,中国男性结扎手术集中在山东、贵州、广东等少数省份。2007-2016年,山东年均3.5万余男性完成了结扎手术,全国最多。而同一时期,天津年均为1.6人。人口数量仅相差数倍的两个地区,何以男性结扎手术数量竟相差2万多倍?是因为地区文化、因为山东男人爱结扎?更合理的解释隐藏在数据之中,2016年二孩政策放开,那些结扎大省的结扎手术数量无一例外大幅减少。不是爱,只是无奈。

▍男人结扎就是被阉割?

在电视连续剧《金婚》中,文丽(蒋雯丽饰)要求丈夫佟志(张国立饰)结扎,大庄(林永健饰)劝佟志千万不要去,称男人结扎后"那就是阉人……那就是太监"。这并非编剧向壁虚造之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甚至时至今日,这种看法都是非常多中国人的认知。

这种认知始于何时?至少从结扎手术数量上看,最初并非如此。《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数据显示,1971-1977年中国男性结扎与女性结扎手术数量相差并不悬殊,某些年份甚至非常接近,从1978年开始才突然相差数倍。当年,"国家提倡和推行计划生育"第一次被写入宪法。而在此之前的男性或女性结扎手术,更多是以自愿为主。因此,这种认知的转变或产生,很可能是在1978年后。

男人结扎就是被阉割,当然完全是无稽之谈。生理学上的男性结扎,即输精管结扎,是通过切除男性二条输精管的部分组织,阻断精子进入精液中,达到节育目的。手术并没有破坏睾丸和男性的生殖器官,精液仍然可以射出,但由于精液中没有精子,不能引起妊娠。《瞭望东方周刊》文章介绍,中国关于男性结扎的最新操作规范介绍了两种方法:传统方法和直视钳穿法,直视钳穿法技术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推崇。这种方法仅需用两把特制器械,通过在阴囊上穿刺一个小孔取代两侧切口的传统输精管结扎技术。它操作直观,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受术者痛苦小,恢复快。天津师范大学社会学教授王向贤的研究表明,在新西兰、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美国这五个国家,自愿的男性结扎作为避孕方式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后,迅速成为这些国家已婚夫妇的主要避孕方式,并且延续至今。

▍中国女性承担或被承担了绝大部分的节育责任

医学界对各种避孕方式的长期追踪表明,从手术难易程度、避孕效果、术后并发症、避孕失败率等方面看,男性结扎比女性结扎更占优势,男性结扎手术比女性结扎手术更简单、安全和便宜。女性结扎手术必须进入腹腔操作,术后失败则存在异位妊娠的风险。男扎手术在外部操作,术后观察两小时,检查局部无出血等异常情况,就可以回家,一周内避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手术的伤口只需用创可贴覆盖。

但是,中国女性结扎手术数量自1978年猛增至男性结扎手术数倍,延续至今,每一年女性结扎手术数量,都高达男性结扎手术数量的数倍甚至十几倍。结扎,几乎已等同于女性结扎。

时间回到1983年。夸张一点说,那一年的中国育龄妇女,不是在去做节育手术的路上,就是在做完节育手术回家的路上。那一年,中国育龄妇女们做了5400万人次的节育手术,其中结扎手术超过1600万人次。1983年后,虽然偶有部分年份有所上涨,但整体而言,男性、女性的结扎手术数量均呈下降趋势。但是,女性结扎与男性结扎手术数量的比例却越来越大。也就是说,不管政策是松是紧,女性都承担或被承担了大部分,以及越来越多的节育责任。

这一点同样体现在其他节育手术上。结扎手术之外,中国女性还可能不得不进行放置或取出节育器、人工流产等节育手术。如果单看男性结扎手术数量在所有节育手术总例数中的占比,更能显示出几十年来中国女性为男同胞们做出的巨大牺牲。

由上图可见,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是,在节育手术中,男性结扎手术占比越来越小。2008年起降至1%以下,2016年更是低至0.2%。也就是说,近几年来,99%以上的节育手术都是女性在做,包括结扎、放置节育器、取出节育器或者人工流产等等。

▍山东、贵州、广东的男人爱结扎?

中国女性的伟大,让男同胞们汗颜,但中国男人们也并非毫无责任心。即如前文提到的1983年,四百多万中国男人们也义无反顾地宁愿背负"被阉割"的名声,承担起了避孕的责任,做了结扎手术。压力当前,面子与观念只能暂时撇在一边。不过,地区不同,压力大小有别,男人们(被)结扎的数量也相差悬殊。

2007-2016年男性结扎手术年均数量最多的是山东,约为35314人次/年;其次是贵州、广东、河南,分别为29868人次/年、26641人次/年和23346人次/年。以上四个省份之外,年均数量过万的还有福建和河北,分别为13170人次/年和10101人次/年。而在同一时期,天津、上海、北京年均数量为个位数,吉林、青海、西藏、黑龙江、海南、重庆年均数量为两位数,宁夏、内蒙古、辽宁、新疆、浙江、山西、江西、江苏、陕西、甘肃为三位数。

何以不同地区男性结扎手术数量相差如此之悬殊?很显然,并非单纯因为地区人口总数。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是,山东95793065人,天津12938224人,山东为天津的7.4倍左右,而男性结扎手术数量上,山东为天津的2.2万倍有余!又如,人口数量排名全国第5的江苏,男性结扎手术数量年均为573人次,而人口数量排名全国第6的河北,男性结扎手术数量年均为10101人次。或者,难道是地区文化的原因,山东、贵州、广东这些省份的男性爱结扎?同样并非如此。合理的解释隐藏在数据之中。

再明显不过,2016年中国男性结扎人数雪崩式下降,降幅近八成。与2015年相比,山东、贵州、广东、河南、福建等结扎大省,2016年男性结扎人数均急剧减少,河南更是减少了93.22%。最大的原因毫无疑问是二孩政策:2016年1月1日起,全面二孩正式实施。那些结扎大省的男同胞们,终于没有了(被)结扎的压力。 全面二孩政策之影响,不仅仅局限于男性结扎手术。与2015年相比,2016年女性结扎手术次数大幅减少近74万次,环比下降超过60%;女性放置节育器手术次数大幅减少290万余次,环比下降高达35.35%,与此同时取出节育器手术次数上涨了34%。

▍结语

今天,生育权逐渐回归之时,中国人也拥有了选择节育方式的自由。结扎、上环、人流等传统节育的手段依然还在,但越来越出于自愿。如果夫妻二人感情生活稳定,也不再有受孕的打算,结扎,尤其是男性结扎是个一劳永逸之选。这个情人节,男同胞们,或许可以考虑一下"先扎为敬"。

撰文丨将进酒

校对丨阿犁

统筹丨郝昊

出品丨腾讯新闻

(本文来自于澎湃新闻)

【机构5月调研逾千家上市公司,三大行业投资机遇获重视】随着5月以来A股整体行情震荡走高,各类机构调研上市公司十分踊跃。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13日中国证券报记者发稿时,5月尚未过半便已有超1000家上市公司接待机构调研。从二级市场表现看,被调研的公司逾九成5月以来取得正收益。从行业板块分布情况看,机械设备、电子、医药生物是5月以来机构调研上市公司分布最密集的三个行业,人形机器人、电子行业细分绩优板块、创新药、医药出海等结构性投资机会被机构所重视。(中国证券报)

【打新赚钱效应显著提升,港股新股有望持续受资金关注】近期,港股打新赚钱效应显著提升。根据Wind统计,4月14日以来上市的5只新股挂牌首日全部实现上涨,并出现一只上市首日翻倍股。在此之前,今年以来上市的新股挂牌首日有涨有跌。同时,今年以来有多只新股在一级市场受到投资者热捧。例如,日前登陆港股市场的沪上阿姨香港公开发售获3616.83倍认购,蜜雪集团以1.82万亿港元冻资规模刷新港股纪录。分析人士称,无论是一级市场认购情况,还是二级市场表现,均显示出资金正逐渐加强对港股新股的关注,预计2025年港股IPO市场有望加速回暖。(中国证券报)

【供应端压力增加,原油价格反弹空间料有限】自5月5日盘中创下阶段新低之后,国际原油价格便迎来显著反弹,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一度升破66美元/桶,纽约WTI原油期货价格最高突破63美元/桶。业内人士表示,短期“欧佩克+”加速增产的利空消息出尽以及宏观预期边际缓和等因素,均对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形成提振作用。不过,在“欧佩克+”增产、石油需求进入低增长期的大背景下,后市原油价格反弹空间料有限。(中国证券报)

【机构5月调研逾千家上市公司,三大行业投资机遇获重视】随着5月以来A股整体行情震荡走高,各类机构调研上市公司十分踊跃。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13日中国证券报记者发稿时,5月尚未过半便已有超1000家上市公司接待机构调研。从二级市场表现看,被调研的公司逾九成5月以来取得正收益。从行业板块分布情况看,机械设备、电子、医药生物是5月以来机构调研上市公司分布最密集的三个行业,人形机器人、电子行业细分绩优板块、创新药、医药出海等结构性投资机会被机构所重视。(中国证券报)

【打新赚钱效应显著提升,港股新股有望持续受资金关注】近期,港股打新赚钱效应显著提升。根据Wind统计,4月14日以来上市的5只新股挂牌首日全部实现上涨,并出现一只上市首日翻倍股。在此之前,今年以来上市的新股挂牌首日有涨有跌。同时,今年以来有多只新股在一级市场受到投资者热捧。例如,日前登陆港股市场的沪上阿姨香港公开发售获3616.83倍认购,蜜雪集团以1.82万亿港元冻资规模刷新港股纪录。分析人士称,无论是一级市场认购情况,还是二级市场表现,均显示出资金正逐渐加强对港股新股的关注,预计2025年港股IPO市场有望加速回暖。(中国证券报)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