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人为什么不愿意结扎

澎湃新闻
中国男人为什么不愿意结扎
2019-02-14 18:17
生理学上的男性结扎——输精管结扎,当然不是被阉割。与女性结扎——输卵管结扎一样,它是一种简单的节育手术,几乎不影响男性的正常生活。但提及结扎,中国人自然而然甚至唯一的反应就是女性结扎。几十年来,结扎几乎已等同于女性结扎,每年女性结扎手术数量,高达男性结扎手术数量的数倍甚至十几倍,更不用提数量远高于结扎的人流手术。中国女性承担或被承担了绝大部分的节育责任。
从地域上看,中国男性结扎手术集中在山东、贵州、广东等少数省份。2007-2016年,山东年均3.5万余男性完成了结扎手术,全国最多。而同一时期,天津年均为1.6人。人口数量仅相差数倍的两个地区,何以男性结扎手术数量竟相差2万多倍?是因为地区文化、因为山东男人爱结扎?更合理的解释隐藏在数据之中,2016年二孩政策放开,那些结扎大省的结扎手术数量无一例外大幅减少。不是爱,只是无奈。
▍男人结扎就是被阉割?
在电视连续剧《金婚》中,文丽(蒋雯丽饰)要求丈夫佟志(张国立饰)结扎,大庄(林永健饰)劝佟志千万不要去,称男人结扎后"那就是阉人……那就是太监"。这并非编剧向壁虚造之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甚至时至今日,这种看法都是非常多中国人的认知。
这种认知始于何时?至少从结扎手术数量上看,最初并非如此。《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数据显示,1971-1977年中国男性结扎与女性结扎手术数量相差并不悬殊,某些年份甚至非常接近,从1978年开始才突然相差数倍。当年,"国家提倡和推行计划生育"第一次被写入宪法。而在此之前的男性或女性结扎手术,更多是以自愿为主。因此,这种认知的转变或产生,很可能是在1978年后。

▍中国女性承担或被承担了绝大部分的节育责任
医学界对各种避孕方式的长期追踪表明,从手术难易程度、避孕效果、术后并发症、避孕失败率等方面看,男性结扎比女性结扎更占优势,男性结扎手术比女性结扎手术更简单、安全和便宜。女性结扎手术必须进入腹腔操作,术后失败则存在异位妊娠的风险。男扎手术在外部操作,术后观察两小时,检查局部无出血等异常情况,就可以回家,一周内避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手术的伤口只需用创可贴覆盖。
但是,中国女性结扎手术数量自1978年猛增至男性结扎手术数倍,延续至今,每一年女性结扎手术数量,都高达男性结扎手术数量的数倍甚至十几倍。结扎,几乎已等同于女性结扎。

这一点同样体现在其他节育手术上。结扎手术之外,中国女性还可能不得不进行放置或取出节育器、人工流产等节育手术。如果单看男性结扎手术数量在所有节育手术总例数中的占比,更能显示出几十年来中国女性为男同胞们做出的巨大牺牲。

▍山东、贵州、广东的男人爱结扎?
中国女性的伟大,让男同胞们汗颜,但中国男人们也并非毫无责任心。即如前文提到的1983年,四百多万中国男人们也义无反顾地宁愿背负"被阉割"的名声,承担起了避孕的责任,做了结扎手术。压力当前,面子与观念只能暂时撇在一边。不过,地区不同,压力大小有别,男人们(被)结扎的数量也相差悬殊。

何以不同地区男性结扎手术数量相差如此之悬殊?很显然,并非单纯因为地区人口总数。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是,山东95793065人,天津12938224人,山东为天津的7.4倍左右,而男性结扎手术数量上,山东为天津的2.2万倍有余!又如,人口数量排名全国第5的江苏,男性结扎手术数量年均为573人次,而人口数量排名全国第6的河北,男性结扎手术数量年均为10101人次。或者,难道是地区文化的原因,山东、贵州、广东这些省份的男性爱结扎?同样并非如此。合理的解释隐藏在数据之中。


▍结语
今天,生育权逐渐回归之时,中国人也拥有了选择节育方式的自由。结扎、上环、人流等传统节育的手段依然还在,但越来越出于自愿。如果夫妻二人感情生活稳定,也不再有受孕的打算,结扎,尤其是男性结扎是个一劳永逸之选。这个情人节,男同胞们,或许可以考虑一下"先扎为敬"。
撰文丨将进酒
校对丨阿犁
统筹丨郝昊
出品丨腾讯新闻
(本文来自于澎湃新闻)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