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有好老师”教师节前出炉,获奖者:教到教不动是最大心愿

澎湃新闻
原标题:“四有好老师”教师节前出炉,获奖者:教到教不动是最大心愿
9月8日晚,教师节来临之际,“四有好老师”奖励计划颁奖典礼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现场了解到,此次共有10位长期坚守在基础教育教学第一线,从教30年以上并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教师,获评“四有好老师”启功教师奖,10个优秀团体获得 “四有好老师”公益行动奖。
9月8日晚,“四有好老师”奖励计划颁奖典礼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 。澎湃新闻记者 廖瑾 图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教育部副部长朱之文在典礼现场致辞表示,“你们(获奖教师和团体)扎根大山、扎根乡村,默默奉献,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你们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关心每一个学生,用爱心去照料哺育孩子们成长。你们用行动诠释了‘四有’,即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深刻内涵,事迹令人感动,精神令人敬仰。”
获得启功奖之一的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横寨乡寨坑村红卫教学点教师罗光翔,已从教43年。今年60岁的他在退休之前,说服儿子罗伟接过薪火,把教学点的教育任务扛下来。
“教师能够传授知识,教学生做人,知识改变命运。”8日,罗光祥告诉澎湃新闻,他所在的学校有很多学生考取了大学,出了山区农村,“他们不但改变了自己和家庭的命运,而且还回来带领乡亲们致富”教学点的新围墙,都是靠出去的学生回来后出资修建的。
“虽然已经退休了,但是我还是会坚持一直为学校工作。”他说道。
站在一旁的罗伟向澎湃新闻表示,其实在接手教学点之前,自己也一度挣扎。“我本来在隔壁乡镇一个条件好很多的学校教书。”罗伟说,但父亲退休之后,教学点的工作必须得有人做,“我本身是老师,又是他的儿子,还是这个村的人”,最终,他选择回到父亲的学校。
另一位获奖者,北京市房山区北京师范大学良乡附属中学教师王建已经教书30年,连续13年奋战在高三第一线。教书育人对他而言是“责任”更是一种“享受”。“我本身就喜欢教书,做起老师来轻松、快乐也不累。”王建说,每次看到高考后纷至而来的录取通知书,学生们难以抑制的兴奋,他都特别幸福。
“接下来,等我养好病,我还要继续回到讲台。”王建向澎湃新闻表示,虽然60岁就退休,但是到时候肯定停不下来,“如果有需要我随时可以回去,教到教不动是我最大的心愿”。
据介绍,从2015年起,北师大联合光明日报社评选“启功教师奖”,重奖终身从教的优秀乡村教师,获奖人受到李克强总理的亲切接见。2018年,北师大在整合已有工作和优势资源基础上,联合光明日报社、中国教育学会,共同设立“四有好老师”奖励计划。
此次获得“四有好老师”启功教师奖的出了罗光祥、王建外,还有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张谷英镇朱公小学教师黄亚飞、陕西省汉中市勉县新铺镇板庙教学点教师唐自银、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棋盘山学区中心校莫里莫幼儿园教师李广等10人。
而获得 “四有好老师”公益行动奖的包括,全国区域推进指导专家团队、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公益行动指导专家团队、浙江省杭州市公益行动指导专家团队等10支团队。
据北师大介绍,“四有好老师”启功教师奖将奖励获奖者一次性奖金50万元(税前),“四有好老师”公益行动奖奖励获奖团队20万元(税前)。
“四有好老师”启功教师奖获奖者简介
黄亚飞,男,汉族,1957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张谷英镇朱公小学教师,教龄43年。他安贫乐教,悉心培养3000多名学生,自强不息,用残掌书写教育理想;他走访劝学,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辍学;他潜心钻研,先后在各大报刊发表教学论文81篇,获得各类教研成果奖121个。曾获全国模范教师、湖南省最可爱的乡村教师、岳阳市残疾人自强标兵等荣誉称号。
李广,男,满族,1958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棋盘山学区中心校莫里莫幼儿园教师,教龄41年。他扎根山村,一人撑起了一所学校,凭顽强毅力和灵巧双手,变荒山为花园式幼儿园,让山里娃有了自己的“世外桃源”;他因地制宜,精心自制800多个教具玩具,创造性实施学科同上、助手帮教等“幼儿复式班”教学活动方式。曾获全国十大教书育人楷模、河北省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罗光祥,男,汉族,1958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横寨乡寨坑村红卫教学点教师,教龄43年。他放弃了更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扎根水库教学点,日复一日护送孩子们上下学;他用教学质量赢得口碑、筹得资金、建好学校、育得人才;他退休前说服儿子接过教鞭,父子两代接力坚守。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中小学优秀德育课教师、江西省最美乡村教师、江西省教书育人楷模等荣誉称号。
农加贵,男,壮族,1966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莲城镇北宁中心学校(落松地小学)教师,教龄32年。他不顾家人反对和世俗偏见,到“麻风村”任教;他为村子培养了102名小学毕业生,帮助村民后代融入社会;他带领村民自强自立,使“麻风村”蜕变为美丽的“落松地村”。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师德楷模、全国敬业奉献模范、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等荣誉称号。
唐自银,男,汉族,1963年5月出生,群众,陕西省汉中市勉县新铺镇板庙教学点教师,教龄37年。他是教学点校长,也是全科教师,数十年如一日辛勤耕耘,既忙教学、又忙校务、还忙学生生活,用平凡书写忠诚;他爱生如子,用心经营学校,举全家之力投入教育事业,以点滴之事汇成无私大爱。曾获全国模范教师、感动陕西十佳教育人物、陕西省师德楷模等荣誉称号。
王宏,男,藏族,1967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歇武镇中心寄宿制学校教师,教龄30年。他倾心民族教育,是公认的教学能手、“教师充电的宝藏”、“思想永远跑得更快的学习型教师”;他悉心照顾学生生活,守护学生求学之路,与学生情同父子,是通天河畔几代人共同的筑梦人。曾获全国教书育人楷模、青海省中小学特级教师、青海省最美教师等荣誉称号。
王建,男,汉族,1966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北京市房山区北京师范大学良乡附属中学教师,教龄30年。他连续13年奋战在高三第一线,深研教学规律,凝练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科研成果丰硕;他厚植乡土,积极开展地理研学活动,在实践探究中培育学生家国情怀;他提携后学,甘为人梯,成立房山区首个地理名师工作室,引领带动区域地理教学水平提升。曾获北京市特级教师、房山区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张惠霞,女,汉族,1965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柳湖镇纸坊沟小学教师,教龄34年。她因材施教,践行爱的教育,尊重学生个性特点,关注留守儿童身心发展;她以身作则,长年坚持做班主任,身为校长仍坚守教学一线,倾心打造“快乐课堂”;她热心公益,传播爱心,资助30多名困难学生。曾获全国模范教师、甘肃省优秀教师、甘肃省中小学省级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
张宗茂,男,苗族,1950年9月出生,群众,重庆市彭水县龙溪乡水田村小学教师,教龄38年。他甘当大山里的拓荒牛,一砖一瓦修好学校,挨家挨户寻回100多名辍学儿童,翻山越岭对全校学生进行家访;他认真研究教学工作,感染学生传承教鞭,师生两代砥砺同行,守护村里孩子的梦想;他老骥伏枥,年近古稀仍留守学校,誓做水田村永远的老师。曾获教育部首届“烛光奖”、感动重庆十佳教师等荣誉称号。
周凤兰,女,汉族,1963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昭平县五将镇天保村小学,教龄34年。她坚守三尺讲台,所教班级成绩优异;她义务照料寄宿学生16年,为孩子们洗澡洗衣、打扫宿舍,用一颗慈母心去爱护学生;她是讲台上的好老师、村民们的“好闺女”、孩子们的“老师妈妈”。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妇女创先争优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教育部副部长朱之文在典礼现场致辞表示,“你们(获奖教师和团体)扎根大山、扎根乡村,默默奉献,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你们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关心每一个学生,用爱心去照料哺育孩子们成长。你们用行动诠释了‘四有’,即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深刻内涵,事迹令人感动,精神令人敬仰。”
获得启功奖之一的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横寨乡寨坑村红卫教学点教师罗光翔,已从教43年。今年60岁的他在退休之前,说服儿子罗伟接过薪火,把教学点的教育任务扛下来。
“教师能够传授知识,教学生做人,知识改变命运。”8日,罗光祥告诉澎湃新闻,他所在的学校有很多学生考取了大学,出了山区农村,“他们不但改变了自己和家庭的命运,而且还回来带领乡亲们致富”教学点的新围墙,都是靠出去的学生回来后出资修建的。
“虽然已经退休了,但是我还是会坚持一直为学校工作。”他说道。
站在一旁的罗伟向澎湃新闻表示,其实在接手教学点之前,自己也一度挣扎。“我本来在隔壁乡镇一个条件好很多的学校教书。”罗伟说,但父亲退休之后,教学点的工作必须得有人做,“我本身是老师,又是他的儿子,还是这个村的人”,最终,他选择回到父亲的学校。
另一位获奖者,北京市房山区北京师范大学良乡附属中学教师王建已经教书30年,连续13年奋战在高三第一线。教书育人对他而言是“责任”更是一种“享受”。“我本身就喜欢教书,做起老师来轻松、快乐也不累。”王建说,每次看到高考后纷至而来的录取通知书,学生们难以抑制的兴奋,他都特别幸福。
“接下来,等我养好病,我还要继续回到讲台。”王建向澎湃新闻表示,虽然60岁就退休,但是到时候肯定停不下来,“如果有需要我随时可以回去,教到教不动是我最大的心愿”。
据介绍,从2015年起,北师大联合光明日报社评选“启功教师奖”,重奖终身从教的优秀乡村教师,获奖人受到李克强总理的亲切接见。2018年,北师大在整合已有工作和优势资源基础上,联合光明日报社、中国教育学会,共同设立“四有好老师”奖励计划。
此次获得“四有好老师”启功教师奖的出了罗光祥、王建外,还有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张谷英镇朱公小学教师黄亚飞、陕西省汉中市勉县新铺镇板庙教学点教师唐自银、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棋盘山学区中心校莫里莫幼儿园教师李广等10人。
而获得 “四有好老师”公益行动奖的包括,全国区域推进指导专家团队、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公益行动指导专家团队、浙江省杭州市公益行动指导专家团队等10支团队。
据北师大介绍,“四有好老师”启功教师奖将奖励获奖者一次性奖金50万元(税前),“四有好老师”公益行动奖奖励获奖团队20万元(税前)。
“四有好老师”启功教师奖获奖者简介
黄亚飞,男,汉族,1957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张谷英镇朱公小学教师,教龄43年。他安贫乐教,悉心培养3000多名学生,自强不息,用残掌书写教育理想;他走访劝学,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辍学;他潜心钻研,先后在各大报刊发表教学论文81篇,获得各类教研成果奖121个。曾获全国模范教师、湖南省最可爱的乡村教师、岳阳市残疾人自强标兵等荣誉称号。
李广,男,满族,1958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棋盘山学区中心校莫里莫幼儿园教师,教龄41年。他扎根山村,一人撑起了一所学校,凭顽强毅力和灵巧双手,变荒山为花园式幼儿园,让山里娃有了自己的“世外桃源”;他因地制宜,精心自制800多个教具玩具,创造性实施学科同上、助手帮教等“幼儿复式班”教学活动方式。曾获全国十大教书育人楷模、河北省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罗光祥,男,汉族,1958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横寨乡寨坑村红卫教学点教师,教龄43年。他放弃了更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扎根水库教学点,日复一日护送孩子们上下学;他用教学质量赢得口碑、筹得资金、建好学校、育得人才;他退休前说服儿子接过教鞭,父子两代接力坚守。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中小学优秀德育课教师、江西省最美乡村教师、江西省教书育人楷模等荣誉称号。
农加贵,男,壮族,1966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莲城镇北宁中心学校(落松地小学)教师,教龄32年。他不顾家人反对和世俗偏见,到“麻风村”任教;他为村子培养了102名小学毕业生,帮助村民后代融入社会;他带领村民自强自立,使“麻风村”蜕变为美丽的“落松地村”。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师德楷模、全国敬业奉献模范、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等荣誉称号。
唐自银,男,汉族,1963年5月出生,群众,陕西省汉中市勉县新铺镇板庙教学点教师,教龄37年。他是教学点校长,也是全科教师,数十年如一日辛勤耕耘,既忙教学、又忙校务、还忙学生生活,用平凡书写忠诚;他爱生如子,用心经营学校,举全家之力投入教育事业,以点滴之事汇成无私大爱。曾获全国模范教师、感动陕西十佳教育人物、陕西省师德楷模等荣誉称号。
王宏,男,藏族,1967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歇武镇中心寄宿制学校教师,教龄30年。他倾心民族教育,是公认的教学能手、“教师充电的宝藏”、“思想永远跑得更快的学习型教师”;他悉心照顾学生生活,守护学生求学之路,与学生情同父子,是通天河畔几代人共同的筑梦人。曾获全国教书育人楷模、青海省中小学特级教师、青海省最美教师等荣誉称号。
王建,男,汉族,1966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北京市房山区北京师范大学良乡附属中学教师,教龄30年。他连续13年奋战在高三第一线,深研教学规律,凝练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科研成果丰硕;他厚植乡土,积极开展地理研学活动,在实践探究中培育学生家国情怀;他提携后学,甘为人梯,成立房山区首个地理名师工作室,引领带动区域地理教学水平提升。曾获北京市特级教师、房山区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张惠霞,女,汉族,1965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柳湖镇纸坊沟小学教师,教龄34年。她因材施教,践行爱的教育,尊重学生个性特点,关注留守儿童身心发展;她以身作则,长年坚持做班主任,身为校长仍坚守教学一线,倾心打造“快乐课堂”;她热心公益,传播爱心,资助30多名困难学生。曾获全国模范教师、甘肃省优秀教师、甘肃省中小学省级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
张宗茂,男,苗族,1950年9月出生,群众,重庆市彭水县龙溪乡水田村小学教师,教龄38年。他甘当大山里的拓荒牛,一砖一瓦修好学校,挨家挨户寻回100多名辍学儿童,翻山越岭对全校学生进行家访;他认真研究教学工作,感染学生传承教鞭,师生两代砥砺同行,守护村里孩子的梦想;他老骥伏枥,年近古稀仍留守学校,誓做水田村永远的老师。曾获教育部首届“烛光奖”、感动重庆十佳教师等荣誉称号。
周凤兰,女,汉族,1963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昭平县五将镇天保村小学,教龄34年。她坚守三尺讲台,所教班级成绩优异;她义务照料寄宿学生16年,为孩子们洗澡洗衣、打扫宿舍,用一颗慈母心去爱护学生;她是讲台上的好老师、村民们的“好闺女”、孩子们的“老师妈妈”。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妇女创先争优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