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社会

20岁女孩乘滴滴被奸杀事件复盘 顺风车走向何方?

新京报

关注

原标题:20岁温州女孩乘顺风车被奸杀事件复盘丨滴滴浙江顺风车业务暂停

8月24日下午,浙江温州乐清市女孩赵某在虹桥镇乘坐滴滴顺风车前往永嘉县,在向朋友发送“救命”讯息后失联。8月25日,警方在柳市镇抓获犯罪嫌疑人钟某,该滴滴司机钟某交代了对赵某实施强奸,并将其杀害的犯罪事实。

赵某的家人和朋友表示,在事发后曾多次联系滴滴方面索要司机具体信息,等到4小时候才得到最终反馈。据了解,事发前一天也曾有人向滴滴平台投诉该司机,但未被即时处理。对此,滴滴平台表示深感抱歉,承认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重案组37号(微信ID:zhonganzu37)25日晚获悉,浙江省道路运输管理局已要求滴滴平台立即整改,整改期间暂停其在浙江区域的顺风车业务。

女孩发“救命”信息后失联

8月25日,遇害女孩赵某亲友介绍,赵某从温州大学学前教育专业毕业,曾担任幼师,刚回家没多久,“是一个特别有亲和力的人”。

赵某的父亲告诉重案组37号(微信ID:zhonganzu37),女儿最近辞职正在家休息。平日里女儿很乖巧,呆在家里也很少出门。事发当天去永嘉给同学过生日,出门前还曾告诉家里人自己叫了顺风车。

赵某的朋友小李(化名)整理了事情发生的过程。8月24日13时30分,赵某表示已坐上顺风车。14时29分,赵某在微信群中表示进入无人山区并发来“怕怕”,“这个师傅开的山路,一辆车都没有”的信息,下午14时14分时分别发出“救命”、“抢救”。

小李立即向赵某发送定位并拨打电话,但手机一直处于关机状态,小李随即与另一位朋友小四(化名)取得联系。小四多次联系赵某未果之后,于24日其后又曾15时42分、16时、16时13分、16时28分、16时30分、16时36分、16时42分七次联系滴滴,在阐明事情经过后,滴滴平台曾表示“将有相关安全专家介入处理此事,会在1小时内回复”。

随后一小时期间,小四多次向滴滴平台确认事情进展,滴滴一线客服反复回复“一线客服没有权限”、“在这里请您耐心等待,您的反馈我们会为您加急标红”。小四爆出与滴滴客服沟通的截图也显示,客服多次提到“加急尽快处理”。

见事情并无进展,小李于24日16时左右于永嘉上塘派出所报案,期间警方通过赵某朋友的手机与滴滴平台沟通要求获得司机具体信息(电话、车牌等),但无果。上塘派出所民警证实,昨天派出所内有民警参与处理该起事件。

滴滴客服曾回复女孩未上车

赵某的母亲在当日下午3点左右多次拨打女儿电话,均无法接通。随后将情况告诉给了赵某的父亲。赵父回忆,4点左右他联系上了女儿的同学,得知了相关情况后立即向属地派出所报警。

小四告诉重案组37号(微信ID:zhonganzu37),24日17时42分,滴滴平台反馈热线(95066)来电表示已联系上司机,但司机表示赵某没有上车。小四要求滴滴平台给出司机的具体信息,被滴滴平台拒绝,称泄露用户隐私。赵父也曾向滴滴公司索要司机的相关信息,得到的是同样的回复。

直至24日20时,小四和朋友收到滴滴公司的消息,称滴滴已提供车牌信息给到警方。

参与寻找、救援的龙之野救援救援大队的负责人刘晓光说,他在24日下午5点左右接到了女孩赵某家属的求助电话,随后加入救援。据他介绍,警方调取路面监控信息发现司机并未走常规路线,而是走了山路,且在山上呆了很长时间。“这要比正常的路程多出一个小时,当时推测可能在这空出的一个小时内在山上发生了什么事情。”随后,救援队32人和警方一起到山上寻找人,从24日晚7点至今日凌晨4点搜寻并无结果,因遇大雨考虑到安全问题停止搜寻。

嫌犯归案 悬崖下找到女孩遗体

8月25日,乐清公安部门发布通报披露案件侦办情况:司机钟某对赵某实施强奸后将其杀害。

现场抓捕视频显示,一青年男子在屋子内被抓捕,上身赤裸。刘晓光说,当天早上警方抓获男子后带其指认事发地点。但因并非本地人,对路途也不熟悉,当时男子自己也记不清楚具体的抛尸地点。

搜救视频显示,山间道路上停放着救护车和多辆警车,有多名民警与救援人员在现场搜救。刘晓光说,最终在淡溪山区一处落差为七八米的悬崖下发现女孩的遗体。女孩儿身着牛仔裤,双腿被布条绑住,左手和指甲里都有血迹。救援人员将女子尸体绑在担架上抬出。

据刘晓光介绍,经了解司机开的黑色轿车为四川牌照,在事发后司车前往青田方向,后更换了一副假的车牌后又开车返回。该司机的驾驶执照图片显示,钟某在2011年12月第一次取得了C1驾照,目前已经有近7年的驾龄。

据参与救援的赵父朋友说,赵某长得漂亮,长辈们也都很喜欢。“半个月前我们还一起吃饭,小姑娘落落大方的,真没想到会出这种事儿。”将女孩儿尸体抬上来时,雨下得特别大,在场人心里也很难过。

“使用滴滴叫车,这就是日常的出行方式啊,谁想到会出这种事儿呢。”赵父在出事儿后一直没有睡觉,找到女儿后,因为担心也还没有敢告诉妻子这个噩耗。

延展  

涉案司机前一天曾因遭女乘客投诉:

“他将车开到偏僻的地方”

事情在网络发酵后,网友林女士表示曾在事发前一天投诉涉事司机。

林女士称,在23日曾联系了滴滴平台,打了6分多钟的电话,强调让过平台封掉该司机的账号,但是不料发生这样的悲剧。

林女士网络爆料,前天中午在虹桥红杏路使用滴滴平台叫了一辆到翁扬的顺风车,司机借故说要晚几分钟让她取消订单,微信转钱,她也同意了。上车后司机说要接另外一个人,一路越开越偏僻,询问好几次都被告知马上就到。林女士要求给另一个人打电话,司机开始支支吾吾,车辆拐弯到一条偏僻的路上,附近几乎没有建筑物,她意识到司机有问题。“让司机马上停车,不然我就跳车了,他才被迫停了。停下来立即熄火要锁门,还好留了个心眼在他熄火同时马上打开车门跑了。”

不料车辆掉头来追她,好在路上还有车辆经过,司机跟踪几百米后再次让她上车。“我说你再跟着我我就报警,他才开走了。”爆料人称在看到赵某的新闻后,全身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遇难女孩赵某的父亲得知此事后,十分难过。“如果当时就能够处理的话,肯定也不会发生这件事情。这可是一条人的生命啊。”

对于此事,滴滴公司回复,在该车主作案的前一天有另一名顺风车乘客投诉其“多次要求乘客坐到前排,开到偏僻的地方,下车后司机继续跟随了一段距离”,客服承诺两小时回复但并未做到,也没有及时针对这一投诉进行调查处置,无论什么原因,滴滴公司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回应  

滴滴公司承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平台上发生刑案按法定标准3倍补偿

滴滴公司25日发声明表示,对于乐清顺风车乘客赵女士遇害一事,感到万分悲痛,在顺风车整改期间发生这样的悲剧,深感自责与愧疚。作为平台,辜负了大家的信任,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在得知此事的第一时间,滴滴内部成立了安全专项组,密切配合警方开展案件调查工作,提供了乘客和车主的行驶轨迹,协助警方14小时内快速破案。

经核实,钟某此前背景审查未发现犯罪记录,是用其真实的身份证、驾驶证和行驶证信息(含车牌号)在顺风车平台注册并通过审核,在接单前通过了平台的人脸识别,但案发车牌系钟某线下临时伪造。

对于家属“为什么没有第一时间将车主信息提供给家属”的质疑,滴滴公司表示,由于平台每天会接到大量他人询问乘客或车主的个人信息的客服电话,无法短时间内核实来电人身份的真实性,也无法确认用户本人是否愿意平台将相关信息给到他人。所以无法将乘客和车主任何一方的个人信息给到警方之外的人。在接到赵女士亲属电话反馈后建议尽快报警,并在接到警方依法调证的需求后及时提交了相关信息。

滴滴公司会继续积极配合警方,同时全力做好家属后续善后工作。并承诺,无论法律上平台是否有责,以及应当承担多少责任,未来平台上发生的所有刑事案件,滴滴都将参照法律规定的人身伤害赔偿标准给予3倍的补偿。

进展  

浙江运管:暂停滴滴浙江区域顺风车业务

2018年8月25日下午,浙江省道路运输管理局紧急约谈滴滴平台浙江区负责人,鉴于滴滴平台顺风车业务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浙江省道路运输管理局要求滴滴平台立即整改,整改期间暂停其在浙江区域的顺风车业务。

此前,滴滴方面回应称,案发车牌系钟某线下临时伪造,案发前一天司机被投诉,但客服未做到及时回复,也没有及时针对这一投诉进行调查处置,无论什么原因,平台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追访  

律师:平台应建立应急管理制度

京衡律师集团上海事务所的余超律师认为,此类事件网约车司机应当负主要责任。但滴滴在紧急事件的应对方面,还是存在管理上的缺失,可追究其民事责任。

余超表示,滴滴平台责任的划分首先要看平台是否对司机进行初步的身份审核、在应对紧急状况时是否存在管理上的失误,其次要看在事发之后是否配合警方调查。“乘客在乘车过程中,人身受到司机的威胁反馈给滴滴,滴滴没有产生一个预警信号,反应不及时导致危害扩大,滴滴就要承担责任。”但具体承担比例要根据法院的审理来界定。

对于滴滴平台是否应该为乘客或家属提供司机信息,余超认为,在没有警方明确立案之前,司机的信息也属于个人隐私,平台应当予以保护。但网约车平台也应建立应急管理制度以应对突发事件。“比如在车辆上装有监控摄像,规定载客运营时必须开启。如果遇到紧急情况,也应当和警方有一个联动机制,及时把信息传递给警方。”

调查  

乐清女孩乘滴滴遇害之后,顺风车将走向何方?

在郑州空姐搭乘顺风车遇害百天之后,浙江乐清一名20岁女孩在8月24日搭乘滴滴顺风车的途中再次遇害。

据乐清警方通报,警方是在24日下午17时35分接到遇害女孩赵某家属的报案,并称赵某在14时左右向朋友发送“救命”讯息后失联。

8月25日凌晨,警方在一处宾馆内抓获了犯罪嫌疑人钟某(男、27岁、四川人)。钟某系遇害女孩当日搭乘的顺风车司机。警方在通报中称,经初步侦查,该滴滴司机钟某交代了对赵某实施强奸,并将其杀害的犯罪事实。目前,受害人尸体已找到,案件正在进一步侦查中。

与此前的顺风车遇害事件不同的是,遇害女孩曾在事发前向好友发出明确的求救信号,“救命”、“抢救”。且犯罪嫌疑人此前曾遭到另一位女性乘客投诉,滴滴在事后发布的回应中承认了该司机存在意图不轨的行为,但没有及时跟进处置。

种种迹象都在表明,这原本是一起事先可以预防的犯罪。滴滴从今年5月起进行的多项顺风车整改措施在乐清女孩遇害事件中似乎都未能起到相应的作用。

此外,滴滴在处置用户投诉时的不作为同样饱受用户质疑。社交媒体上,网友们在激烈地质问,为何在接到第一起针对该司机的投诉时没有及时跟进,如果及时处理,女孩可能免遭不测。

滴滴在回应中表示“万分自责”,“无论什么原因,我们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这起事件也引发了大众对于“共享经济”的再思考。互联网可以在线上席卷一切,但在具体到线下场景的代入时却往往无法对人、物进行有效、严格的管理,无论是顺风车还是共享单车,都在高速发展之后暴露了业务本身存在的漏洞。

投诉机制受质疑

针对该事件讨论的焦点在于滴滴是否尽到了平台的责任。

案发后,乐清当地一名女性乘客林女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8月23日下午,她搭乘犯罪嫌疑人钟某的车辆时,犯罪嫌疑人将其带到偏僻处意图不轨,但该乘客成功逃脱。随后她将此事投诉给滴滴平台,但截至案发都未收到相关反馈和处理结果。

滴滴在回应中证实了这一说法,“在该车主作案的前一天,有另一名顺风车乘客投诉其多次要求乘客坐到前排,开到偏僻的地方,下车后司机继续跟随了一段距离”。

但滴滴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滴滴称客服承诺两小时内回复但并未做到,也没有针对这一投诉进行调查处理,“无论什么原因,我们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林女士在看到新闻后感到自责,她对媒体表示:“深深自责中,当时如果不畏缩去报警,这姑娘会不会就没有事了。”

而在此前郑州空姐遇害事件中,犯罪嫌疑人在案发前同样遭到乘客投诉。滴滴在当时的回应中称,嫌疑人在案发前,曾有一起言语性骚扰投诉记录,客服五次通话联系不上嫌疑人,由于判责规则不合理,后续未对投诉做妥善处理。

遇害女孩的多位好友认为,滴滴在该起事件中存在过失,延误了救援的最佳时间。一名遇害女孩好友在微博中发出与滴滴客服的沟通记录,称家属在报警后,警方要求家属提供滴滴司机的车牌信息,但滴滴以保护车主个人隐私为由拒绝提供。

滴滴在下午的回应中对此事作出解释,称由于平台每天会接到大量他人询问乘客或车主的个人信息的客服电话,而平台方无法短时间内核实来电人身份的真实性,也无法确认用户本人是否愿意平台将相关信息给到他人。所以无法将乘客和车主任何一方的个人信息给到警方之外的人,希望能获得公众的谅解。并表示平台在接到警方依法调证的需求后及时提交了相关信息。

此前曾向滴滴方面投诉快车司机要求线下交易的乘客马先生向重案组37号(微信ID:zhonganzu37)表示,滴滴的投诉机制存在问题。今年6月,他在桂林某地搭乘滴滴快车时,滴滴司机要求马先生取消订单,改为现金结算。马先生不同意,司机随后拒载。

之后,马先生向滴滴客服进行了投诉,滴滴方面表示将在核实后对司机进行处罚,但一直不愿向马先生公布处罚结果,只是表示“已经处罚了,投诉会影响车主接单”。

马先生称,在沟通过程中滴滴客服存在多次反复,在要求滴滴公开处罚结果后,客服又称需要对投诉进行核实。

马先生建议滴滴应该在平台上及时公开对车主的处罚信息,这样才能避免下一个用户遭遇上一个用户投诉的问题。但滴滴同样以要保护车主隐私为由,拒绝公开。

在经过长达两周的沟通之后,滴滴客服最终表示,将会认真考虑马先生的建议,然后再进行整改。

郑州空姐遇害后 整改措施未见效

今年5月,一名空姐在郑州航空港区搭乘一辆顺风车后遇害,女性乘客安全开始受到公众广泛关注。此后,滴滴宣布对顺风车业务进行整改,在下线相关业务一周后,滴滴将可能暴露用户隐私的标签及评论功能下线,暂停22点至凌晨6点的夜间订单,并推出人脸识别机制,车主在每一单接单前都需通过人脸识别。

此后滴滴又相继推出多项安全措施,包括上线新版紧急求助功能、上线人车不符评价机制、顺风车提供“护航模式”(乘客开启该模式后可自动分享轨迹给紧急联系人,平台实时关注行程轨迹并在异常时介入)等。

但相关措施似乎并未起到应尽的效果。乐清女孩遇害事件中,即便女孩已经在事发前发出了明确地求救信号,依然未能阻止犯罪事件的发生。

北京一名顺风车司机高何光(化名)说,如果有的人本身就别有用心,滴滴的安全机制不一定能完全保证用户的安全,即便要人脸识别,仍然有漏洞可钻。比如,可以在司机人脸识别验证通过后,立马换一个人继续驾驶。

高何光称,在郑州空姐遇害事件发生后,滴滴人为限制了顺风车车主每日的接单数量,“刚开始一天只能接4单,现在一天最多接8单。以每天8单的数量计算,高何光表示其一天收入大概为”100多元“,”根本不挣钱“。

滴滴在回应中表示,钟某此前背景审查未发现犯罪记录,是用其真实的身份证、驾驶证和行驶证信息(含车牌号)在顺风车平台注册并通过审核,在接单前通过了平台的人脸识别,但案发时的车牌系钟某线下临时伪造。

“未来平台上发生的所有刑事案件,滴滴都将参照法律规定人身伤害赔偿标准给予3倍的补偿。”滴滴最后承诺道。

顺风车走向何方?

更多的分析认为,顺风车这一新兴的共享乘车模式在安全性上存在不可弥补的漏洞,即便其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意义,但考虑到司乘双方的安全性方面,无论是平台方抑或是政府方面都无法给出有效的保证。

作为一项天生带有“公益”属性的共享经济产品,顺风车在一经推出就受到相关政策的鼓励。在滴滴发展初期,快车业务一直在灰色地带游走,而顺风车则迅速地得到了交管部门的认可。从更严格的定义上来看,顺风车才是最符合共享经济模式的产品。

早在2014年北京市交通委就发文鼓励顺风车、拼车等行为,认为其是缓解交通拥堵、减轻机动车排放对大气污染的解决办法之一。

次年,交通运输部也发布政策,明确提出顺风车和拼车概念,鼓励以顺风车形式的私家车营运性行为。在每年的春运时期,顺风车这一拼车模式更是会受到或多或少的鼓励。

但和出租车、网约车等营运车辆不同,顺风车的私人属性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对其监管的难度。在车辆及人员管控上,无论是平台或交管部门都无法进行统一、有效的管理。

滴滴作为平台,仅能在软件层面对司机加以约束,但在各种情况都可能发生的线下场景,软件层面的约束已经多次被证明无法发挥既定的效果。

即便在事后滴滴向犯罪嫌疑人钟某致电时,钟某谎称乘客没有上车,滴滴也无法第一时间进行核实。滴滴在近三个月中进行的整改措施,事实证明仍有系统性的漏洞存在。

当然,今年发生的两起顺风车事故中,滴滴作为平台在处理用户投诉方面显然存在过失。在面对用户家属的询问中,对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没有起到足够的重视,仅仅是一味用官方话语进行“搪塞”。此外,遇害女孩好友提供的截图中称,警方要求遇害者家属提供车牌信息,这样的做法同样令人不解。

寻找中国创客在事发后致电滴滴方面,询问此后滴滴针对顺风车业务的整改措施,滴滴公关人员表示将在此后进行公布。

下午,浙江省道路运输管理局紧急约谈滴滴平台浙江区负责人,表示鉴于滴滴平台顺风车业务存在重大安全隐患,要求滴滴平台立即整改,整改期间暂停其在浙江区域的顺风车业务。

近年来,民宿、网约车、共享充电宝等一系列共享经济产物在资本的助推下迎来飞速的发展,但相关犯罪事件却时有发生。无论如何,都需要重新思考共享经济对整个社会带来的影响。

新京报记者 康佳 薛星星  陈维城 实习生 李森 孙达

热门评论

明月山人微博 89
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回复TA
迷離怡情 66
没有良知的公司,一二再而三的出现安全事故,请求声讨关闭,立即卸载滴滴软件。
上海
回复TA
未来螺旋 51
该清除这个没有良心的企业
天津
回复TA

undefined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
查看610条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