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仍存违禁品:多家店铺销售“失身酒”,30元可购“笑气

南都即时
近日,电商平台拼多多被曝含有大量涉黄涉暴力产品,包括可加工的开刃刀、伪基站设备、50元即可定制的摩托车牌以及以“幼女”为噱头的充气娃娃等。
6月6日晚,拼多多官方微博对此作出回应,称已关闭涉事店铺,下架违规商品,并启动全面、系统清理。拼多多还表示,目前其商品审核系统24小时自动识别、自动巡查违禁品,并通过人工排查随时下架违规、违禁品,并及时处理违规商家。
不过,6月7日当天,南都记者在拼多多平台查询发现,尽管前述产品及关键词做了下架或屏蔽处理,但只需将原本的关键词略加修改,仍可搜索出大量违禁产品。
南都记者调查发现,如号称“一罐就断片”的“失身酒”,吸食过量可致幻甚至致死的“笑气”等,均可在拼多多平台上轻易购买。另外,还有大量广告隐含色情低俗内容。
多家店铺以“失身”、“断片”为噱头售酒
一款以断片、失身为主要宣传噱头的酒在拼多多上很受欢迎。
南都记者以“断片酒”、“失身酒”为关键词搜索,拼多多上出现了大量售卖该类产品的店铺,销量最多的可达几百件。
以销量最高的“断片酒”“Four Loke”(中文名:四洛克)为例,早在2010年,它就在美国青少年和大学生中非常流行,甚至引发多起悲剧。
2010年9月,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学生基尔兰(JasonK eiran)喝完三罐酒后,不小心开枪走火打死了自己。基尔兰的父母愤而起诉该产品,声称是它让儿子变得行为失常。美国多个州政府出台了针对该酒的禁令,该公司最终选择更改配方,移除产品中的咖啡因、瓜拉纳和牛磺酸成分。
不过,在中国,这款酒精饮料仍以“断片”“失身”风靡网络,这些产品的详情介绍中,不乏“七口癫”、“一瓶倒”的夸张描述。早在2016年,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就曾对南都独家回应,称四洛克饮料以“断片酒”、“失身酒”等为噱头进行宣传,属于不当宣传炒作。
北京市法学会电子商务法治研究会会长邱宝昌告诉南都记者,此类酒的销售存在三方面的问题。首先,应该确保酒本身的安全问题,是否符合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的安全标准,如果其中含有违禁物质,则完全不应该在电商平台进行售卖,应严厉查处;其次,根据《广告法》的相关规定,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者令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邱宝昌认为,商家为迎合受众需求,以不存在的功能为噱头制造话题,刻意夸大宣传,存在误导之嫌;另外,邱宝昌告诉南都记者,《广告法》明确指出,广告应当真实、合法,以健康的表现形式表达广告内容,“失身酒”这样的表述不符合精神文明和公序良俗。
根据《广告法》第九条规定,广告中不得含有淫秽、色情、赌博、迷信、恐怖、暴力的内容。南都记者发现,在拼多多上售卖的大量产品广告隐含色情低俗信息。如以“保健品”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出现了大量低俗广告。
以“保健品”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出现了大量低俗广告。 购买吸食过量可致残的“笑气”仅需30元
2018年4月4日,全国首例非法经营“笑气”案在浙江省云和县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法庭当庭宣判,被告人殷某某在未取得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非法经营“笑气”,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并处罚金人民币5万元。
危险化学品一氧化二氮俗称“笑气”,长期或大剂量滥用笑气会引起贫血和神经系统损害,高浓度笑气有导致窒息的风险,急性中毒则会导致低血压、肺损伤甚至因缺氧而窒息,严重时会导致死亡。浙江省戒毒研究治疗中心的实验显示,实验用小白鼠吸入这种气体后,仅25秒就不能动弹,一分钟后死亡。
据南都此前报道,因吸食笑气成瘾而被迫就医的例子数见不鲜,且吸食者以20多岁的年轻人为主。2017年6月,广州一名20多岁的年轻人因吸食“笑气”成瘾,精神持续萎靡,甚至出现自杀行为。
南都此前调查发现,在一些电商平台上可搜索出大量售卖笑气的店铺,售价最低仅需50元。6月7日,南都记者在拼多多平台上,以上述关键词搜索出大量店铺,更有用户在评论中称“正品”“劲很大”等。
有用户在评论中称,该笑气“劲很大”。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单位和个人要经营“笑气”,必须获得安监部门颁发的经营许可证,否则就涉嫌非法经营。但南都记者发现,在拼多多平台上,只需在App首页进入个人中心,在设置页面中点击商家免费入驻,上传商品照片及价格便可成为个人商家,无需任何审核及认证程序。此外,在拼多多的个人商家主页里,也并未有选项可以查看商家的相关经营资质及认证证书。
大量不符合国家规范的商品售卖,电商平台有无监管责任?
邱宝昌告诉南都记者,商家进驻平台之前,平台应审核进驻商家的经营资质。对商家售卖的商品及其宣传方式,平台应及时监管和审核,并应采用技术手段及时发现、屏蔽、删除和下架相关违禁品。邱宝昌表示,平台若不履行监管职责,纵容商家违规销售,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