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新疆阿拉山口——中国通向欧洲的桥头堡

亚心网

关注

原标题:新疆阿拉山口——中国通向欧洲的桥头堡


亚心网讯(通讯员 王雄  张永恒)从连云港一路西行,到了地处新疆边陲的阿拉山口铁路口岸站,国内的亚欧大陆桥的行程就到了终点。这里是中国通向欧洲的桥头堡。

国内亚欧大陆桥终点

阿拉山口位于新疆阿拉套山和巴尔鲁克山两山夹缝中,是一条宽广、平坦的通道。长约90公里,宽约20公里,素有“准噶尔山门”之称。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强力推进陇海铁路天水至兰州段建设。1953年7月,陇海铁路全线建成通车。1952年10月,兰新铁路开工建设,全长1946公里。起点兰州,出嘉峪关,过玉门、疏勒河,西跨红柳河进入新疆境内,终到乌鲁木齐。1958年12月铁路铺轨到甘、新交界的红柳河,结束了新疆没有铁路的历史。1962年12月,兰新铁路全线建成通车。

1990年9月1日,东起乌鲁木齐西站,西到边境口岸阿拉山口的北疆铁路建成通车,全长477公里。9月12日,中苏双方的铺轨机,同时在阿拉山口伸展巨大的铁臂,将各自一方的最后一节轨排徐徐吊落,铺设对接在坚实的路基上。自此,中国北疆铁路的阿拉山口站和苏联土西铁路的德鲁日巴站胜利并轨,举世瞩目的新亚欧大陆桥全线贯通。为了与西伯利亚大陆桥相区别,学者将其称之新亚欧大陆桥,也称第二亚欧大陆桥。

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枢纽

苏联解体后,随着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宣布独立,中国阿拉山口铁路口岸改为与哈萨克斯坦土西铁路多斯特克站接轨。两国铁路部门分别在对方车站设立联合办公点,协调处理接发列车、机车返还、商务交接等运输组织工作,保证了过境列车的畅通。

1992 年12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阿拉山口铁路口岸站正式开通。这天,“东方1080”首列国际集装箱专列从连云港发出,一路高歌,经阿拉山口出境,途经阿拉木图、莫斯科,最后抵达圣彼得堡。以此为标志,新亚欧大陆桥正式开通运营。

日益频繁的亚欧贸易,让阿拉山口这个曾经人迹罕至、狂风肆虐的生命禁区,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枢纽。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中欧班列的开行和频次的日益增多,阿拉山口已成为中国过货量最大、最为繁忙的陆上口岸之一。

列车换装演绎独特风景

阿拉山口口岸设有亚洲最大的室内换装站。换装库里,并列铺排着轨距不同的“标准轨”和“宽轨”。由于中国和独联体国家钢轨宽度不统一,过往的国际列车行至阿拉山口,都必须进行换装作业。按惯例,开往欧洲的中欧班列,在对方的口岸站换装;从欧洲回程的中欧班列,在中国境内口岸站换装。由此,列车换装成为阿拉山口独特的风景线。

从欧洲回程的货物列车进入阿拉山口站换装库后,龙门吊的“钢铁手臂”就会把集装箱从哈萨克斯坦的“宽轨”平板车上吊起,平行移动,稳稳地放置到中方的“标准轨”平板车上。在这座亚洲最大的铁路室内换装站内,两小时就可以完成50辆平板车的换装。

别看阿拉山口与多斯特克站遥遥相望,但到了多斯特克就相当于“出国”。口岸站的火车司机,需要驾驶出入境的列车进行往返交接。

进入新时代,红火了亚欧大陆桥。这是一座商贸之桥、文化之桥、友谊之桥。越来越多的旅客流、货物流搭乘中国列车,驶向幸福、快乐的彼岸。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