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体育 CBA

原创社-油腻中年男的八一情节,可能要结束了

新浪体育

关注

2017年最后几天,八一男篮改制的靴子落地,八一体工大队的使命完结,一个时代至此结束。

八一球员们都在朋友圈感慨:一代人的芳华已逝。

冯小刚在他的《芳华》里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命运,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悲哀。

八一男篮,这个富有厚重历史感的球队,将从这一代人开始,换一个“番号”,或许也能换一种活法。

从1951年9月到2017年末,66年,八一体工大队存在的时间足够长,长到几乎和共和国同岁。

八一男篮,他伴随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成长,直到2017的岁末,历史的车轮在这个节点戛然而止,而我们关于八一男篮的记忆,也从这一个节点断裂。

下个赛季八一男篮会以一个全新的队名征战CBA,队伍不会变,政策不会变,只是隶属关系和球队名称的改变。

这一变,变成了一声唏嘘。

在八一之前,已经有6支部队球队因为军改被撤编或解散,八一的路怎么走,会不会让历史重演,没有人知道。不过,现实的情况是,这次改制让八一这块招牌没了,属于八一男篮的历史,翻篇了。

那个记忆中战无不胜的8冠王八一,那个曾经培养了无数篮球名宿的八一,终于也要走进历史的故纸堆里了。

严苛点说,那个烙进多数球迷心中纵横捭阖的八一,在10年前落幕了。八一的辉煌,是体制时代的辉煌,当体制崩塌,八一不愿踏进市场化的潮流,结果就已经注定了。

时间倒流,如果你还能记得甲A联赛的元年,彼时的八一男篮,横扫六合,睥睨众生。从各大军区抽调而来的顶尖球员组成的八一队成为联赛巨无霸,几乎是不可能被战胜。第一个赛季八一以横扫之势夺冠,第二个赛季各队为了对抗八一,纷纷开始买外援,CBA正式开启了外援时代。1996年的圣诞节,辽宁队在外援詹姆斯超常发挥之下,完成了一次载入史册的胜利,在西安(当时是八一主场)战胜了八一,并且终结了八一的48连胜。赛后,全国的媒体奔走相告,“庆祝”八一终于输球了。

48连胜,这是一个在职业化时代不敢想象的纪录,前无古人,后也很难再有来者。

被辽宁击败一次只是八一王朝的一个小插曲,不断的外援的加盟也无法动摇八一队的根基,因为当时八一队有强大的地方军区供血,组成了一支中国篮球名人堂级的阵容,刘玉栋、李楠、范斌、阿的江、张劲松还有冉冉升起的王治郅,这一批人成长和成熟堆叠出一个不可撼动的八一王朝。

从95年到03年,八一队拿了7次冠军,除了02年姚明率领的上海惊险虎口夺食之外,再也没有球队能够挑战八一的地位。在那个时代,击败八一就是击败了整个联赛,能赢八一,你就是冠军。

从03-04赛季开始,八一渐露疲态,三年前还被国家军委授予“团结拼搏的体坛劲旅”称号的铁军缓步走下神坛。CBA王朝的第一次更迭,广东成为最强劲的挑战者。

时间来到04-05赛季,南京、济南、沈部等五大军区球队相继解散,以刘玉栋为代表的老一代八一球星逐渐老去,年轻一代的核心王治郅也早在2001年赴美,加之不断有高水平的外援加盟CBA,各队实力都在不断增强,内忧外患之下,八一男篮终于要开始习惯被打败,习惯成为第二名。

职业化的大潮在05-06赛季开始冲击裹着体制外壳的八一,这一年篮协掌门人李元伟启动备受争议的“北极星计划”,对CBA联赛进行改革,其中有两条影响深远的规定:一是取消升降级 第二则是改变俱乐部准入门槛。这两条改变了八一的发展轨迹。

当时的第二条准入门槛明确提出,俱乐部必须是企业法人 ,否则将无法参加CBA联赛,这几乎成为宣判八一出局的死亡规则。根据军委规定,部队不允许参加任何经商活动,更不要说成为企业法人。这两条完全相悖的规定将八一队卡在中间,进退维谷。作为中国篮球历史上王牌之师,他们是部队体育的招牌,不可能缺席CBA。

要么改制,要么退出。在职业化形势的倒逼之下,八一不得不妥协,八一体工大队和富邦集团成立八一富邦俱乐部,这标志着着CBA最后一支专业队消失,CBA全部进入职业化时代。

2006年之后,变身的八一男篮彻底走上了发展的下行轨道。尽管在那个赛季,他们再一次拿到联赛冠军,加冕8冠王,但这也只是大郅回归之后给这支老牌强队打的最后一针鸡血而已。

救急,而不救命。

2007-08赛季开始前,老将张劲松功成身退。加之刘玉栋已经转会福建,此时八一男篮那批功勋老臣,只剩下了王治郅和李楠。这一年的CBA季后赛首轮,八一队被辽宁队淘汰出局,这也是他们首度无缘联赛四强。

再往后,余下的岁月,八一变的陌生,当年有并吞八荒之气质的王者之师,算是没了。

八一不能请外援,这是铁律,也是很多球迷心中八一精神的一部分,但在市场化和职业化体育面前,这是畸形。没有外援,加深了从前八一王朝的辉煌成色,而如今,没有外援让他们挣扎在幽暗的谷底,越陷越深。

没有外援带来的,不只是实力上的缺失,更是带给球队一系列的连锁伤害。

现在的好苗子,很少有再去八一队的了,一是待遇并不能跟市场接轨,在人才争夺上,八一没有薪资优势,二是到了部队之后,个人日常活动受限,尤其是现在年轻孩子喜欢出国玩。在部队,是不能随随便便出国的。再加之这两年八一队成绩不好,球员流动困难,进去了再想转会,难比登天。今年韩硕就是个鲜活的例子,种种的不利因素堆叠,让八一队更难招到好球员了。

如今的八一已经陷入到了一个恶性循环,一个死结。只能依靠当年北极星计划留下的免死金牌躲过降级。

摆在面前的现实是,如果八一队不改革,必然是死路一条。但在CBA职业化的浪潮之下,八一队依然还是要坚持向死而生。

我们不去评判八一队这种选择是对还是错,身在其中的人有他们肩负的使命,他们所坚持的东西,不被外界所理解,并不代表没有意义。

市场化,职业化正在刺破所有旧体制的外壳,而独有八一队在坚守,在抗争,在坚持着八一精神。

八一精神是什么?

王非说,八一精神是“心”,八一全队一条心。刘玉栋说,八一精神是精气神,不放弃。李楠说,八一精神是铁的纪律。

每个人心中都有各自的答案。八一精神是这支老牌球队头顶的光环,而如今,也只剩下这一层光环。在职业化体育包围下,这道光环正在变得越来越微弱。

八一的改制是一个时代的结束,而这个结束,但愿是一个新的开始,而不是换个名字,继续成为怀旧球迷回忆里的一声叹息。

曾经的八一男篮留给一代球迷的美好记忆,像是一壶烈酒,辛辣刺喉,每每品之热血沸腾,好不畅快。而近几年,八一队留给球迷的,是茫茫无边的灰暗。

当一代人的芳华已逝,留下的却是面目全非。

从1951年建队之初的10个人,到后来绵延66年的历史,30个全国冠军,8个CBA联赛冠军,八一队这面旗帜曾经就像是中国篮坛的泰山北斗,而如今时移世易,英雄气短。

想来,最早看八一打CBA那一批球迷大部分都过而立之年了。八一留在这批油腻男人的记忆中最经典画面是什么?

于我,我会想起00-01赛季,王治郅在总决赛面对姚明,在被媒体誉为是世纪大战的总决赛中大郅最后一场用40分11个篮板将总比分定格在3-1,八一拿到队史的第6个冠军。赛后,王治郅在欢呼的人群中爬上梯子开心的剪下篮网,底下的记者迫不及待的问他:“大郅,大郅,什么感觉?”

王治郅将剪下篮网套在脖子上,腼腆的笑着说:“挺爽的。”

你能从王治郅脸上读到五陵年少的意气风发。此战之后,他便飞赴美国,开启了他的NBA生涯。

“那时候我们都很年轻,他20岁我23岁,在场上都全力以赴。如果看过那两年总决赛的人都会觉得,那是CBA总决赛历史上的巅峰之战。”

在最好的年纪碰到最好的对手,这是大郅的幸运,也是姚明的幸运,也是那一代球迷的幸运。

自此之后,即使是后来归国后再夺冠,也再也见不到大郅那一抹清澈的微笑,相由心生,一切都变了。

如今,八一男篮这个“番号”的消失,也是一代人情怀的剧终。关于大郅,关于刘玉栋,关于李楠......关于一切八一的经年旧事。

12年前,当在八一队又一次丢冠之后,阿指导曾对着记者说:“冠军可以旁落,八一精神不能丢。面对困难,逃避对于军人来说是可耻的。全华班没什么不好,在世界大赛里中国队不就是全华班吗?联赛外援的水平确实越来越高,挑战也就更大,我们付出的努力也就更大。重振雄风不是一句口号,需要我们努力奋斗,我相信总有一天观众会说‘八一男篮又回来啦’”

精神,或许八一队从来没有丢,但是记忆里熟悉的八一男篮,永远也回不来了。

(跳球)

热门评论

昵称称_10827 46
记不清什么时候看球,只记得我看球N年后才有CBA这个词,当时就想凭什么你八一可以全国选材?其他各队只能省内选材?凭什么辽宁辛苦培养出李楠这样的苗子,被你八一挖走?凭什么八一到哪比赛,都有当地驻军穿着军装,占领一大片看台,让主场球迷都不敢为自己的球队呐喊?CBA开始后各队只能找一个外援,且只能上两节,辽宁在好苗子不断让八一挖走的情况下,以一省之力赢你八一,你八一有什么不服?八一早就应该解散
辽宁本溪
回复TA
默amour 25
03年我去宁波工作,球迷口号:八一是冠军,永远是冠军。再后来:胜也爱你,败也爱你,不拼不爱你。今年客场去宁波已经变成:再苦再难,与你一路相伴。特别感慨,特别心酸。无法磨灭的,不仅是曾经的辉煌,更是苦难时的陪伴,在宁波,我看到兰魂球迷仍在呐喊,那么,番号只不过是个代号,爱从不曾磨灭。
江苏南京
回复TA
约哈德 20
作为一个广东球迷,我今天才突然想起,最后一次军粤大战,已经在十六天前结束了......下一次军粤大战,会是什么时候?
广东江门
回复TA

undefined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
查看201条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