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大战前线2》游戏中的激烈战斗自然少不了各种强大的星际战机,下面为大家带来《星球大战前线2》载具图鉴大全,一起来看看星球大战前线2中都有哪些载具吧。
千年隼号

尺寸:26.7米长
武器:四管激光炮、震荡导弹
隶属:义军同盟、新共和国
类型:YT-1300货船
制造者:科雷利亚工程公司

星球大战中的一艘中型运输船,由柯尔里亚集团制造。它本身不是战斗型,因为是架货机所以身体很大,所以不适宜打空对空,但比一般的战斗机强得多(尤其是那些钛战机),可单独使用超空间。这种飞机在太空港里很常见,在不使用超空间时速度一般。内部空间较大,共有:休息间、驾驶舱、后仪器舱、货舱。
装置:一台联络雷达、平式推进器、两门等离子炮(非自动)、超空间推进器(Girodyne SRB42亚光速引擎)、主推进器、两部副推进器。
在其船壳之下,千年隼隐藏了许多它真正强大的秘密。它的主人对这艘货船进行了“特别改装”,加强了它的速度,防盾和性能,摆明了是用于非法活动。而它的武器,也被升级成军用级的四联装涡轮激光炮塔。为了掩护其迅速逃离,千年隼在腹部安装了可伸缩的反步兵速射激光炮。在其前颚之间,装置了震荡导弹发射器。船体内部的居住环境也有一些小秘密,诸如防探测的走私隔舱。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星球大战:前线2专区
奴隶一号

尺寸:21.5米长
武器:激光炮、隐藏的炮弹发射器、离子炮、牵引波束
隶属:赏金猎人
类型:跟踪飞船
制造者:夸特系统工程公司

“奴隶一号”的椭圆外型是所有逃犯最不想在后视传感器显示屏上看到的东西。“奴隶一号”的精密反侦测装置和隐形外壳确保了几乎所有逃犯都无法发现追捕者逼近。
“奴隶一号”的独特外形使它很容易辨认。停泊时,其庞大的引擎组占据了飞船下部,而船舱在它的上面。一旦起飞,“奴隶一号”即旋转90度,其底部变成后面,安装在顶部的驾驶舱朝向前方。这艘飞船装备了许多激光炮,还有隐藏的炮弹发射器和震波炸弹投放器。
这艘战痕累累的飞船最初归詹戈·费特拥有和驾驶。他把自己的惊人技艺传授给了儿子波巴。霍斯战役后不久,波巴·费特驾驶“奴隶一号”从阿诺阿特星系追踪“千年隼号”到贝斯平。尽管行动诡秘、极其致命,但“奴隶一号”是一艘老式的飞船,其类型在现代太空航道中十分罕见。通过频繁重建、改装和升级飞船的许多功能,詹戈·费特和波巴·费特延缓了它的折旧。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星球大战:前线2专区
西斯渗透者/大弯刀号

尺寸:26.5米
武器:审讯机器人,黑眼搜寻机器人,以及其他有着邪恶用途的设备。
隶属:西斯
类型:穿梭机
制造者:共和国西纳系统

西斯渗透者最早是达斯·普雷格斯的飞船,达斯·普雷格斯移居科洛桑后,把自己的“西斯渗透者”送给摩尔。摩尔将其命名为“大弯刀号”(Scimitar),作为自己的座驾。
可怕的飞船适合致命的飞行员,“西斯渗透者”成了西斯黑暗尊主达斯·摩尔的私人星际飞船。不管他的师父达斯·西迪厄斯命令他去哪儿,摩尔都会使用这艘光亮的飞船悄然前往目的地。“渗透者”在搜寻阿米达拉女王期间降落塔图因,成为摩尔的移动行动基地。他从他的星际飞船上释放三个西斯探测机器人以寻找女王及其绝地护卫。发现目标后,他立刻开出其高速西斯飞行摩托追杀猎物。
这艘可怕的飞船充满着黑暗与恐惧,它是神秘的西斯门徒使用的一系列飞船传统中的最新型号。达斯·摩尔的渗透者是一艘特制的星际信使飞船,设计者是共和国西纳系统先进项目实验室,正是这家公司,后来制造了包括TIE战斗机在内的帝国舰队全部的舰队。西斯渗透者拥有隐蔽的武器,强大的传感器以及跟踪设备,由一个精巧的,仍处于实验阶段的高温离子亚光速引擎系统驱动。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星球大战:前线2专区
T-70型X翼战斗机

尺寸:12.5米
武器:4门激光炮,质子鱼雷发射器
隶属:义军同盟,新共和国,抵抗力量
类型:星际战斗机
制造者:英康公司

由抵抗组织(Resistance)所使用以对抗第一秩序,活跃于恩多战役三十年后的战场上。使用T-70而不是更新的T-85其实正是抵抗组织(Resistance)缺乏资金 的体现之一,因为同时期的新共和国已在使用T-85型。
T-70的引擎外形变成了半柱形,不再是全圆柱,其机身与T-65型相比更加光滑。T-70 X翼星际战斗机是一个十字形的星际战斗机。它装备有四个翼式激光炮磁脉冲发射器,弹头发射器,还有一个悬挂式冲击波大炮。这些武器用于靶向计算机。该工艺有一名飞行员和一个宇航技工机器人,并配备了驾驶舱下方的腹面一个超空间引擎和聚光灯。飞行员必须获得弹射系统在戈登豪斯弹射座椅的形式。长机鼻功能弹丸发射在底部和在锥体的传感器。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星球大战:前线2专区
T-65B型X翼星际战斗机

尺寸:12.5公尺
武器:Taim & Bak KX9镭射炮或IX4镭射炮x4[瞄准於战机前500公尺处,每具装备螺型四稜水晶,可发射45000发],克鲁普斯MG7质子鱼雷发射器或离子炮x2
隶属:义军同盟,新共和国,抵抗力量
类型:星际战斗机
制造者:英康公司

T-65B型成为反抗军X翼战机的主力机种,性能从A型大幅提升后产生了足够的空优地位。卢克‧天行者和魏吉‧安特列斯就是驾着B型参与攻击第一死星的雅文战役,直到霍斯战役前创下了对钛战机3.27比1的猎杀率。魏吉发现这反映了飞行员的技巧,以及使用足以让他们在劣势时生存的强悍灵活战机所致。稍后改良版的T-65C-A系列机型很快取代了B型,而战机司令部即使防御预算有限,仍不太愿意将性能良好的B型退为训练机,于是这些B型就改装为侦察机,取代原本使用的Y翼战机。这种T-65BR型在后来的黑色舰队危机时出现过。
X翼的流畅机身长12.5米。四台巨大的实空间引擎在机尾紧贴狭长的构架。每个引擎上都装有一块气动S翼。机翼不仅充当在大气中飞行时的稳定表面,还能分配偏导护盾能量和充当武器底座。每块X翼的表面都涂有中队和战斗机的标识。
X翼的驾驶舱位于飞船中部。X翼驾驶舱后面是宇航技工机器人插槽。宇航技工机器人为战斗机的超空间驱动器提供宇航数据,还在飞行时兼作副驾驶和技师。战斗机降落时会伸出三个起落架。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星球大战:前线2专区
RZ-1型A翼星际战斗机

尺寸:9.6米
武器:激光炮、震荡导弹
隶属:义军同盟,新共和国
类型:星际战斗机/截击机
制造者:夸特动力船坞

A翼星际战斗机是一款由夸特设计并制造的高速星际截击机,受到克隆人战争时期的银河共和国战斗机设计的影响,A翼有着光滑的箭头外形、流线型的驾驶舱和庞大的双引擎。A翼星际战斗机即使停在同盟机库中仍然让人感觉到惊人的速度,比TIE截击机还快的速度令A翼非常适合闪电战。其每个翼尖都有一门可旋转的激光炮。
银河内战以前,义军地下网络的凤凰中队使用了A翼,这就是A翼星际战斗机在银河内战以前的表现。凤凰中队用A翼骚扰、袭击帝国的运输舰队,为反抗事业夺取宝贵的资源。银河内战打响后,A翼星际战斗机被广泛应用于义军同盟之中,证明其确实是可靠的战斗机。霍斯战役、萨勒斯特战役、和恩多战役中都可以见到A翼的身影,参加恩多战役的绿色中队就使用了A翼星际战斗机。恩多战役后,A翼星际战斗机继续为新共和国所用用以打击帝国残余势力。
两台诺瓦尔德克斯J-77“事界”引擎在实空间推动这种小飞船,赋予其非凡的亚光速速度和性能。虽然微轴LpL计算机能努力控制这种强大的飞船,但只有最好的飞行员才能完全利用A翼的速度和武器系统。飞船两边有一对可60度俯仰调节的同步激光炮。有些型号的武器甚至能全向旋转以攻击后方的目标。A翼通常在沿前边缘的凹槽中安装震荡导弹发射器。A翼还携带强大的传感干扰器,能使小型战斗机的探测系统失效。这种干扰器对大型飞船无效。其实,它是一个较大的风险,因为在主力舰的传感网格中,这种干扰器的强大频率会被显示为一个诱人的大信标。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星球大战:前线2专区
BTL-A4型Y翼战斗机

尺寸:9.6米
武器:Taim & Bak KX5镭射炮x2,亚梅克斯SW-4离子炮x2,亚拉基伸缩管型质子鱼雷发射器x2
隶属:义军同盟,新共和国,反抗组织
类型:战机│轰炸机
制造者:柯恩萨公司

在反抗军获得X翼战机之前,Y翼战机已经在反抗军服役了相当的时间,以致成为大战期间损失最多的战机。虽然Y翼战机是种多用途战机,但其的飞行性能不擅缠斗,却适于执行长程攻击或轰炸任务。当反抗军获得优异的X翼战机后,依靠其优秀的厚重防护和武器携带力,Y翼战机只是从空战战机退至了战术轰炸机的位置。因为强悍以及地面密接轰炸任务的杰出表现,使的较快战机的飞行员为其取了“打滚猪”的绰号。
虽然他们可以进行空战,但Y翼战机仍适合对加速性和操纵性要求不高的任务。老旧的Y翼战机常常需要维修,尤其是冷却系统最易出问题。BTL-A4的机身强度较佳但护盾较少,其离子炮是固定的;两具大型引擎以机身后段的推力控制器来控制方向。在其前部的凹槽中,还可以安置不同类型的座舱模块,比如威力惊人的双管离子炮炮塔,侦察座舱或者运输座舱等。
Y翼战机有BTL-S3和较新的BTL-A4两种版本。BTL-S3与A4型的区别在于她的离子炮装在驾驶舱上的一个小炮塔上,由后面的炮手控制方向。另一种BTL-A4的改装版本是长程侦查型,把武器移除后将多出来的空间作为额外的燃料槽,此外超空间引擎的性能也加以提升。Y翼战机从第一线撤下来转为基地保护和突袭帝国运输队的护卫船只。许多Y翼战机被改造为情报任务专用机,这是Y翼战机系列中能找到的最有意思的一种。有些Y翼战机的离子炮被拆除,并将镭射炮能源系统替换为储物空间。这种战机拥有独特的分开式座舱顶以便快速进出(甚至有时被称呼为“高级出口”)。有些修改过的Y翼战机拥有可分离的座舱,充当反重力推进逃生载具。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星球大战:前线2专区
TIE/ln战斗机

尺寸:长度:6.3公尺,宽度:6.4公尺,高度:7.5公尺。
武器:西纳舰队系统L-s1雷射炮x2,部分加装震爆飞弹发射器x2
隶属:银河帝国,第一秩序,帝国残余
类型:星际战斗机
制造者:西纳舰队系统公司

银河帝国最显著的象征之一,有它出没之处即代表银河帝国无所不在的征服力量。
帝国时期的TIE,它们作战半径小,续航时间短,原因是歼星舰才是太空大战主角,TIE只是辅助。虽然没有X翼战斗机那样优异性能和Y翼战斗轰炸机那样强大攻击力,但银河帝国的TIE那动辄遮天蔽日的惊人数量和出没之处必定尾随而来帝国级歼星舰依然使得全银河谈其色变。
TIE战斗机依然存在的缺点包括视野因为太阳能翼而受限、防御力不足、空气力学不佳等。最早的TIE战斗机设计让激光炮能源直接取自引擎,但是这致命缺点的后果是在激烈缠斗时总会导致激光炮的威力和射程严重下降。后来的TIE战机是较新版本,将激光炮能源从引擎供给能量方式改为使用个别的能源产生器。TIE战斗机也常被改装为各式延伸支援机,并且在数十年间延伸出更多更优秀的机种。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星球大战:前线2专区
TIE/In截击机

尺寸:9.6米
武器:翼尖激光炮
隶属:银河帝国
类型:太空优势战斗机
制造者:西纳舰队系统公司

银河帝国最显著的象征之一,有它出没之处即代表银河帝国无所不在的征服力量。
帝国时期的TIE,它们作战半径小,续航时间短,原因是歼星舰才是太空大战主角,TIE只是辅助。虽然没有X翼战斗机那样优异性能和Y翼战斗轰炸机那样强大攻击力,但银河帝国的TIE那动辄遮天蔽日的惊人数量和出没之处必定尾随而来帝国级歼星舰依然使得全银河谈其色变。
TIE截击机是隶属于银河帝国的高速截击机,TIE截击机很晚才加入TIE式星际战斗机家族。一对有缺犹如匕首状机翼是它的标志,给予它异常流线型的侧面,暗示这种战斗机拥有令人目眩的高速。除此之外,翼尖的四门激光炮给予它强大的火力。这种战斗机在恩多战役中表现出色。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星球大战:前线2专区
TIE/sa轰炸机

尺寸:7.8米
武器:激光炮、质子炸弹和挂弹舱
隶属:银河帝国
类型:星际战斗机
制造者:西纳舰队系统公司

以标准TIE战斗机为出发点,帝国工程师设计了一种通过轰炸投放炸弹的专用飞船。TIE轰炸机的机身由一对太阳能收集板掩盖,表明它以TIE战机为原型。为了满足其增强的动力需求,轰炸机装有加长的收集板,它比标准星际战斗机的表面积更大。TIE轰炸机的太阳能收集板之间有两个圆柱形机舱。飞行员坐在右机舱,而左机舱是轰炸机的炸弹舱。这些炸弹通过机腹的投弹口被投向它们的目标。
在TIE轰炸机被开发出之前,轨道轰炸由帝国歼星舰等主力舰上的武器实施。尽管没人否认这种方法的杀伤力,但主力舰轰炸会经常给目标周边设施造成不必要的间接伤害。为使打击更精确,比如帝国想完好地拿下目标,外科手术般精确的TIE轰炸机应运而生。
TIE轰炸机是少数配备弹射椅的帝国星际战斗机之一。鉴于这种飞船经常在行星大气层内行动,飞行员弹出后的幸存几率非常高。轰炸机左机舱有两个挂弹舱,可装上各种各样的炸弹——比如,质子榴弹、导弹、轨道雷、无控热能雷管。由诺多克西肯的微器材子公司开发的高级传感器赋予TIE轰炸机准确无误的精确度。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星球大战:前线2专区
AAT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星球大战:前线2专区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