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天】合肥这个区将成现代科技新城!住在这里的人有福了...

江淮晨报
向上吧,高新!这是一句简单的祝词!这也是一份殷切的期许!
从经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国家级高新区,到如今的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首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合肥高新区已成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战略支点和合肥建设“大湖名城 创新高地”的主要载体,更承载着“参与全球竞争,引领未来发展”的战略使命。
昨天上午,由合肥高新区管委会指导,江淮晨报和新浪乐居媒体承办的“科学城 未来心”2017高新区区域价值论坛圆满落幕。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韦建华说,高新区将面向全球集聚创新资源,着力打造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和集科技、产业、人文、山水于一体的现代科技新城。
11月7日上午9时,由合肥高新区管委会指导,江淮晨报和新浪乐居媒体承办的“科学城 未来心”2017高新区区域价值论坛盛大开启。
当天,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韦建华,高新区建发局、工委办、招商局相关负责人来到论坛现场。蓝光地产、世茂集团、海亮地产、保利地产、汇景地产、旭辉集团、绿城地产、华润置地、招商蛇口等多家房地产企业的负责人,区域内其他企业,如中加国际学校的代表也齐聚论坛,政企面对面,共同探讨合肥高新区的区域价值和未来发展。
在论坛现场,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韦建华道出了很多心里话。合肥高新区正在奋力建设合肥综合性科学中心和合肥滨湖科学城核心区,打造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发展前景广阔,潜力巨大。“我们有决心、有信心进一步创新发展机制,拓展发展路子,增添发展举措,优化发展环境,加快发展步伐,提高发展质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发挥企业家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努力建设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财富高新、和谐高新、美丽高新。”
韦建华说,高新区的发展,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支持,得益于园区企业的开拓奋进和巨大贡献。他表示,合肥高新区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和帮助企业发展,竭力营造最佳的投资兴业环境,让大家扎根在高新区、满意在高新区、收获在高新区。
高新区建发局局长夏自圣也在现场为大家一一解读高新区未来的规划以及发展。
合肥高新区是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国家级高新区,区域面积128平方公里。如今的高新区,是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核心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首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战略支点和合肥建设“大湖名城 创新高地”的主要载体,正承载“参与全球竞争,引领未来发展”的战略使命,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加快建设中科大高新校区、“类脑智能国家工程实验室”等世界一流的创新型大学和研发机构,构筑核聚变研究中心、量子研究中心、天地一体化网络中心等产业共性平台。
今年上半年,高新区市场主体突破2.5万家,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4.1亿元,增速9.7%;1—7月,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207.8亿元,增速9.6%。固定资产投资291亿元,增速9.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8亿元,增速11.4%;进出口总额15.9亿美元,增速11.7%;招商引资193.5亿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3.3亿美元;实现公共财政收入22.4亿元,增速8.4%。预计,1—8月份累计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237亿元,增速10%;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1亿元,增速10.7%。
在国家高新区评比中,合肥高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位居榜首,企业利润率8.78%,位居全国高新区第一。还有一个数据十分亮眼——在全国157个国家级高新区中,合肥高新区在综合排名中位居第六位。
据了解,高新区未来的发展赋予了产城融合的内涵,“产”即高新技术产业化、战略性新兴产业萌发孕育和加速发展的产业基地,“城”是集科技研发、创意创新、高端生活和国际化的新社区。高新区始终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形成产业功能区、服务功能区、生活功能区、生态功能区的合理空间布局。
看得见水,望得见山。高新区总体规划确立了“一山两湖”的整体布局,从城市总体规划阶段就充分考虑了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相融合。在用地布局规划上,高新区围绕两大生态湖泊——王咀湖和柏堰湖,预留了近2万亩的居住和商业办公及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定位为合肥西部的城市副中心,全力打造以居住、商业、办公、金融、酒店及休闲娱乐等为主的城市核心区。从城市布局上确定产业发展与城市发展的紧密结合,推动工业化和城市化互动发展,打造合肥大都市产城融合发展的新型城区。
论坛现场,高新区管委会建发局局长夏自圣为辖区企业解读高新区未来规划时,详细介绍了王咀湖和柏堰湖的“两湖规划”。
其中,王咀湖片区位于高新区的城市核心区,总面积约2115亩,其中陆地面积约1115亩、现状水面约1000亩。该片区紧邻机场高速,周边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未来将围绕王咀湖公园重点打造以居住、科研办公、教育、休闲购物、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城市副中心,建设成对外展现高新区城市门户形象的“城市会客厅”。而柏堰湖片区,作为市区内唯一能够望山见水的地区,也将规划打造成合肥首个国际化社区。
产城融合、宜居宜业。面向全球集聚创新资源,合肥高新区将着力打造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和集科技、产业、人文、山水于一体的现代科技新城。在这座新城里,学校医院商场等人居配套也将一个都不少。
随着中海、保利、绿地、旭辉、蓝光等诸多房地产优质企业入驻高新区,高新区先后开发了20多个近千万平米的高品质住宅,如乔治庄园、岭湖墅、西山林语、湖山源著、雍景半岛、御湖庄园、悦湖山院等并逐步形成了砂之船奥特莱斯、祥源城、富华中港城、太平洋森活城等七大商业综合体。
同时,高新区还加大了对公共医疗卫生、教育等服务设施的投入,先后引进了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新医院、安徽省妇幼保健医院国际妇女儿童医院、合肥离子医学中心、省口腔医院、合肥市第七中学、合肥中加国际学校等一大批优质医院和学校项目,极大地完善了高新区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
结合正在编制的王咀湖片区城市设计,高新区还将打造体育文化场馆。在柏堰湖周边,高新区还将结合目前的中海、旭辉等高尚住宅社区和中加国际学校等设施,补充国际医院、国际总部等设施,提升高新区国际化水平和参与全球化竞争的能力。此外,高新区下一步还将重点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建设,发展名校战略。
依蜀山、拥两湖、临空港,高新区将充分利用这些独特优势,不断完善功能配套,增强城市综合承载力,全面打造富有特色和魅力、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合肥市西部组团城市副中心,努力建设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财富高新、和谐高新、美丽高新。
听听他们眼中的高新
01
蓝光与高新及高新人是和谐共生的蓝光地产金融集团安徽区域副总裁 沈妍香
2015年进驻高新区打造雍锦半岛项目,这个项目在2016年4月面市,现在只剩下最后一栋楼在售。蓝光雍锦系产品的第一站在合肥的高新区打响,与高新区结缘的这两年多时间,让蓝光收获颇多。如今,很高兴雍锦半岛能成为蜀西湖板块上的一道风景线,为众人认可。
关于未来,在高新这个规划空间充满想象,产业驱动发展非常明显的区域,蓝光将继续深耕,推出更高端的产品,与其他行业伙伴共同助力高新区的发展。蓝光坚信好的产品与区域以及人是和谐共生的,我们相信高新区有这个能力,而蓝光也有这个实力,我们十分看好高新区的未来。
02
进驻合肥后就一直在关注高新区世茂集团合肥公司总经理 丁爱阳
自世茂进驻合肥市场后,便一直在关注高新区的发展,留意它的土地出让信息,并一直在寻找合适的契机进驻,如今我们终如愿带来旗下国风系产品“国风见山府”。高新区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宝地,人文自然环境优美,科技发展龙头,土地资源优质,且聚集着大量的人才,这样的区域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而言,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放心,是管委会给我们最切实的力量,管委会各相关部门不只是办事高效,更是在各个环节上持续关注企业发展,给我们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正因如此,也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在我们区域公司刚刚召开结束的经营会上,我们正式确定了要加大在国风见山府上的投入,要为高新区打造更高端更优质的产品。未来世茂也将继续深耕高新,为高新发展添砖加瓦。
03
配套先行的高新区给开发企业带来很多机会安徽海亮房地产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范建波
海亮是很早一波在高新区开发项目的房企。我本人其实刚到合肥不久,对于高新区的了解可能并没有在座的朋友们熟悉,但是我曾在长三角城市群的高新区里操盘过项目,其实不管是在哪个城市,在建设高新区是给其的资金、技术等多方面都有着领衔时代的意义。刚刚听了高新区的建设发展规划,看到高新区在人才、技术上均位于全国前列,做出这样的成绩真的难能可贵,令人钦佩。
就是助力安居的实现。配套是安居的一个重要考量,我们很高兴地看到高新区的配套设施已经落地,医疗、学校、商场、交通等资源都逐渐完善了。配套先行是引进高技术人才的有利条件,而集聚的人才又为我们开发企业带来了很多发展机会。海亮十分看好高新区的发展,目前,希望更全面地了解高新区的规划,关注土地出让情况,希望有机会进一步为高新区添砖加瓦。
04
进驻高新区开发项目是一种骄傲保利地产安徽公司助理总经理、营销总监 余青
保利地产一直很看好高新区的发展,可以这么说,高新区现在就是我的骄傲。每次到集团开会,我都会提到高新区,在高新区打造的西山林语项目也取得了很好的口碑和市场效益。保利对于高新区一直是充满热情的,自2013年进驻高新区之后,高新区出让的每一块优质土地我们都有参与竞拍。对于高新区保利更是真心的,西子曼城、柏林之春、梧桐语、西山林语,以及临近高新区的香槟国际,保利现在在高新区东南西北中可以说都有项目,而且产品从40—400平方米的都有,并把“房子是用来住的”这一理念贯彻得很好。
关于高新区的未来,保利一如既往地看好,毫无疑问地会继续深耕,做好建设工作,践行央企的社会责任。未来,我们会做得更好,与高新区以心相交,共谋更远大的发展。
05
高新是合肥最有潜力之区汇景集团合肥城市公司副总经理 李尧
汇景与高新区是从2016年开始结缘的,但于我早在2012年便开始了不解之缘。第一次来到高新区的时候,王咀湖板块还没有开发起来,周边都是荒地,与现在是截然不同的两种面貌,变化十分大。对于高新区我是发自内心的喜欢,和朋友介绍起合肥最具潜力的区域,总是推荐高新区,一方面因为自己做的项目在高新区,另一方面高新区的发展让我不得不对其充满深爱。
高新区现在是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核心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首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战略支点、安徽省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合肥建设“大湖名城 创新高地”的主要载体,在全国156个国家级高新区综合排名中位居第6位,可以说,高新区对合肥城市建设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未来,汇景将以自身37万平方米的综合体项目汇景城市中心为高新区添新发展助力。
06
在福地高新区深耕是必须的旭辉集团皖赣事业部西南片区总经理、安徽乾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 周伟
高新区是旭辉的福地,之前旭辉在政务、滨湖也都有开发项目,但是做得都有些不温不火。直至来到高新区,开发了湖山源著项目,旭辉中高端品牌定位的形象在合肥市场上一举打响。这些年来,其实在旭辉集团皖赣事业部的营销发展贡献上,旭辉在高新区的每一个项目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结缘高新,旭辉先是感叹管委会对企业的关注和帮助很大,报批速度快、管控得好。再者高新区市场潜力大,最显而易见的就是产品卖得很好,据我们了解,今年整体项目卖得好的产品基本上都在高新区。未来,旭辉将一直深耕高新。
07
绿城走出浙江的第一步就是来到大蜀山绿城安徽区域总经理助理 张明
2001年,绿城走出浙江的第一步,就是来到大蜀山打造了桂花园项目。16年过去了,至今闭上眼我们依旧能想起桂花园的那张照片,泳池边的水系、小桥上看大蜀山的照片很经典,是绿城作品集中必放的照片之一。在我们看来,高新区的价值,从发展起步,到现在拥有各项城市经济文化、基础设施配套,城市整体面貌、企业发展和人群集聚都是合肥最优秀的,因为这个区域有很好的产业基础,有20多年的发展历程,有好的蓝图规划。唯一遗憾的就是土地资源稀缺,从2009年结束桂花园项目之后,我们这些年在高新区也没有拿到土地打造合适的项目,算是个遗憾。未来,如果有更多的机会和土地资源,能重回高新区发展,我们也是求之不得的。
08
华润布局合肥的脚步从高新起步华润置地(合肥)有限公司 营销负责人 王海波
作为华润置地在合肥布局的第一站,我们于2004年选择在高新区打造了澜溪镇项目,赢得了很好的市场口碑。但是现在回过头来看,我们很遗憾错过了高新区迅猛的发展势头,现在也一直想要重回这个区域,一直也在寻找这样一个机会,为高新区的发展再做贡献。
从开发商的角度去看一个区域,在做选择的时候,通常从公共交通、配套资源、产业聚集、人口聚集、景观资源这五个维度来考量做选择,这五个方面高新区在合肥都处于领先地位。所以我们也希望高新区能有更多的土地出让,让大家有机会为高新区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09
未来会重点关注高新土拍招商蛇口合肥公司营销管理部总监 陈明发
今天有幸参与这样一个论坛,结实这么多进驻高新的业界同行,感受到大家在高新区发展中满满的幸福感,也让我们对高新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通过这样一次论坛,让我们对高新区有了更多的了解,无论是外部资源配套,还是内部的管理政策,都是开发企业发展的福地。同时,我们也相信有人的地方就有市场,高新技术人才聚集地高新区潜力无穷。
未来,招商蛇口将重点关注高新区的土拍情况,并积极参与其中,期待日后与诸位共同为高新区发展助力。
10
中加的目标是在高新建立世界级国际化学校合肥加拿大国籍学校活动中心总监 陈卿
从2013年开学时的80个学生,到现在的1300多名学生,3年多来,学校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管委会各部门领导以及企业的大力支持。这些年来,只要有外籍友人来高新区进行参观,管委会领导第一站都会选择来我们学校,周边的地产企业也与我们多次开展互动活动,我们很感谢大家一路的扶持与信任。
来到高新区的3年多,我们真心体会到高新区的快速发展,一座国际化社区迅速建设起来。未来,随着国际医院等配套的进一步完善,我们相信高新区的国际化步伐将越走越好,而中加的目标也不止步于现在的成绩,我们的目标是在高新区建立世界级国际化学校。
来源:江淮晨报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