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收藏

新疆文物修复展:春秋战国时期铜鍑首秀

新华网

关注

新华社乌鲁木齐7月22日电(记者刘杰)正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举行的《指尖旋舞 艺成天工——新疆文物修复成果展》上,一件高65厘米、直径51厘米的大型铜鍑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这件春秋战国时期的铜鍑出土时已严重变形、开裂,经过文物修复人员妙手雕琢,它再次展露出完整样貌。

据自治区博物馆技术部修复人员石亮介绍,这件铜鍑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新疆奇台县修路时被发掘出来的,出土时破损严重,一直存放于奇台县博物馆。得益于自治区文物保护修复项目,来自陕西历史博物馆、南京博物院、西北大学等单位的专业人员参与研讨,历时两年,终于让它恢复了原貌。

该铜鍑为使用器,应该是用于烹煮食物,底部有烧灼痕迹,这么大的铜鍑应该可以满足一个大家族或部落使用。此外,它的耳部非常特别,不同于一般的半圆形,而是充分利用了力学原理,接近三角边的构造,不仅可以用木棍在两边支起来,还可以从上方稳稳地挑起来,便于携带,有这种耳的铜鍑在国内考古中很少见,在中亚、西亚等区域的考古发掘中偶有发现。

据了解,此次展览是新疆首次全面展示文物修复成果。

热门评论

5938700212 0
新疆地广人希,乌鲁木齐人口不到300万,国家的战略政策能促进新疆更良性的发展,增加新疆的人口
上海
回复TA

undefined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
查看1条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