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湖南 资讯

气温升高警惕小动物咬人 浏阳市民梦中被老鼠咬伤

新浪综合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睡在床上迷迷糊糊,突然觉得大腿处传来一阵刺痛,曾女士一动 弹,一只老鼠从她身上爬过。

来源:浏阳网

动物凶猛 气温升高,狗、猫、老鼠等小动物变得狂躁咬人

6月下旬以来,一直雨水不断。7月3日,开启暴晒模式。气温骤变,小动物的性情也变得活跃甚至狂躁起来,市民稍不注意,就 可能被它们抓伤或咬伤。

昨日,记者从市疾控中心了解到,近日来,因被狗、猫、老鼠等动物咬伤而接种狂犬疫苗的市民呈增多趋势。“最近每天接诊 此类患者三十多例。”市疾控中心动物咬伤门诊负责人寻威悉说。

浏阳日报记者潘思荣

睡觉被老鼠咬伤

天气热了,老鼠、猫、狗等动物变得烦躁不安,市民被动物咬伤的事情接连发生。7月4日晚上10时,家住大瑶镇的刘先生在睡 梦中被一阵“吱吱”的声音惊醒,他立刻想到是粘鼠板黏上了老鼠。

刘先生说最近家里老鼠多了起来,晚上睡觉的时候老是听到角落里、天花板上响,很是烦人。无奈,刘先生到商店买了几张粘 鼠板来对付老鼠。

怕粘住的老鼠挣扎逃走,刘先生拿着家中的火钳过来欲将老鼠夹住去处理。火钳夹老鼠的过程中,老鼠扭动身体,眼看着老鼠 马上要逃走,情急之下的刘先生用手去抓老鼠,没想到,刚碰到老鼠便被咬了一口,怎么也不松口。

直到刘先生拿着旁边的木棍敲打,老鼠才松口逃走。被咬伤的左手手掌有两个明显的齿印,当时进行了简单清洗,没有在意。 过了会发现伤口周围红肿,轻微疼痛,不敢大意的刘先生来到市疾控中心。

经医生检查发现,刘先生伤情较为严重,伤口之间有划伤,周围有一厘米范围的红肿,按压疼痛,医生随即对伤口进行了消毒 处理,给他注射了狂犬疫苗和破伤风抗毒素。

相对于大瑶镇的刘先生来说,曾女士更是苦不堪言,躺在床上好好的睡觉,却被老鼠无缘无故咬了一口。

和刘先生同一天来疾控中心就诊的曾女士回忆起当时的情形:睡在床上迷迷糊糊,突然觉得大腿处传来一阵刺痛,曾女士一动 弹,一只老鼠从她身上爬过。

曾女士吓得不轻,睡觉还招来老鼠,急忙赶到疾控中心进行相关治疗。

宠物也会咬人

“最近一段时间,忙不赢,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市疾控中心动物咬伤门诊的医生微信群中每天都有医生在里面交流情况。 近段时间,被动物咬伤的患者突增,每天来注射狂犬疫苗的至少有三十余人。

伤者被咬伤部位多为裸露在外的手和腿,有的受伤者是在与宠物嬉戏时被咬伤,有的是在给动物喂食时被抓伤,还有的是在晨 练、晚间散步时被咬伤。

不少市民反映,由于气温较高,动物易烦躁、冲动,就连平时温顺的宠物也出现攻击行为。

家住城区的袁小姐家里养了一条宠物犬,叫“烧麦”,平日里性情温顺。“我养了三年了,以前从来没有伤过人,就算牵出去 遛,也不会随便乱叫。”

更没想到的是,平时和自己亲密的宠物犬竟然会咬人。袁小姐告诉记者,当天她正在训练它将扔出去的物件捡回来,做得好就 会往狗粮盆子放一块牛肉粒。

训练中,当她给狗狗投放食物时,不料被狗狗一口咬住了右手掌。

袁小姐说,被狗狗咬到后,她检查发现手掌并没有破皮,稍微有些红肿,不放心的袁小姐还是来到市疾控中心动物咬伤门诊就 诊。经医生诊断,袁小姐的伤口属于二级暴露,需要接种狂犬疫苗。

□相关提醒

被小动物咬伤或抓伤都应该及时接种狂犬疫苗

寻威悉提醒市民,被狗咬伤,一般人都知道来医院注射疫苗,而被老鼠咬伤有的人却不在意,简单清洗就完事。这是非常危险 的,因为老鼠本身携带多种病菌,传播多种疾病,应该更加重视。

“是被狗咬了才需要接种狂犬疫苗吧?”不少市民疑惑。对此,寻威悉解释,判断是否需要接种狂犬疫苗的依据,要看咬伤自 己的是不是哺乳动物。犬、猫、鼠以及刺猬、蝙蝠、猴子等,属于哺乳类温血动物,体内容易寄生狂犬病病毒,被它们咬伤、 抓伤,都需要接种狂犬疫苗。

还有市民疑惑,被小动物咬伤,需接种狂犬疫苗,那么人体接种狂犬疫苗会不会对身体有害,寻威悉解释,狂犬疫苗的副作用 一般很小,几乎是没有影响。有极少数人在注射后有轻微过敏反应,大多数可以自行缓解。

一旦被猫、狗或老鼠弄伤了,该如何处理呢?寻威悉介绍,伤者应立即用肥皂水等弱碱性水擦拭伤口,再用清水清洗,该过程 至少要持续15分钟以上。清洗伤口完毕之后,尽早到市疾控中心动物咬伤门诊就诊。

□延伸阅读

走入草丛最好别穿浅口鞋

专家提醒,随着气温升高,蛇也活跃起来。走进菜园、草丛时最好不要穿浅口鞋和短裤。万一被蛇咬伤,千万不要惊慌或奔跑 ,否则会加快毒素的吸收和扩散。

专家建议,被咬伤后,最好2至5分钟内在伤口上方超过一个关节处进行绑扎。绑扎后每隔30分钟松绑—次,每次1至2分钟,以 免影响血液循环导致组织坏死。然后可用清水或肥皂水冲洗伤口。经简单处理后,应在一至两小时内赶到医院处理,不建议患 者或非专业人士用刀切开伤口排毒。“如果工具没有经过专业消毒,反而会引起伤口感染;如果切的位置不妥,可能还会造成 大量出血。”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