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海峡论坛•李光地文化节暨两岸大学生文创会在安溪召开
摘要: 经过几百年的传承发展,李光地文化已经与安溪铁观音文化、清水祖师文化并称“安溪三大文化”,成为安溪最具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名片。
相门府第缘,两岸一家亲。6月19日,以“光地故里共叙缘 两岸文创同发展”为主题的第九届海峡论坛•李光地文化节暨海峡两岸大学生文创峰会在名相故里、美丽的中国茶都——安溪隆重开幕,海峡两岸政、商人士,李光地文化研究专家学者,李氏宗亲代表,青年代表、台湾教育文化经贸促进会代表等共200多人齐聚安溪,深入探索李光地文化、追求李光地思想、传承和弘扬李光地精神。
第九届海峡论坛•李光地文化节暨海峡两岸大学生文创峰会由泉州泉台民间交流协会、安溪县人民政府、泉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泉州市孔子学会主办,安溪县湖头镇政府承办,厦门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福建泉州(湖头)光电产业园管委会、台湾旺旺中时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福建省花卉协会、福建省烹饪协会、安溪县家居工艺商会协办。这是首次举办李光地文化节大型活动,对于传承和弘扬李光地文化,搭建两岸沟通交流平台,促进两岸经贸旅游合作,推动两岸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安溪县县长刘林霜致辞。
“经过几百年的传承发展,李光地文化已经与安溪铁观音文化、清水祖师文化并称‘安溪三大文化’,成为安溪最具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名片。”安溪县县长刘林霜致辞时说,我们举办李光地文化节,旨在深入揭示李光地文化的思想精髓,进一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旨在呼应“一带一路”建设,打造并形成富有特色又形式多样的文化精品,增进安溪与世界各地的文化交流与经贸合作,使经济建设与文化发展相得益彰。
学术盛筵:“李光地与儒学思想”研讨会
6月19日下午3:00,作为本次活动的重头戏,“李光地与儒学思想”学术研讨会在永隆酒店一楼宴会厅召开,来自两岸的专家学者为我们献上了一场充分体现“李光地与儒学思想”学术研究成果的盛筵。
李光地的学术思想和执政理念,体现传统儒学思想的内涵精华,对当今社会的转型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研讨会上,泉州历史研究会副会长、泉州市施琅研究会会长、泉州民间信仰研究会会长吴幼雄,厦门大学哲学博士冯静武,四川师范大学哲学博士场燕,北京清化大学台湾校友会原秘书长谭世坪博士,内蒙古大学博士李力,福建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郭莉,泉州市博物馆考古部主任范佳平等专家、学者,围绕“李光地儒学思想的历史评价”、“李光地思想与两岸关系研究”、“李光地的儒学思想及其影响”、“李光地道学思想台海践行史事”等话题,进行深入的交流与探讨,并对进一步弘扬李光地文化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
研讨会前,由泉州市社科联、泉州经贸学院和泉州市孔子学会联合先行开展的“李光地与儒学思想”学术研讨征文,共收到论文50篇,内容涉及李光地思想方方面面,作者遍布北京、上海、四川、内蒙古、台湾和福建等二十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其中不乏知名学者。
创意盛宴:两岸大学生“李光地文化”生活创意设计研讨会
创新改变生活,创意让生活更美好。6月19日下午3:00,第26届时报金犊奖暨海峡两岸大学生“李光地文化”生活创意与家居工艺照明设计研讨会在永隆酒店会议室举行。
首先,来自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大学生代表向与会人员生动描绘并展示了一幅幅充满创意的文创作品。这些作品都是26届时报金犊奖获奖作品。作品以“李光地‘树清廉家风,立崇廉家规’公益广告设计”作为创作主题,以李光地清廉勤政文化与社会责任为主轴,既传播了优秀的家风文化,也深化了李光地文化在大学生等青年群体中的影响和传承。
青年强则国家强。两岸大学生纷纷表示,将从李光地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向先贤学习为人之道、处世之道、修身之道,发挥所才、尽其所能,加强合作,共同致力于两岸发展。
接着,旺旺中时文化传媒副总经理、金犊奖副执行长萧建华先生,台湾中华文创发展协会副秘书长周丽川女士,台湾拓拓文化創意股份有限公司刘朝宗先生、赖秀金女士,厦门大学艺术学院苏力院长等专家、学者,围绕“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李光地文化生活创意与家居工艺照明设计”等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参会专家普遍认为,只有处理好传统文化积淀和现代技术运用的关系,加强文化的塑造,注重材料、设计、技术等方面的处理,才能更好地推动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融合发展。
最后,旺旺中时传媒代表时报金犊奖组委会与泉州(湖头)光电产业园、安溪家居工艺协会签订创意交流合作意向书,厦门大学艺术学院与泉州(湖头)光电产业园签订文创合作意向书,建立起学界和业界之间的合作桥梁,推进产学合作。台湾故宫博物院还特别将其馆藏的李光地高仿作品赠送给湖头阆湖博物馆。
时报金犊奖创办于1992年,自1997年进入大陆地区以来,截至到2016年,在中国大陆已经连续举办十九年,从最开始的几百幅作品发展到2016年的万余件作品。参赛的学校也由原来的一百多所高等学校增至七百余所高校参加,辐射到30余个省级行政区。海峡两岸的广告教育和学生作品交流也从而得以实现和发展!
艺术盛宴:海峡两岸盆栽花艺技能竞赛
花艺情缘,以花会友。文化节期间,一场以“幸福家园•花美乡间”为主题的海峡两岸“创森杯”插花花艺技能竞赛,在安溪县湖头三安幸福小镇开赛。来自港澳台地区和全国各地的插花选手参加了插花花艺技能竞赛,共展示作品60余件。
从预赛中脱颖而出的20名选手参加了最后的决赛,决赛中,他们需要完成三件参赛作品。第一件作品是休闲空间、浪漫空间,主要是浪漫空间的花艺设计,在参赛空间或者旁边做装饰;第二件作品是人体花饰,要求用永生花或者人造花来进行制作;第三件作品是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国传统插花。
评委团的成员都是来自台湾和北京的花艺师,他们从主题表现、构图造型、色彩搭配、制作技巧、整体效果、创新意识等方面对参赛作品进行评判。本次比赛设综合奖,综合奖取前6名(金奖1名,银奖2名,铜奖3名),颁发证书与奖杯,并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
除专业赛事外,还举行为期四天的“幸福花田—绣球花、鹤望兰、碗莲”等花海观赏会、人体花艺秀、餐厅空间花艺设计等展览活动,届时,参赛作品也将免费展出,让观众大饱眼福。主办方表示,通过此次活动,学习、交流、借鉴两岸花卉技术、发展方向,丰富了美丽乡村的建设内涵,促进了两岸之间的花卉文化交流,同时将花卉与安溪滕铁工艺传统等传统产业和光电等新兴产业融合发展,为花卉旅游构造一个新的传播平台。
一位台湾花艺师表示,在台湾,花卉业是一种精致的农业,地位举足轻重。而在中国的许多城市,插花还停留在“阳春白雪”的层面上,此次来安溪参加插花盛会,他希望借此机会也能让更多的人爱花,养成买花和插花的习惯。
由三安集团出资打造的“三安幸福小镇”,形成了“一区一带一园一体系”,山、水、田、林、茶、宅相互衬托,具有“小桥、流水、人家”的现代田园意境,2013年底,被列入农业部“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成为全国样板。
美食盛宴:海峡两岸美食文化交流活动
爽滑可口的湖头米粉、金黄酥脆的网油鸡卷、兼具甜糯咸香的咸笋包、清甘鲜美的炕蛋汤……6月19日上午11:00,海峡两岸美食文化交流活动在阆山美食园登场。

活动现场,一边是美食界的“大咖”们侃侃而谈,畅谈美食文化与餐饮投资议题;一边是大厨或商家们展示各地创意美食,为宾客带来了舌尖上的美味。台湾中华餐旅经理人协会、桃禧航空城大饭店有限公司等两岸知名餐饮企业积极参与,评委组则根据厨师、商家、群众的评分,统计出获奖名次,颁发了首次李光地文化节闽台美食交流最佳厨艺奖、最佳风味奖、最佳特色奖和最佳团队奖。
湖头小吃系明清年间发展起来的闽南地方特色小吃,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有湖头米粉、圭卷、咸笋包、芋包、“四米果拼盘”等,与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湖头镇、李光地文化相互辉映,形成独具特色的美食文化,受到广大海内外人士的青睐。2016年,“湖头小吃”获得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为集体商标。近年来,湖头镇加大了对独具地方文化特色湖头小吃商业化的深度开发,成立了“安溪湖头小吃同业公会”并及时申请注册“湖头小吃”集体商标。目前,湖头镇以行业公会牵头组织、引导、管理、推介湖头小吃,拟定发展规划,制定经营规范,建立管理机制,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加快促进“湖头小吃”产业化发展。
产业盛宴:多个高新大项目签约仪式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6月19日的开幕式上,还举行了Led封装配套材料生产基地等项目的签约仪式,把两岸文化交流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实现了文化与经济“双赢”。
其中,福建省柏纳科技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拟投资在湖头光电产业园建设Led封装配套材料生产基地项目,首期投资3000万元,主要建设为园区天电、信达、浩天等LED高端封装厂商提供金线等金属及金属合金材料生产线,预计年产值达1亿元;深圳市同达新材料有限公司拟投资在湖头光电产业园建设研磨液生产基地项目,一期计划在光电园区投产两条生产线,总投资5000万元,包含智能手机玻璃抛光液及蓝宝石衬底抛光液生产线,预计年产值1亿元;厦门亨创科技有限公司拟投资建设EMC材料生产基地项目,主要生产电子级液体硅橡胶、大功率LED封装树脂等产品,预计年产值6000万元;纳瑞特(福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拟投资建设金属自修复剂生产基地项目,产品广泛应用于机械设备领域,预计项目一期年产值达5000万元;湖头镇与厦门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联手建设“K12音乐教育信息化改革试验基地”,建立艺术素质信息化测评系统及教学管理平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共建,均衡发展。
此外,湖头镇还与浙江大学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签订湖头文化古镇概念设计合作框架协议、与北京鹰传奇影视有限公司签订《李光地》电视剧拍摄合作协议。
文化盛宴:中国著名作家走进茶乡采风考察
品铁观音、逛贤良祠、进植物工厂、拜清水祖师……连日来,由全国著名作家代表组成的“名相故里海丝风”采风团,到湖头光电产业园、植物工厂、三安幸福小镇,还到中国茶都、清水岩、泰山岩、三平观等地参观,感受了安溪厚重的茶文化、李光地文化、清水祖师文化、现代企业文化等,见证了安溪光电、中科生物等新兴产业的崛起。采风结束后,作家们将围绕“李光地文化与文学创作”的话题,挖掘丰富的李光地文化内涵,进行创作,讲好李光地故事。
安溪置县千年,文化底蕴深厚,素有“龙凤名区”之美誉。除了李光地文化外,安溪还有享誉全球的铁观音茶文化、藤铁工艺文化,清水祖师、保生大帝、广泽尊王等信仰文化在全世界华人心中也都享有盛誉。安溪高甲戏曾一举囊括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奖”和“曹禺戏剧文学奖”三大奖项……这些都可以成为作家们创作的文化素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湖头镇地处安溪北部,人口11万人,是安溪的交通枢纽和商贸重地,素有“小泉州”之美称。湖头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一代名相”李光地的出生地,著名侨领李尚大、李陆大先生的祖籍地。近年来,湖头镇抢占高端发展光电产业。斥资上百亿建成全省产业链最完整的泉州(湖头)光电产业园,吸引三安光电、深圳天电光电、厦门信达光电、中科生物等20多家国内影响力十足的行业龙头企业强势入驻,年产值达50多亿元。2016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突破165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9.51亿元,财税收入6.07亿元,跻身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257位),集“中国特色小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绿色乡镇”、“省级小城镇综合改革发展试点”、“省级镇级小城市培育试点”等诸多荣誉于一身。
■人物名片
李光地:清朝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
李光地(公元一六四二年至一七一八年),字晋卿,号厚庵,别号榕村,福建安溪湖头人。清康熙九年(一六七0年)登进士第五名,官至直隶巡抚、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是清朝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李光地仕宦四十八年,操守清廉,勤政恤民,育材举贤,黜墨击贫,保护善类,治绩显著。尤其是在平定福建耿精忠的叛乱和台湾明郑政权起了关键性作用,为清朝中华民族的统一大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又奉旨整治漳河、子牙河、永定河,平息水患,大兴水利,开创了近代治河的新篇章。
李光地还是位理学大师,同时代的学者尊称他为“安溪先生”,或“安溪李相国”。他竭力向朝廷推荐朱子学,奉旨编纂《朱子全书》、《性理情义》、《周易析中》,成为清初复兴理学的中坚人物。他还十分注重科学技术的研究,在天文、地理、历法、数学、音韵、兵法、水利等诸多领域都卓有建树,而且在文学、诗歌创作上也造诣很高,堪称是清代一位不可多得的大学问家,他的学术思想和执政理念,体现了传统儒学思想的内涵精华,对当今社会的转型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卒谥文贞,赠太子太傅,被雍正帝褒为“一代之完人”。其著述甚丰,共四十三种,后人编为《榕村全集》。
相门府第,名相故里。李光地家乡湖头镇现存诸多的史迹,有李光地宅和祠(新衙、旧衙、贤良祠、问房大厝)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县、镇两级加强对这些古迹的保护,把李氏家庙、景新堂、新衙、旧衙、贤良祠以及60多座的明清时期的古建筑群等整合成历史文化街区。同时,投入2亿元建成李光地文化公园,并在公园内规划建设阆湖博物馆,现已免费向群众开放,成为福建省首个按照国家规范标准、实际存在意义的镇级博物馆。该馆主打以李光地文化为代表的特色文化,设有“千年古镇、海丝起点;名相故里、廉政家规;名人贤士、灿若星河;文化多元、非遗传承”四大展示区。李氏家族相关家训、石碑拓片、木质匾额成为展品重要内容。从布馆开始,共募集、收集到文物500多件(套)。
■相关链接
李光地家规家风故事:收录《中国家规》一书
近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络中心组织编写的《中国家规》一书,由中国方正出版社出版,全国公开发行。安溪县以李光地为代表的湖头李氏家族家规家风故事收录其中。
“家传一首冰壶赋,庭茁千寻玉树枝。”晚年的李光地,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订立家训族规。在湖头镇李光地故居昌佑堂,有两则李光地家训让人印象深刻。一则是《家训·谕儿》,一则是《诫家·后文》。
李光地在《诫家·后文》中回顾湖头李氏家族艰辛的起家历程,提出“夫世无百年全盛之家,人无数十年平夷之运,兴衰之极,存乎其人。”他特别警示家族后人:“吾等老成尚在,决不尔容,况乎不类子弟,每借吾形似以犯法理,尔不为吾顾名节,吾岂为尔爱性命?国宪有严,亦必不尔宽也。”言语铿锵有力,大义凛然,是家风教育箴言。
李光地不仅重视家族教育,还推而广之。康熙五十五年,李光地亲自给安溪知县曾之传写信,并抄附湖头李氏《本族公约》,希望家规乡约能惠及全县:“颁行条教,俾僻壤有所遵循”。安溪文教由此昌盛。据史料记载,明清时期,湖头古镇曾出现“四世十进士七翰林”的科举盛况,先后出现了1位宰相、4位总兵、20多位进士、99位举人,入仕100多人。
近年来,安溪县充分发挥利用李光地廉政思想建设廉政文化基地、李光地文化园和阆湖博物馆等,重印李光地著作《榕村全集》,全面展现其生平功绩、学术造诣,弘扬和展示李光地廉政文化。除了收录中纪委编写的《中国家规》一书,去年以来,李光地的“家训、家规、族规”还分别在中纪委、省纪委“廉政网”上进行宣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