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家族内讧与老板协调亲属关系

证券时报

【三国经济】
公司老板选拔接班人、继承人,要未雨绸缪,尽早谋划;加强培训,提升素质;压以重担,增长才干。
徐叔衡
家族企业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老板的主要亲属,基本上都在本企业担任各种重要职务。如何处理好他们与企业的关系,协调好他们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在确定接班人、继承人问题上,如何使其与兄弟姊妹和亲属之间,和谐相处、和衷共济、和光同尘,关系到企业的稳定和长治久安,这是一个重大课题。在这里,认真研究一下袁绍家族衰败的教训,对我们或许会有一些启示。
兄弟同心,其利断金。袁绍有三个儿子和一个外甥,执掌兵权,都带有部队。官渡战败,正在其情绪极度低落之时,次子袁熙引兵六万,自幽州来;长子袁谭引兵五万,自青州来;外甥高干亦引兵五万,自并州来;各至冀州助战。加上自己和三子袁尚在冀州带领的部队,得二三十万,袁绍又来劲了,“绍喜,再整人马来战曹操”。在仓亭一仗,袁尚便射杀徐晃部将史涣得胜。尽管曹操采用“十面埋伏”之计,杀得袁绍父子胆丧心惊,但兄弟团结一心,各回本州,收拾人马,以备调用。此时,曹操也无可奈何,“冀州粮食极广,审配又有机谋,未可急拔”。此时,刘备又引兵乘虚攻许昌,操大惊,赶忙提大兵往汝南来迎刘备。就在袁谭与袁尚闹了一点矛盾但尚未决裂之际,兄弟仍合力抗敌,尽管四人皆大败,操追至冀州,但在谭与尚入城坚守;熙与干离城三十里下寨,虚张声势,相互配合之下,“操兵连日攻打不下”。
父偏母私,祸起萧墙。官渡战败回到冀州,袁绍心烦意乱,不理政事,其后妻刘氏借机劝其立后嗣,并且提出立自己所生袁尚,偏偏袁绍也“甚爱之”。袁绍便征求分别辅佐袁尚、袁谭二人的四位谋士意见,辅佐袁谭的谋士郭图明确表示反对,认为废长立幼,此乱萌也。今敌军压境,当务之急是拒敌,岂可因立嗣之事使父子兄弟自相争乱耶?在袁绍弥留之际,袁谭、袁熙尚未赶回来之际,刘夫人急急忙忙伙同袁尚谋士审配、逢纪,将袁尚拱上了接班人位置。随即刘夫人便将袁绍所爱宠妾五人,尽行杀害;又恐其阴魂于九泉之下再与绍相见,乃髡其发,刺其面,毁其尸,真够狠的。袁尚也不甘寂寞,恐宠妾家属为害,并收而杀之。可袁谭也不是省油的灯,“我为长子,反不能承父业;尚乃继母所生,反承大爵:心实不甘”。于是,兄弟二人互不相让,刀光剑影,非要争个鱼死网破。
谋士助隙,亲情成仇。辅佐袁尚和袁谭的谋士,都各为其主,在兄弟二人的争斗中,都没出好主意,致使兄弟嫌隙越来越大。袁绍一死,审配、逢纪便立袁尚为大司马将军,领冀、青、幽、并四州牧,大权独揽。袁谭在黎阳与曹军相抵被打败,求救于尚,尚与审配计议,只发五千馀人相助,又被半路坑杀,这那里是帮兄弟的忙!怪不得,袁谭会大怒。又通过其谋士逢纪作书给袁尚,审配再出馊主意,“不如不发救兵,借操之力以除之”。兄弟情谊不见踪影!待曹操转身领兵进发荆州,形势稍缓和一点,这袁氏兄弟又闹腾起来。郭图建议袁谭,请袁尚、审配饮酒,伏刀斧手杀之。此计被审配识破,让袁尚引兵五万出城,乘势攻之。袁谭战败,审配劝袁尚追至平原,三面围城攻打,非要将自己哥哥置之死地。危难之时,郭图建议袁谭投降曹操,借操之力擒住袁尚。在这场兄弟争斗中,双方的四位谋士,就没有一个着眼大局、晓以大义的,没有一个劝和的,没有一个替他人着想的,致使兄弟隔阂越来越深,矛盾越来越大,敌意越来越浓,曹操抓住这种谗隙,将他们一一收拾干净。
“路逢尽处还开径,水到穷时再发源。”公司老板选拔接班人、继承人,未雨绸缪,尽早谋划;加强培训,提升素质;压以重担,增长才干;置其艰险,磨炼意志;培育情商,善待他人;锐意进取,业绩突出;律已廉洁,深孚众望;等等,同时,协调好其与兄弟姊妹及亲属之间的关系,做到各得其所,各安所位,各尽其职,团结一心,同舟共济,则公司一定会发展得更好、更稳健。
(作者系江西证监局原局长)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