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湖南 资讯

“惟楚有才”说的是湖南还是湖北?

新浪综合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相传,清嘉庆十七至二十二年(1812-1817年),袁名曜任岳麓书院山长。门人请其撰题大门联,袁以“惟楚有材”嘱诸生应对。正沉思未就,明经(贡生的尊称)张中阶至,众人语之,张应声对曰:“于斯为盛”。这副名联就此撰成,之后悬于大门。

来源:岳麓书社

“惟楚有才”说的是湖南还是湖北?

说起湖南人,大家的印象大概会是

吃得苦

霸得蛮

耐得烦

爱吃辣

有血性

敢为人先

……

还有点小傲娇

骄傲自负

“别说你们不傲娇,你们湖南人常说的那句‘惟楚有才,于斯为盛’,意思不就是只有你们湖南有人才,只有你们湖南人有才嘛。”

不不不,岳麓君在这要说句公道话

这句话可不是这意思

您还真是误解湖南人了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的真实含义

还得从它的出处说起

相传,清嘉庆十七至二十二年(1812-1817年),袁名曜任岳麓书院山长。门人请其撰题大门联,袁以“惟楚有材”嘱诸生应对。正沉思未就,明经(贡生的尊称)张中阶至,众人语之,张应声对曰:“于斯为盛”。这副名联就此撰成,之后悬于大门。

典出《左传》

原句是:“虽楚有材,晋实用之。”

下联“于斯为盛”

出自《论语·泰伯》“唐虞之际,于斯为盛。”

本为孔子盛赞周武王时期人才鼎盛局面

全联的意思或可理解为:

楚国真是出人才的地方啊

岳麓书院更是英才齐聚之会所

而使其被多数人误解为“只有湖南有人才”

则要“归责”于这两个字

“惟”字与“楚”字

“惟”

“惟”字其实是句首语气助词,没有任何含义,也可以用唯、维。

“惟楚有才”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楚有才”的意思,但是因为古人说话喜欢用双音节的词,所以才在“楚有才”的前面加了个“惟”字。但今人从表面的意思来理解,可能就会误读这句话了。

“楚”

楚国是周朝时期华夏族在中国南方建立的一个诸侯国。楚人是华夏族(汉族原称)南迁的一支,最初起源地在河南新郑,后在上古冲突中及商王朝的驱逐下,逐渐南迁,最后来到荆山附近丘陵平原结合部。

当时的楚地包括了现在的湖北、湖南以及河南南部的一些地方。而且楚国当时也是以湖北为中心的。例如,三国时期,荆州是兵家必争之地,“荆楚”又是楚国的代名词,而荆州大体上就是现在的湖北。

所以,此联中的“楚”并不单单指湖南啊。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真的不是在说湖南人自负

下面提到的这副对联才是

“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

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

据说这是晚晴名士王闿运

在一次江浙文人聚会上写出的

大家细细品味

是不是比“惟楚有才,于斯为盛”傲娇多了

“惟楚有才”说的是湖南还是湖北?

我们可以从这本书中找找答案

[明]周圣楷 编纂

[清]邓显鹤 增辑

廖承良 杨云辉 等点校

《楚宝》四十五卷,明代周圣楷编纂,清代邓显鹤增辑。书中记载楚中人物兼及山水名胜,上起远古,下至明代,取材广博,规模宏巨,是一部迄今最为完备的楚志全书。

《楚宝》的得名,出自《国语》王孙圉论楚宝的典故,大意是说,楚国不以玉饰器玩为宝,而以人材、物产为宝。《楚宝》取材范围、区域的确定,以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疆域为界。秦汉以后,历经朝代更迭,建置屡有迁变,大致沿袭古代三楚分布的长江中下游地区。至明代,则以湖广即今湖南、湖北为楚之全境。

所以,“楚”其实不单单指湖南,还包括湖北。

现在,你知道“惟楚有才”的真正含义了么?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