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那年头的演出市场很糟糕

证券时报网
【南腔北调】
白秀英、阎婆惜等人的悲剧命运,通常人们的着眼点,多诟病其道德品质,却忽略了检讨当时的社会。
晋东南
宋朝女人不易做,除了笔者之前谈过的丫环、使女,即使有武艺的如一丈青扈三娘,长得那么漂亮,又能怎样?宋江一句话,就得嫁给相貌平平、武艺平平还曾是自己手下败将的王矮虎。水浒里还有一类女性,是从事文艺工作的,她们的境遇如何呢?
水浒开场没多久,施耐庵老先生就在第三回《史大郎夜走华阴县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里交代了流浪歌手金翠莲的悲惨命运。金翠莲自小就唱得好,但先是被郑屠纳为妾,之后又被大老婆赶出来,在陕西渭州潘家酒楼里卖唱为生,生意一点都不好,所以才哭哭啼啼。金翠莲运气好,碰到了鲁智深,从此改变了命运,逃离了魔掌,但她的艺术才能再也没有用武之地了。
接着,另一个悲催演员阎婆惜又在第二十一回《虔婆醉打唐牛儿 宋江怒杀阎婆惜》出现。宋江趁着月色送走了刘唐,转身就碰到了王婆带着阎婆惜的老妈阎婆来讨要救济,由此引出了阎婆惜的故事。阎婆惜还是个艺二代,他老爸阎公自己喜欢歌唱事业,所以亲自上阵做老师,自小就给阎婆惜上各种艺术课,阎婆惜不负众望,十八岁时就“会唱诸般耍令”。学艺已成,阎公带着一家三口从开封来到了山东郓城,没想到郓城的文化氛围很淡薄,阎婆惜艺术水平再高,无奈没有市场,连生存都成了问题,屋漏偏遭连夜雨,一家之主阎公又感染了瘟疫害病身死,家里连棺材钱都拿不出,这才通过王婆做中介,做了宋江的女人。其后阎婆惜身死,自身的贪得无厌不识时务固然难辞其咎,但若是她能够通过艺术来养活自己,也不用委身宋江,引出这诸多祸端。
阎婆惜初出茅庐,连个演出的机会都搞不到,那么资深一点的演员怎么样呢?第五十一回《插翅虎枷打白秀英 美髯公误失小衙内》里的白秀英,从开封来到了郓城。为啥从大城市开封来到了小地方郓城县?因为郓城的新任知县和白秀英在开封就有不正当男女关系,知县荣调履新,白秀英就跟了过来开拓演艺市场。白秀英色艺双绝,又有知县做靠山,但也得各方面打点,县里的头头脑脑都要拜一拜。可这白秀英也命苦,碰上本县的都头雷横出差,没有见到,埋下了二人争执的祸根,这才有了后面的故事。
白秀英表演的场所,当时叫“勾栏”,相当于现在的戏院。雷横是郓城的头面人物,一来就坐在了贵宾位,那时的名字很文雅,唤作“青龙头上第一位”。表演自然很精彩,“合棚价众人喝彩不绝。”雷横也感叹“果然是色艺双绝。”雷横点赞及时,可忘记了自己身上没带钱,和随后端盘子索讨演出费的白秀英父女二人发生争执,将其父白玉乔打成重伤。白秀英吹了枕边风,知县将雷横当街示众,雷横的老妈来探视,又和白秀英冲撞起来,雷横是个孝子,见不得母亲受辱,扯起枷来就打,可怜白秀英空有一身才艺,被打得脑浆迸裂,一命呜呼。
可能有人会说,要是当初拜码头时雷横不出差,也不会有后面这么大的阵仗。如果分析停留于此,就有点肤浅了,根子上还在于当时的表演不受尊重,从投入到产出没有形成良性循环,演出市场不规范。白秀英也算一个名角了,演出是在“勾栏”里,有了固定的场所,比起金翠莲、阎婆惜自然是强多了。但白秀英也有她的难处,除了要找知县做靠山,要打点好各路关系之外,正儿八经在戏台上演出,却也没法卖票获得收入,收费方式还停留在地摊演出那个阶段,要靠他老爸在演出间隙不停吆喝,自己低三下四端着盘子一个一个去讨要,这是个什么事嘛!
白秀英、阎婆惜等人的悲剧命运,通常人们的着眼点,多诟病其道德品质,却忽略了检讨一下当时的社会,为什么不能提供完善的配套?为什么不能让她们的演艺才华尽情发挥呢?
(作者系深圳文化观察人士)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