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投墨尔本港租赁权 中资港口布局再下一城

国际金融报
图片来源:澳政府新闻网
分析人士认为,中投参与此次投资看中的是长远、稳定的投资回报。数据显示,出口方面,中国货物占据墨尔本港出口集装箱货物的23%,位列第一位。非集装箱货物出口占据18%,位列第二位;进口方面,来自中国的集装箱货物更是占据其进口的39.5%,位列第一。
9月19日,澳大利亚东南部的维多利亚州政府宣布,已同意将澳大利亚最繁忙港口墨尔本港的50年租赁权,以97亿澳元(约合人民币494.5亿元)出售给一个包括中国和澳大利亚主权财富基金在内的国际财团,远高于此前预期的58亿澳元,交易预计在10月31日前完成。
据悉,中国主权财富基金中投公司通过财团中的美国投资公司Global Infrastructure Partners,投资了该港口20%的股权。至此,中投公司对澳大利亚的投资规模达到19.4亿澳元(约合人民币98.9亿元)。
BBC报道称,这是中澳自由贸易协定去年底生效以来,中国在澳大利亚的第一笔大型投资项目。有分析人士认为,此举或许可以向中国方面证明,此前的电网收购案被否只是个案,澳大利亚依然欢迎中国投资。8月19日,澳大利亚国库部拒绝了中国国家电网和长江基建拟获得新南威尔士州电网公司50.4%权益的99年租赁权的投资申请。这也是澳大利亚今年第二次作出不支持中国企业赴澳从事商业投资申请的决定。
当时,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孙继文就曾表示,这一决定将严重挫伤中国企业赴澳投资的积极性,中方希望澳方慎用安全审查做法。
BBC指出,此次交易可谓一举两得:一方面获得来自中方的资金,另一方面也可以从一定程度上缓和双边关系紧张。
释放缓和信号
据了解,墨尔本是澳大利亚第二大城市,是维多利亚州的首府,也是澳大利亚的工业重镇。墨尔本港是澳大利亚最大的现代化港口,也是澳大利亚最繁忙的水上货运港口,每年处理澳大利亚38%的水路集装箱运输。
2015财年,墨尔本港实现息税前利润(EBIT)为1.21亿澳元,同比增加1400万澳元(主要原因是港口费率增长0.7%,年度货量增长1.8%);营业收入为3.82亿澳元,同比增长3.61%;实现税前经营利润为5130万澳元,同比大幅下降49.85%;实现税后经营利润为4590万澳元,同比大幅下降36.95%。
此次出售墨尔本港是澳大利亚规模超1000亿澳元的私有化计划之一,目的是为削减州政府及联邦政府的债务。去年5月,维多利亚州政府正式启动大规模基础设施私有化进程,向市场出让墨尔本港50年租赁权,州议会通过的立法确定交易框架,规定租赁权益转让所得将用于改善地面交通枢纽。
消息一出,全球各地的基金、资产管理公司等组团前来抢购。交易最初至少有4个投标方,第一家是由澳大利亚麦格里基础设施及有形资产部门、澳大利亚IFM Investors基金和荷兰资产管理公司APG组成的财团;第二家是澳大利亚Hastings基金公司、科威特支持的Wren House Infrastructure和加拿大资产管理公司Alberta Investment Management Corporation组成的财团;第三家是浙江海港集团和招商局集团组成的联营体,第四家则是最终中标的财团。
据华尔街见闻援引《澳大利亚人》的报道称,中标财团出价只比IFM Investors基金、APG和麦格里组成的财团高出一点。在资金来源方面,未来基金、昆士兰投资公司和加拿大OMERS将分别持有港口20%的股权;GIP持有40%,其中20%属于中投,剩下的20%属于韩国养老基金NTS和其他投资人。
中国社科院国际法研究所研究员张文广表示,中投参与此次投资看中的是长远、稳定的投资回报。
数据显示,出口方面,中国货物占据墨尔本港出口集装箱货物的23%,位列第一位;非集装箱货物出口占据18%,位列第二位;进口方面,来自中国的集装箱货物更是占据其进口的39.5%,位列第一,高出排名第二位的美国30.7个百分点。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投资研究室副主任王永中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中国是澳大利亚的大宗商品最主要的进口国。中投公司参与收购,也将有利于墨尔本港拓展中国业务。
自贸协定促进对澳投资
事实上,这并不是中国投资者第一次试图布局澳港口。
2014年,招商局集团和澳大利亚Hastings基金公司联合,购得世界最大煤炭港口澳大利亚纽卡斯尔港的租赁权,成交价17.5亿澳元;2015年10月,山东私人企业岚桥集团通过竞标,获得达尔文港99年的产权。达尔文港位于澳西北部,是距离中国最近的深水港。但因为该港临近美国海军基地,美国向澳大利亚抗议,最终迫使澳政府收紧对中国投资的审查。
今年3月,澳大利亚出台新规定,国内重大基础建设售予私人外资将接受更严格的审查。今年8月,澳大利亚就以民众反对向海外投资者出售基础设施和国家安全为由,拒绝了李嘉诚与中国国家电网对澳最大电网Ausgrid的竞标。
王永中认为,与此前案例相比,此次收购财团的成员为主权财富基金(中投公司、澳大利亚未来基金)、养老基金(加拿大安大略省市政雇员退休金计划、美国加州公共雇员退休金计划、韩国养老基金)、澳地方政府投资公司(昆士兰州政府投资工具)和投资基金(全球基础设施合作伙伴)。“主权财富基金和投资基金的投资主要特点是进行战略性财务投资,不谋求对收购企业股权的长期控制,而一般企业均谋求对所收购目标企业的长期实际控制。这减轻了澳政府的审批压力”。“而且墨尔本港是50年期的租赁出售,并非所有权的无条件出售”。
市场专家称,该收购案也暗示出股权市场投资艰难,刺激了投资者对基础设施投资的热情。
澳大利亚投资专家分析称,由于证券市场的实际投资回报率越来越低,回收周期越来越长,导致国际投资者开始更加看好实体和基础建设投资,进而导致此次成交价激增。
除了基础设施投资,澳大利亚的投资领域还有更多,如能源(煤炭)、安全可靠的农产品(如奶粉)、房地产和酒店(旅游)、土地(敏感行业)、发达的文化教育产业等。而中澳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降低了中国企业赴澳投资的门槛。
“中国企业在上述行业进行投资,可发挥中澳两国经济互补的协同效应。”王永中说,“中国是澳大利亚商品和服务出口的最大目标市场。中国企业到澳大利亚投资,可更好地促进两国市场联系,产生跨境投资的协同效应。其次,中国收购企业的外源资金相对充沛,通常能获得银行部门的支持。而且中国有大量侨民居住在澳大利亚,有助于克服法律、文化方面的差异。”
另据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与悉尼大学此前发布的报告,2015年,中国对澳大利亚投资创历史新高,为150亿澳元。投资增加主要源于大型交易,去年达成了7笔超过5亿澳元的交易。
从投资领域看,中国对澳投资正从传统的矿业转向其他产业。2015年,中国对澳房地产的投资延续了2014年以来的强劲势头,总计68.5亿澳元,占对澳直接投资总额的45%;其次是可再生能源行业和健康医疗。
毕马威对11家在澳投资的中企进行的调查显示,中国投资者对在澳的中长期投资持乐观态度。90%的受访者相信,他们将受益于中澳自由贸易协定,关税降低将提升中国企业的盈利能力。中国投资者还希望降低投资成本,希望中方人员入境澳大利亚更加便捷。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