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越喜马拉雅的候鸟
摘要: 从小生活在北方,经常看到大雁南飞的美景。后来,才知道大雁是候鸟,秋季飞越秦岭去南方温暖的地方过冬,春暖花开时再返回北方。大雁在万米高空整齐地飞行,变换着队形,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没想到,几十年后在青藏高原之巅,我又看到了大雁飞过喜马拉雅山的壮举。作者:谢恩主
从小生活在北方,经常看到大雁南飞的美景。后来,才知道大雁是候鸟,秋季飞越秦岭去南方温暖的地方过冬,春暖花开时再返回北方。大雁在万米高空整齐地飞行,变换着队形,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没想到,几十年后在青藏高原之巅,我又看到了大雁飞过喜马拉雅山的壮举。
2011年5月,我和记者在札达县香孜村采访的山路上,看到上千只大鸟从头顶飞过,一会儿是一字形,一会儿是人字形。它们飞得相对高度不是很高,我们能听 到它们的鸣叫声,能看到它们呈棕色,个头较大,不像内地看到过的大雁。在荒凉的戈壁滩上,能看到这么多的鸟儿,简直是奇迹。车上的人都非常激动。
“这些都是大雁,是去班公湖生小孩的。”

飞翔的大雁
司机扎西的话把大家都逗乐了,又觉得迷惑不解。扎西解释说:“这些大雁是从喜马拉雅山那边的暖和地方飞过来的。每年春季,这些‘神鸟’都会从很远的地方飞回班公湖,在鸟岛上产卵,繁殖后代。过上几个月,小鸟长大了,又一起飞到印度去过冬。”
“能有多少大雁去班公湖呢?”听说这些大雁飞越喜马拉雅,我非常震惊。但更震惊的是扎西的回答:“班公湖的鸟儿成千上万。不光是大雁,还有海鸥、麻鸭,多得数不清。”高原上竟然有海鸥,它们是从哪里来的呢?这个疑问,扎西并不知道,但是却引起了我对班公湖的热切向往。
班公湖,我当时还没有去过,但是它的名声早已如雷贯耳。听说,班公湖有个鸟岛,是鸟类的天堂。尤其神秘的是,班公湖是个跨国大湖,一百五十多公里长,在我国境内的东部湖水是淡水,而在印度境内的西部湖水是咸水。同一个大湖竟然咸淡分明,让人觉得很不可思议。
机会终于来了,2012年7月下旬,单位让我带家属看看阿里景点,我首选班公湖。
日土县委宣传部长次仁卓玛听说我的家属要来,特地在县城等着请我们吃早饭。吃完饭,坚持要陪着我们去班公湖。盛情难却,我们便由她带领着,继续沿新藏线向 前走,穿过一片广阔的草原,不大工夫就到了湖边码头。站在湖边,蔚蓝的天空,凉爽的清风,巍巍的雪山,浩淼的湖水,让路上颠簸的劳顿瞬间消失,心旷神怡。
女儿迫不及待地要上船。我们穿好救生衣,电动船开始“突突突”地向前奔驰着,飞溅的水花时不时洒落在身上,女儿调皮地伸手去抓,似乎是与它们做着游戏。在船尾处,快速的冲力激起一团团洁白的水花,在阳光照耀下,泛着淡淡的金色,又映着碧蓝碧蓝的湖水,漂亮得不可思议。
一路上,次仁给我介绍班公湖,说鸟岛在我方湖中心的西南方向,附近相邻的有草岛、月亮岛、蛇岛、狼岛。靠近西北的地方还有四个岛,其中一个名叫老鼠岛。奇 怪的是,鸟儿只喜欢在鸟岛上栖息。鸟岛面积不大,长约三百米,宽二百多米,岛上没有大树,只有一些低矮的灌木,沿岸还生长着一些叫不出名字的草本植物。小 岛到处是石灰石碎块,遍地是羽毛和鸟粪,有些地方堆积了厚厚的一层。羽毛和鸟粪有一定温度,适合鸟蛋孵化。小鸟、大鸟,白的、黄的,各种各样的飞鸟将整个 小岛盖得严严实实。走在鸟岛上,如果不小心,你可能会踩到鸟蛋或小鸟。“现在已经不让游客上岛了,因为有的游客会装走鸟蛋,或者带走小鸟,就算什么都不 带,也会让鸟鸟受到惊吓。”
“确实应该禁止,我看看岛上有些什么鸟就满足了。”我很赞成次仁的说法。
“岛上有大雁(斑头雁)、海鸥(棕头鸥)、吉祥鸟(黑颈鹤)、野鸭(凤头鸭)和许多叫不上名字的鸟鸟,其中最多的是大雁和海鸥。你们将看到的主要是海鸥,它们的数量多,警惕性高。大雁相对安静一些,与其他鸟类占居鸟岛的一小部分。各种鸟鸟待在一起,相处得很和谐。”
“大雁是从喜马拉雅山飞过来的,那么海鸥是从哪儿来的呢?”这个问题,次仁也说不准。因为有人说是从阿拉伯海飞来的,有人说是从地中海飞来的,更有人说是从印度洋飞来的。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都要飞越喜马拉雅山。
“爸,有鸟儿了——”我们正聊着,听到女儿呼叫,一看前方果然有几十只鸟儿在空中飞翔。工夫不大,墨绿的湖面上出现了一个小岛。随着船只的靠近,看到的鸟 儿越来越多,空中、水中,几十只,几百只,几千只……到达鸟岛附近,船速减到最低。一瞬间,我们就置身于鸟儿的王国。岛上、天上、湖面上,甚至游船边,有 成千上万只美丽的海鸥。有的飞向远方,有的落在湖面上,也有落回岛上的。我一看,鸟岛整个呈白色,但在七八米的距离,能清晰地看到有大量的小鸟在走动,还 有大鸟跟在身边,似乎在看护自家的孩子。这些鸟儿像是被惊动了,但它们并不怕人。一些鸟儿直接从我们身边飞过,有只鸟儿几乎碰到我的相机。

班公湖鸟岛上的大雁和海鸥
我正在自我陶醉中,听到女儿兴奋地叫着:“哇,鸟儿擦着我的脸飞过去了!”女儿把自带的馍馍,掰成小块,扔向空中。鸟儿也顽皮地追逐馍块。她一跳,有些鸟 儿以为受到威胁,匆匆忙忙地一个转身飞远了。倒是还有一些,似乎感觉到女儿的热情,又看着她手中的食物,大着胆子飞得更近了,有的几乎飞到女儿手上。
我们的情绪也感染了老船员。他把船开得很慢很慢,绕岛转了三圈后,示意我们返回,已经超了半个小时了。女儿看得不愿离开。看着蔚蓝的天空,墨绿的湖水,自 由飞翔的海鸥,感受人鸟之间的亲密接触,这宛然是一个童话世界。离开这样的地方,不说女儿,就是我自己也有些依依不舍。
返回途中,老船员说,6月来还可以看到鸟蛋,满岛的鸟蛋,一个鸟蛋有三个鸡蛋大,特别好吃。次仁问道:“你偷吃过鸟蛋?”藏族老船员笑答:“这些都是‘神鸟’的,又有部长看着,我哪敢呢?”
看着飞向湖边的几只大鸟,我问鸟儿是不是去找吃的,吃什么呢?
“它们主要是吃水里的鱼,还吃水草。”次仁说,“班公湖里的鱼多,有西藏弓鱼、高原裸裂尻鱼等几十个鱼种,最著名的是裂腹鱼。这些鱼很少有人捕捞,大量繁 殖,每年吸引着成千上万的鸟鸟。”老船员跟着说:“湖里的鱼非常多,二十多年前,县上向新疆卖过一次鱼,几个小时就把东风车装满了。老百姓反对,就没有再 卖了。湖里的鱼,有的特别大,有人见过小船一样大的鲤鱼,十几米长的金鱼。湖里还有神龙、水怪……”
“原来,候鸟来这里,是因为这里鱼多。”我若有所悟地感叹起来。

高翔云霄中的海鸥
“不是的。”次仁解释说,“大雁与海鸥历尽艰辛,不远万里,来到阿里,不只是这里有足够的食物,更主要的是,巍峨陡峭的雪山与高寒缺氧的环境,把阿里与外 界隔离。这里没有天敌,没有干扰,只有祥和与宁静。候鸟的适应能力非常强,近年来不仅在淡水的湖泊、河流明显增多,而且在一些咸水湖也大量出现。听说在阿 里最大的湖——扎日南木错就发现了上万只鸟儿,其数量已接近班公湖了。”
“阿里才是候鸟的家乡。”次仁部长肯定地说,“每年5月候鸟来岛上产卵,四五个月后,带着小鸟飞过喜马拉雅越冬。来年春季,小鸟长大了,又与它们的父母一 起回到阿里当爸爸妈妈。这些候鸟对孩子要求很严,从会飞时起就要跟着妈妈学习捕鱼等生存本领。稍大一些,要练习飞翔。特别是那些海鸥,由于路程遥远,必须 有很强的飞行本领。那些小鸟会在湖面上逆风飞翔,飞不上高空,它们会滑翔下来,蓄积体力再飞。要反复练习几个月,长了本领后才能同父母一起飞到温暖的地 方。”
“鸟儿真了不起。”女儿说着趴在窗口寻找飞翔的海鸥。
次仁继续告诉我们,这些鸟儿是一夫一妻制,都很重感情。如果自己的另一半失踪了,它一定要把它找回来,坚持到死;如果发现对方牺牲了,它会殉情,或者守护 至死。“你们(汉族人)都是一夫一妻的典范,但是高原上还有一些多夫多妻的陋习。有时候,教育牧民破除婚姻陋习,我还列举这些神鸟成双成对的故事呢。”次 仁说得很风趣,把船上的人都惹笑了。

后来,我听到一些候鸟的奇特传闻。有人见到一种大雕可以生出小狗,还有人见到一种海鸥生出海螺色子。不过,我感兴趣的是,霍尔乡的牧民看见一群大雁在冰雪 中快速走过喜马拉雅山口。我觉得这是可信的。在季节变化时,受空气对流和强风天气的影响,雪山上空的空气阻力会明显增大,远道而来的大雁可能会为了保存体 力而放下架子,徒步走过喜马拉雅雪山。
这些候鸟是多么智慧而勇敢!它们为了心中向往的乐土和善待它们的高原人,不远万里,不顾千难万险,年复一年地飞越冰封万年的喜马拉雅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