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山男子30年收藏烟盒2万个 一面墙烟盒都不重样
摘要: “武当山”、“大公鸡”、“均州”……你知道这些香烟品牌吗?估计很多人都没听说过。而在武当山特区收藏达人倪传军的收藏室里,他收藏的20000多个烟盒中就有这些,很多已经停产的香烟品牌在这里“重现江湖”。
倪传军的收藏室里,一面墙上挂满不复样的烟盒,他自豪地向慕名前来参观的人介绍自己的藏品。
秦楚网讯(十堰晚报)文/记者 谢媛媛 实习生 熊晓君 图/记者 张建波
“武当山”、“大公鸡”、“均州”……你知道这些香烟品牌吗?估计很多人都没听说过。而在武当山特区收藏达人倪传军的收藏室里,他收藏的20000多个烟盒中就有这些,很多已经停产的香烟品牌在这里“重现江湖”。
一面墙的烟盒都不重样
近日,记者走进倪传军的收藏室,只见一整面墙挂满了花花绿绿的烟盒,不仅有各种各样的品牌,还有同一品牌不同的包装,没有一个烟盒是重样的。仅这面墙上的烟盒就有90个品种,倪传军把它们按年份、生产厂家等分门别类排好。
“很多人来我这里都惊叹不已,拿着相机、手机拍个不停。不少人边看烟盒,边说哪些是见过的,哪些是没见过的。”倪传军自豪地说。
年近四十的倪传军,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收集,目前已收藏20000多个烟盒,涉及数千个品牌。这20000多个烟盒中,年份最早的应该是襄樊卷烟厂的“武当山”牌香烟,据推测是1952年出产的。
倪传军告诉记者,他收藏的烟盒不分等次,只要是自己没有的,就收藏起来,无一重复。记者看到,他收藏的烟盒品种很多,有软盒的、硬盒的,有长条形的,也有正方形的。
倪传军介绍,这些烟盒不是用胶水粘上去的,而是把每一个烟盒拆开、摊平,再用重物压制定型,然后装在透明的塑料袋内,用胶水粘贴在玻璃展柜内。整个制作过程都需要小心翼翼,尤其是把烟盒一点一点撕开时不能失手,只要有一点破损就影响了它的品相。

同为襄樊卷烟厂出产的“武当山”牌香烟,不同时期包装盒不同。
玩“扇烟盒”萌发收藏念头
为什么萌发了收藏烟盒的念头?倪传军说,自己的童年时期,正赶上物资匮乏的年代,没有玩具,只能自己做。儿时最喜欢的就是“扇烟盒”,又叫“拍三角”。把烟盒折成厚实的正方形或三角形,用一块去击打另一块,根据地面上哪块是否翻转定胜负。后来,他渐渐发现这些烟盒花花绿绿的,非常好看,就舍不得再拿来玩了,全都攒起来。
每个烟盒背后都有一个故事。倪传军说,收藏烟盒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长时间积累,这个过程蕴含了许多独属于他的美好回忆。他曾经在另外一个收藏爱好者手里看到一个烟盒,十分心仪。为了得到那个烟盒,他掏出身上所有的钱买下。如今,那张“大公鸡”烟盒虽已发黄,但一直是他的最爱。
朋友和家人都知道倪传军有收藏烟盒的爱好,所以每当发现“新鲜货”,就会打电话问他有没有,没有的话便买下来送给他。“我的收藏离不开家人、朋友的支持。”倪传军说。
记者问:“你收藏烟盒是不是等着增值赚钱?”倪传军回答:“烟盒的增值空间虽大,但总体价值不高。”尽管如此,他依然对自己的藏品珍爱有加,“这些烟盒有我太多的记忆”。

如今“武当”“金顶”香烟已经停产,这些烟盒也成为珍品。
钟爱有武当山、丹江口元素的烟盒
从半世纪前的简陋纸制烟盒到后来的硬纸烟盒,只要是能收集到的,倪传军都要“揽入怀中”,尤其对印有武当山、丹江口元素的烟盒情有独钟。
倪传军介绍,从上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襄樊卷烟厂出产过多种“武当山”牌香烟。他收藏的其中一种,烟标标名为行书,主版图案是武当山主峰天柱峰,副版图案是天柱峰金顶上的金殿;还有一种,烟标标名为篆书,主版图案为武当山展旗峰下的紫霄宫,副版图案为天柱峰金顶上的金殿。此外,襄樊卷烟厂还出产过以武当内家拳为主题的“武当”牌香烟,烟盒图案也是武当山风景。
倪传军的藏品中还有郧阳卷烟厂出产的“天柱峰”、“金顶”、“游武当”3个品牌。2004年郧阳卷烟厂关闭,这几个品牌的烟盒如今在收藏市场也不多见。
在倪传军的藏品中,还有一个稀世珍宝——谷城卷烟厂出产的“金顶”牌烟盒。这个烟盒出产于30多年前,主版图案为金殿近景图,副版图案为金顶远眺图。
倪传军说:“以前的烟标多是手绘的,这样的制作方式给人特殊的美感。到了后来,烟标上出现条形码。变成硬纸烟盒后,生产量太大,几乎没有什么特点,我就不收集了。”

有丹江口元素的烟盒是倪传军的心头好。
收藏烟盒记录时代印记
对于倪传军来说,烟盒是一个时代的记忆。尽管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一包好烟只卖5毛钱,但是很多人还是舍不得抽。因此,如果见到别人抽好烟,他都会下意识地留意对方的烟盒,生怕错过收藏的机会。
“上世纪50年代和90年代的烟盒相比,从烟标的设计、纸张的印刷及烟盒上的广告,都能感觉到时代的变化。”倪传军说。
“一个烟盒就是一幅字画的缩影,融合了设计师的心血,这是许多烟盒收藏者的共同看法。”翻看倪传军收藏的一个个烟盒,仿佛在阅读一本“十堰地图”,武当山、丹江口水库、龙山宝塔、金顶,应有尽有。
现在,倪传军不看字,光看烟盒上的图案就能准确说出它的产地和年份。“这些东西虽然不值多少钱,但是它们的文物价值日益凸显,多数已成为绝版,它们所展示的是一段历史”。倪传军说,”这些烟盒不仅让我们的武当山、丹江口水库走向全国,也是咱们本地人的骄傲。”倪传军收藏这些烟盒,其实是他对家乡的一种情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