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闽南 资讯

厦门海边游玩切忌触碰水母 有一定毒性

海西晨报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阳光、沙滩、海浪,永远是夏天最吸引游客的所在。最近,台湾垦丁沿岸有游客因误碰剧毒僧帽水母被蜇伤;那么,僧帽水母会不会出现在厦门的海岸呢?

晨报记者 陈璐

阳光、沙滩、海浪,永远是夏天最吸引游客的所在。最近,台湾垦丁沿岸有游客因误碰剧毒僧帽水母被蜇伤;那么,僧帽水母会不会出现在厦门的海岸呢?

海边游玩小心水母

近日,厦门人的朋友圈里开始出现僧帽水母的相关信息。那么,厦门的海边究竟会不会出现这种美丽“杀手”呢?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郑连明副教授介绍,市民到厦门的海边游玩不用担心遇上僧帽水母,因为这种水母是暖水性种类,在大陆近海只分布于南海;厦门海域出现的水母,大部分是小型的水螅水母,一般不会对人构成威胁。

即便如此,到厦门海边游玩的游客仍不可掉以轻心。郑连明告诉记者,厦门海域偶尔可见大型钵水母,包括黄斑海蜇、海月水母等,特别是黄斑海蜇,有一定毒性。这些水母有时候会被风吹到岸边,或是随海流运动,就会和在海边玩耍的游客相遇,大家千万别伸手触碰。

怎么避免被水母蛰?最好的方法就是离它们远远的。据介绍,6月到8月是水母的活跃期,特别是下雨过后,水母会大量向海边靠近。若不小心被水母蜇伤,切忌用淡水清洗,因为这会加速毒液的释放;应尽快用毛巾、衣物等擦去触碰处的触手或毒液,而后立即就医。

食用海蜇切记处理

黄斑海蜇虽然有毒,但经过处理后,它却是闽南人饭桌上经典的下酒菜。“我们食用的海蜇皮,主要源自海蜇、黄斑海蜇、沙蛰等。”郑连明说。

为了避免发生食用海蜇皮中毒事件,市民购买新鲜海蜇回家后,在去掉触须、海蜇头后,可使用大量清水冲洗,或是放入明矾水浸泡,以去除毒素。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