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倾英德文史工作的林超富

南方日报
原标题:情倾英德文史工作的林超富


●邓维善
林超富,现任英德市政协文史委员会主任,是个不折不扣的“英德文史通”。
28个春秋,他坚持奔赴英德的各乡镇田野考察,潜心案头翻动古籍,编写出十多本关于英德的人文和历史的专业著作。由他主讲的英德电台《富哥话英德》栏目,讲述英德的故事,也吸引了不少英德听众。
对于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富豪的林超富这个名字,林超富的解释是,“超然物外,富自心中!”他的确是富有的,富有的是探索英德历史文化资源孜孜不倦的精神,富有的是把英德历史文化告诉子孙后代的传承精神,富有的是钻研历史文化的探索精神。
幼年熏陶激发文史研究热情
文史资料的收集、挖掘、整理和研究在大部分人的眼里是枯燥的,而对于林超富来说,却是一种乐趣,特别是发现典籍中有重要历史参考价值的文稿,他更是欣喜异常。这是源自他对文史的爱好,也是源自幼年时期受到的熏陶。
林超富出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是横石塘仙桥竹园村人。成长在英德乡村的林超富从小爱听故事,六七十年代,村里的几位老人晚饭后,喜欢在村前的水井旁聊天讲故事,最忠实的听众便是他。从小他的脑海中就记着国军剿杀琵琶山、张细苟乱三隅、明代进士吴其贵其人其事,还有仙桥传说、佛祖坳三斤金、财王李我完、神王大班司爷、力王何嬷牛等神话故事。
童年的经历中,林超富认为给他影响最大的还是1969年各地大办“五·七”干校的时候。那时期,广东许多高等院校的教师和各界文艺工作者都被下放到英德山区,住到贫下中农家中体验生活,林超富家是贫农,也接纳了三位教师。这三位老师劳动回来后都喜欢找他玩,在他的印象中,一位应该是美术老师,说要教他画像;有一位应该是音乐老师,说要教他吹笛子;还有一位应该是文史老师,这位老师特别吸引林超富,因为他特别会讲故事,让童年的林超富听得津津有味。三位老师在他们家住了半年就回城了,虽然时间不长,却让这6岁大的农村孩子增长了不少文学历史方面的知识,《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书里的故事特别令他神往。
中学老师编起文史稿也在行
从小受到中国历史文化熏陶的林超富,大学毕业后,分配到英德中学当教师,仍然不忘讲述本地历史文化。课堂上,他结合课本内容向学生们介绍了不少英德历史文化知识,欣赏南山、宝晶宫、碧落洞、通天岩、观音岩、古西祠、英山、弹子矶等名胜古迹,赏析苏轼、米芾、张九龄、杨万里、文天祥等名人写英德的诗词,讲述盲仔峡、仙桥的由来等传说故事,有时还利用星期天带学生们到实地考察,受到学生的欢迎。
同时,林超富还常常利用工作之余与英德政协文史界人士一起挖掘、整理、研究英德文史资料,积极撰写多篇文史文稿,得到社会好评。1995年8月至1998年8月,林超富参与了由英德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写的文史资料第11辑《英德名胜专辑》的写稿工作,
常在休假期间到英德各名胜古迹进行实地调查,写出了多篇关于英德名胜古迹的文稿。1999年,结合仙桥地下河的旅游开发,应横石塘镇政府和英徳市委宣传部的邀请,参与《仙桥传说》一书的编写工作,将自己积累多年的民间传说资料拿出来进行整理,在短时间内完成了该书的出版工作,得到了英德市领导的好评。英德政协领导对林超富在文史工作方面的专长给予了充分的肯定,1997年吸收他为政协委员,兼任文史组副组长、文史资料委员会副主任,这更加调动了他业余时间搞文史工作的积极性。
撰写10个镇文化资源调查报告
由于林超富对英德历史文化的钻研与贡献,2001年8月,他被调到英德市文化局任副局长,兼任英德市南山风景区主任、博物馆馆长等职务。有了文化部门这个平台,林超富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英德的文物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研工作中去,潜心研究乡土文史,进行了大量的文史挖掘、整理、研究工作。
他通过翻查大量史志资料、田野考察,走遍了英德所有乡镇,观摩、背诵、整理、记录南山、观音岩、碧落洞摩崖石刻中的诗文,搜集、记录当地传唱的客家山歌和民间故事传说。林超富下乡开展文化工作时,发现许多乡镇都有宣传本地优势以达到招商引资的意识和要求。他想:“哪里有积极性,哪里就有我开展文史工作的天地!”他便选择了当时最积极要求编写本镇文史的岩背、黎溪、横石塘、浛洸、张陂等镇开展合作,由此开始了他编写乡镇文史专辑的工程。几年来,分别为10个镇写出了文化资源调查报告,编写了《神奇的岩背》、《人杰地灵的黎溪》、《三隅风情风貌》、《鹤子朝霞》、《千年古邑——浛洸》等文史资料专辑,这些独具特色、图文并茂的文史资料,得到了社会的好评。
由史料上升到史论的飞跃
为使英德的乡土文史文化得到广泛的认同,林超富潜心研究,撰写论文,通过在各类研讨会上宣读,扩大英德的内外影响。
2005年9月,他参加在韶关、连州两地举办的“广东省纪念抗战60周年战时‘临时省会’研讨会”时的论文是《抗日战争时期莫雄在粤北的作用》;2005年10月参加在韶关召开的客家研讨会的论文《客家文化与北江游廊的开发》已被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收入论文集出版。2006年12月,林超富参加台湾中央大学举办的“2006年族群、历史与文化亚洲联合论坛:人物与地域研究” 国际学术研讨会,宣读了1.8万字的论文《曹主娘娘与北江中游水系及珠三角部分地区庙宇文化研究》,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赞赏,为北江水系区域文化的研究开了好头。2007年6月,林超富参加了在香港中文大学举办的“中国民俗与社会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2008年10月在西安举办的“笫22届国际客家恳亲大会客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收录了他的论文《英德俗神文化研究》。
林超富对英德历史文化的深入研究,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2007年6月,他被聘任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文学院客家文化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实现了由史料上升到史论的飞跃。2008年7月林超富被评为“省政协文史先进工作者”,由他主编的《英德非物质文化遗产》获省优秀图书一等奖。2009年1月,他出版了个人专著《北江女神曹主娘娘》,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2010年12月,林超富调到英德市政协工作后,先后主编了《走进英石》、《印象英德》、《英德历史文化普及读本》、《英德历史文化简明读本》、《英德茶韵》、《英德摩崖石刻》和《英德风情风貌》等8本英德文史专辑,均已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今年,他又在马不停蹄地编写《连江口文史》《桥头文史》等专辑。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建设“文化大省”、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林超富越发感觉到做好文史工作对推动英德旅游事业的发展、进而对推动英德经济发展越来越重要。在历年的英德市政协会议上,林超富分别作了题为《保护文物资源,提高文保意识》、《挖掘民俗文化,增创旅游优势》、《保护英德“四点金”客家围楼》等发言,得到了英德市领导和与会政协委员的好评。■
(作者系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三级作家)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