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滨江频现老鹰集会奇观 数百只黑耳鸢跳起“华尔兹”

江南时报

近日, 不少市民发现南京滨江上空频现成群老鹰集会的奇观。数百只老鹰有时跳起空中圆舞曲,有时伸展双翅,灵巧地利用上升气流,不停爬升、俯冲、滑翔……用它们特殊的语言发出集结号。江苏野鸟会一名资深鸟友告诉记者,大家看到的是一种名叫黑耳鸢的南京本地老鹰,在江北有上千只。
江南时报记者 徐昇
鹰群跳起“华尔兹”
“在城市的江边,出现如此壮观的场景,让人惊喜,这才是观鸟者梦想的生活。”目击全过程的一位市民说,傍晚7点左右,紫红色的晚霞将南京城勾勒得美轮美奂。一群硕大的猛禽黑影就聚集在人们头顶二三十米的高空,在下关滨江上空不断盘旋,有数百只。它们时而昂头迎风飞翔,时而又聚集在空中盘旋。伴随着一声声高亢的鹰鸣,鹰群仿佛在跳一支优美的圆舞曲,天黑后,群鹰融入夜幕,肉眼无法观察。
这些老鹰是什么品种?来自何方?江苏野鸟会猛禽部落负责人告诉记者,根据他的经验,市民们看到的这些老鹰叫做黑耳鸢,属于南京本地留鸟,在南京沿江一带比较多,至少有1000多只。
市区的玄武湖一带也有黑耳鸢,它们栖息在高大的树上。鹰群偶尔聚集在一起,数百只集体在空中飞舞,大批出动的场面非常壮观,不过在观鸟行家眼中也较为常见。“市区里的黑耳鸢也会成群地飞到高空活动,市民可能平时没有特别注意。”该鸟友说。
黑耳鸢既能捕捉陆地上活动的鼠类、鸟类、蛇、蛙、野兔、蜥蜴等,也能捕捉水中的鱼类,甚至捡拾死去的动物,偶尔吃家禽和腐尸,堪称大自然中的“清道夫”。据资料记载,黑耳鸢属于鹰科齿鹰亚科鸟类,是一种体型略大的猛禽,体长约65厘米。
潜洲是黑耳鸢的乐园
为何前几天江边会聚集大量黑耳鸢?“黑耳鸢并不擅长捕食鱼类,所以半死不活的小鱼很合它们口味。”该鸟友告诉记者,死鱼的味道对它们的吸引力很大。市民观察到群鹰聚集的场面,很可能是当天天气不好,水里气压不足,大量的鱼儿浮到水面,吸引黑耳鸢前来。还有些鱼儿被螺旋桨打伤,黑耳鸢闻到气味,发现了新的食源,就聚到江面上抓鱼。
“长江边的潜州、紫金山和老山,都有黑耳鸢的家园。它们喜欢群居,经常成群结队地活动。”鸟友介绍,黑耳鸢喜欢栖息于河流及沿海边的平原、草地、低山丘陵地带,或一些有水的城郊边缘地带。而潜洲岛方圆两三平方公里的面积上,除了芦苇就是杨树林,能提供黑耳鸢丰富的食物。岛上基本没有人来,鸟儿们也不会遭到捕杀。这样的条件让黑耳鸢得以安然生存,并且大量繁殖。潜洲成为黑耳鸢的生活乐土。
黑耳鸢的繁殖期是在每年4-7月,每窝产卵2-3枚。雌雄亲鸟轮流孵卵,孵化期38天。雏鸟孵出后由雌雄亲鸟共同抚育,大约经过42天的巢期生活后,雏鸟即可飞翔。现在这时候,潜州的黑耳鸢大家庭大概又增加了不少新成员。
紫金山常年可见凤头鹰、松雀鹰
记者了解到,按照鸟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大致可分为游禽、涉禽、猛禽、鸣禽。外形可爱的鸬鹚、雁、鸭、鸥、鸊鹈,是游禽代表种类。游禽大多在水上生活,脚短,趾间有蹼,步行笨拙,善于游泳潜水。而在鸟类中,鹰飞得最高,有“天禽”的美誉,它们被人们看做是威武、勇敢的化身,是充满神奇色彩的鸟。
南京留鸟当中的猛禽类,主要有黑耳鸢、凤头鹰、松雀鹰、红隼等,数量相对较多,它们常年居住在南京。黑耳鸢,也就是我们通常俗称的“老鹰”。在市区的话,观测猛禽的最佳地点当属紫金山,市民可以站在天文台平台或者山顶抬头仰望,常年可见到凤头鹰、松雀鹰。
凤头鹰俗称“凤头苍鹰”、“凤头雀鹰”,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它的个体比松雀鹰略大,40-46厘米。在飞行状态下,能用望远镜看到它的翅膀较圆,喉中央一道黑色纵纹,胸部到腹部都覆盖着浓密的深色纹路。凤头鹰既能捕食松鼠、环头雉等形体比它大的猎物,也能捕食其他大中型鸟类、两栖类动物和昆虫。
猛禽也有“柔弱”一面
一听“猛禽”二字,大家第一印象就是它们的身型很硕大。其实,很多猛禽体型娇小,比如红隼、领鸺鹠(xiū liú)、斑头鸺鹠等。就拿阿穆尔隼来说,这种猛禽最大的体长只有30厘米,和斑鸠差不多大。而领鸺鹠的体型就更小了,大约只有一个拳头大小,体长14-16厘米,体重40-64克。领鸺鹠长相酷似猫头鹰,很可爱。通常以鼠类、林鸟类为捕食对象,夜晚栖于高树,从凸显的栖木上出猎捕食。领鸺鹠飞行时振翼极快,猎食速度也是十分迅猛。在紫金山就有它们的身影。
虽说擅长翱翔的猛禽都是“鸟中之王”,大多强悍无比,其实它们也有“柔弱”的一面。“假设人们轻易地伤害它们,那猛禽肯定会消失得无影无踪。”鸟类专家告诉记者,猛禽处于食物链顶端,特别容易因饮用了含化肥、农药的水而中毒。近些年来,由于自然环境以及人为的猎杀、贩卖和饲养,猛禽生存堪忧。
记者了解到,近年各类调查数据显示,南京猛禽整体的数量和种类都在下降。多数猛禽都是肉食性的,主要以小型兽类和鸟雀为食。它们作为野生动物食物链的上端,在维护生态平衡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猛禽的捕食行为能对其捕食对象群体起到控制和保护的作用。因此,市民观鸟的同时,切勿捕捉和干扰。远远观赏,就是对鸟儿最大的爱护。
猛禽迁徙季就快到了
每年春秋两季都是猛禽迁徙的季节。按规律来说,每年9月,候鸟迁飞就拉开了序幕。率先抵达南京的冬候鸟多是鸻鹬类,它们是冬候鸟的“先头部队”。9月中下旬,会有一批猛禽路过南京,接着就是雁鸭等水鸟。它们中的大部分都是路过停留储备能量,然后就往更南的方向迁移过冬。直到11月初,飞抵南京的冬候鸟越来越多。
等到那时候,石臼湖、六合龙袍沿江湿地、浦口绿水湾沿江湿地将成为观察候鸟的好地方。鸟友可以在石臼湖观察到绿头鸭、罗纹鸭、红头潜鸭、赤麻鸭、鹤鹬、黑翅长脚鹬、环颈鸻等水鸟,以及游隼、鹗、苍鹰等猛禽。
为了给长距离飞行储备能量,候鸟需要在一些地方中转,停留少则一个星期,多则15天时间,等待有利风向时再次起飞,南京是候鸟迁飞的一个重要中转站,而沿江湿地是候鸟们最容易找到补给的地方。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