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视频】东山街道佘村社区:全面打造特色田园乡村

扬子晚报网

关注

原标题:【视频】东山街道佘村社区:全面打造特色田园乡村


    扬子晚报网10月26日讯(记者 焦哲)南京市江宁区东山街道佘村社区王家村,位于南京都市近郊。村庄处于青龙山、大连山两山相夹的山谷中,毗邻佘村水库,存留潘家祠堂为代表的明清民居,传统工艺、宗祠文化底蕴深厚是江宁地区现存“山水田园”聚落最为典型、“历史人文”传统要素最为丰富的村落之一。这里现在是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首批试点村之一。2018年,佘村社区紧紧围绕十九大提出的“振兴乡村”的战略部署,大张旗鼓地开展佘村王家特色田园乡村试验点的建设,开展全域特色田园乡村的建设,取得了显著的绩效。

图片

一二三产融合,构建特色产业

    佘村社区挖掘自然禀赋、优化功能布局,构建农旅文融合发展的特色产业,以“都市郊游”与“古村文旅”为产业特色,构建农旅文融合发展的新型乡村产业模式,多渠道促进富民增收,提升乡村造血能力。

    科学发展一产。社区成立并运作三山两湖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流转整理零散闲置土地;已经完成农田的沟渠、道路、泵站的修建,以及整田等;鼓励种植大户及农民个体户,按照佘村农业产业规划种植指定经济果林及有机蔬菜,由社区统一进行品牌及产品运营。科学实地调研,特请农科院专家对佘村境内的地形、土质、水质等进行调研,因地制宜开发山油茶等高端农产品。目前已开发山芋150亩、油菜200亩、水稻100亩,葵花50亩梨树600亩、茶叶200亩、油茶320亩、养殖水面500亩。

    精心打造二产。佘村社区延长产业链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打造“双龙湖”特色品牌,开发梨汁、梨膏、梨脯、鱼头、芽茶、油菜籽油、油茶籽油等特色农产品,拓展高端供给,提高产品附加值。

    创新开发三产。社区大力开发都市近郊乡村休闲产业,成功引进省山地自行车训练基地成功落户,占地400亩、总投资3000万元,是华东规模最大的山地自行车专业训练基地。另外,林间漫步、溪谷漂流、水上竹筏、房车露营、精品农家乐、民宿等项目正在建设中。

图片

重塑田园风貌,改善环境条件

    佘村社区保护生态肌理、注重乡土气息,塑造田园风光留住乡村质感,实现佘村生态美,让佘村具有诗意地栖居和桃花源式的田园画卷。

    保护自然生态。做好生态修复,严守生态红线,实现山水资源保护常态化。石灰窑厂现已全部关停,矿山宕口整治复绿工作已全部完成。

    塑造田园风光。在宏观规划方面整理田地、疏浚水面、勾连水系,结合村庄格局合理规划设计,完成九龙埂观赏农田整治栽种,对农田、经济作物园、梨花谷绿化约10万平米,成片种植农作物、果树、花卉塑造田园四季绝美画卷;在微观细节方面,根据东南大学设计方案,在佘村民居房前屋后开展以蔬菜、瓜果为主的“微田园”建设。

图片

    呈现乡村风情。佘村在保护村庄传统肌理和格局的同时,按照古村复兴型要求深化村庄设计。有机更新、渐进改造。立足原住房、原居民,按照徽派建筑风格改造原有民居院落。根据整体建设需要,将明清建筑群潘氏老宅南侧几栋民宅,协议搬迁至佘村另一建设用地,入户征求意见进行安置房设计,将民宅融入周边山水田林风景。同时加快公共空间和重要节点建设,已完成打造花溪等4个驿站,以及生铁塘、古柏祈福、古风广场、农耕梨花园、九龙广场等一批重要节点项目,古村风情逐步呈现。

    完善公共设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已完成自来水安装入户、村庄雨污管网、污水处理系统等工程。建成农路3千余米、停车位50余个、公厕3座,正在加快推进村庄杆线下地、街巷青石板路面铺设,村民生活品质明显改善。

图片

复兴乡村文化,彰显个性特色

    2018年,佘村制定了《佘村社区王家村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2017-2030)》,重点保护以文保单位、传统建筑为核心的古村整体空间格局和历史风貌,充分发掘乡村的个性和特色,融入生态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等元素,孕育出佘村的独特气质与性格,提升文化内涵彰显乡村个性,真正留住佘村文化的魂,实现佘村古风的“淳”。

    精心保护有形文化。完善文物古迹常态化、长效化保护机制,保护好佘村的古宅、古祠、古井、古树、古花、古窑等历史遗存。加快统一回购、修缮潘氏宗祠、潘家老宅,恢复原有明清古建筑风貌,目前已完成潘氏宗祠修缮工作,正在全面推进潘氏老宅修缮,全力推进村史馆的建设。

图片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挖掘佘村的民间故事、历史典故、乡风民俗、农耕文化,利用修缮好的潘氏宗祠建设村史馆,发掘佘村锣鼓等特色文化项目,传承优秀传统文脉,留住乡愁记忆。成立志愿队伍深入调查,整理编撰《佘村故事》、《佘村志》。完成村史馆的建设和布置,着力打造“古风佘村”这一特色品牌。

    积极打造乡贤文化。广泛搜集乡志、家谱等历史文献,整理相关人和事,挖掘佘村乡贤故事。同时,为祖籍在佘村并且有一定名望的人制作乡贤榜,适时邀请他们开展回乡创业、扶贫济困、文化治村等服务活动。挖掘“今贤”、培育“新贤”,用乡贤文化垂范乡里、孕育乡风。

图片

聚力改革创新、共建共享共治

    佘村社区领导班子始终把“让百姓生活更加幸福、更有尊严、更有活力”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聚力改革创新、共建共享共治,让社区居民的安全感、认同感、归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与日俱增。

    改革产权制度。成立了三山两湖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推进“三地一产”为核心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抓好农村集体产权股份制改革试点,将个人股权量化到人、固化到户,进一步提高股民持股份额和分红标准,让群众更多更好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目前已经启动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幼儿园、活动室等建设,打造“微服务”阵地,开展“赤脚医生式”上门代办服务,建立三社联动示范基地,在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的同时,让村民享受到更好的公共服务。

    弘扬核心价值观。举办佘村丰收节、敬老村宴、梨花节汉服周、清明村跑、“佘头寻宝田园添趣”亲子游、“美丽中国 我是行动者”环保活动等主题活动,制定并施行村规民约三字歌,开展了“特色田园乡村•星级文明家庭”、“佘村孝亲敬老之星、孝亲敬老模范”、“善行义举榜道德榜”等好家庭、好村民、好党员、好儿女等评选推优活动,引导村民诚实守信、崇德向善、文明和谐,提炼培植佘村新文化,促进村民卫生意识、环保意识、思想道德等整体素质提升,培育佘村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图片

旅游服务日趋完善    

    旅游线路设计合理。结合佘村的区域特质、资源特点和发展特色,社区特邀请南京中陆必得旅游策划设计有限公司编制了《佘村乡村休闲旅游区总体规划》,该规划方案充分利用了佘村的山水资源优势,挖掘了佘村的历史人文要素,明确旅游景点布点,设计出了一条从山地车体验训练基地到省足球训练基地再到苏体酒店的体育休闲度假线路和一条从潘家宗祠、潘家老宅到九龙梗、文昌阁及生铁塘等古建筑遗址的历史文化旅游线路。两条路线特色鲜明,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客服中心优质服务。围绕创建要求,佘村社区建设了全域旅游游客服务中心,内含旅游咨询服务区、游客休息区、资料取阅区、游客自助查询区、旅游纪念商品展示区、商务洽谈区等区域等,为游客提供了优质、便捷、详尽的服务。目前,游客咨询服务中心现在也在规划修建中。

图片

    加强旅游宣传。邀请省内有名的书画家、文学家、诗人词家开展了摄影、书画、写诗等采风创作活动,不断提升社区的知名度;佘村旅游导览图、宣传手册和宣传片都已制作完成,后期还将开发新媒体推广平台,利用微信、微电影、官方旅游网站等渠道开展宣传推广。

    完善旅游标识系统。完善旅游交通标识体系。目前社区内部的交通标识、主要景点标识已经完善。修建旅游绿道6公里,为改善旅游通达条件,社区已经申报成功20条新路名,其中修建了多条高等级农路。优化景区内部交通组织,提升旅游服务功能。

    持续推进厕所革命。目前已经建成3座旅游A级厕所建设,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努力实现“数量充足、干净无味、实用免费、管理有效”的目标。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