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社会

上车饺子下车面

三湘都市报

关注

    “上车饺子下车面”,是一种让人幸福而感伤的习俗。

    人有悲欢离合,一生中,我们走南闯北,无数次地与亲朋好友分别与相聚,也无数次地品味上车饺子下车面的滋味。据说,这种包含送与迎的无限深情的习俗来自于山东,后传入东北。山东人粗犷豪爽,好走南闯北,但也有表达感情细腻的一面,他们外出,归家,迎客,送客,都有可亲可喜的风俗,最早亦叫“出门饺子还家面”。

    如今,家人外出或送远客,都要请即将上路的人吃饺子。这种习俗有种说法,即饺字的皮儿相当于汉字“回”的外框,而饺子馅相当于“回”字的里框,就是说,一个“饺子”可以形似“回”字,远行者临行前,家人或朋友请他吃饺子,是对远行者的一种希冀:希望远行者能够安安全全,顺利归来。而下车面,也就成了还家面。那一根根白白细长的面条相当于生活中的线,寓意着一种长长的牵挂。当亲人从远方归家,家人给他端上一碗热气腾腾卧着荷包蛋的面条,那其中是表达太多的牵挂终于放下了。

    我过去逢年过节回家看望父母,要走的时候,母亲总要给我包顿饺子吃,几十年来一直如此。当然回家下车之后也是吃面条。母亲对吃面条却有另一种解释,说下车吃面条是缠腿儿,把人捆住,可以在家里多呆几天。有时舅舅或表妹他们从山外来串门,住了几天要走时,母亲总是再三挽留,见实在挽留不住,便挖空心思去准备饺子馅包饺子了。当一盘盘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桌,她总是一个劲地劝人家多吃,说道远下顿饭说不定啥时吃呢。其实那上车饺子里包着的是母亲那份浓郁的亲情和恋恋不舍的牵挂。

    有别就有回,有上车饺子的送往,必会盼到下车面的迎来,人间那份爱,包裹在饺子里,缠绕在面条中。■王贵宏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